分享

三轮车夫陈师傅

 圆角望 2016-01-22

  [南通]张玉兰

  小阳春天气,我和老伴想逛一逛如皋城周边新开发的景点。我俩商量了一下,包一部脚踏三轮车较稳妥,随时可以停下来看景,而且比汽车视野广阔。于是出了后门,在巷口拐弯处,找到两辆等客的脚踏三轮车,我选择了其中的一辆。师傅可能有点文化,等客时,他戴着鸭舌帽,深埋着头,很认真地在看一本厚厚的书。

  上了车,我们聊起了他看的书,才知道那是张恨水的《金粉世家》。他告诉我说:“我今年63岁了,很喜欢看小说,童年时就爱看古典章回小说,老了还是这样。出门就带上一本小说,等客时就拿出来看看。《红楼梦》看过十几遍了。”这是一位陈姓师傅,家里4口人,一个女儿出嫁了。妻子常年生病失去了劳动能力,父母都80多岁了。经济来源就靠他一个人。每天,他的车轮不停地在大街小巷滚动。三十多年来,在这长长的岁月里,在外奔波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知道。

  听他说,好多次客人忘在他车里的物品,包括手提包、卷轴书画等等,他都如数归还失主。有时为了等客人来取忘记的东西,只能坐在原地不动,并放弃了多笔生意,有时实在没办法找到失主,他就交给派出所。“我虽然家穷,但我不能失志。不是自己用劳力换来的东西,不能要。会良心不安的。”他很容易满足:“有饭吃,有书看,就心里安泰。”

  水绘园和长寿园玩过,正好到了午餐时间。我说这里有个口味不错的饭店,建议吃过午饭再走。他停下车,进了门我才发现他没有跟在我们身边,而是走到另一张桌子坐下,叫了一碗汤面。我再三请他同坐,他不肯,最后看我都要生气了,他才坐过来。我把菜单放到他面前,催促他:“喜欢吃什么别客气,自己点。”他立即说:“我其他什么都不要,只要一碗面条,因为多少年来这是我的习惯。”他这种举动,让我和老伴起敬,也让我们动了恻隐之心,这师傅的艰苦朴实太可贵了!午餐后,他拉着我们去了体育馆和龙游河,还看了一下图书馆。送我们回家时,已是下午5点半了。

  到了家门口我们下了车,我在心里算算,付了100元给了他,边问:“够不够?”他没做声,打开腰包,还找了50元给我。我大为惊讶,他诚恳地说:“我一天挣50元足够了,还叨扰你们一顿饭。”

  我又感动,又惭愧,只好送了他两本我自己写的小说。看得出,这礼物令他十分开心,如获至宝将书藏到三轮车座底下的小木柜子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