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癌症研究史(下)

 MITOMMY 2016-01-22
21世纪
1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癌症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发现癌症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癌症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细胞增殖异常。科学家们一致认为,要破译癌症之谜,首先要破解基因之谜。1986年3月,美国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杜尔贝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A turning point in cancer research: sequencing the human genome.”的短文,文章指出“如果我们想更多地了解癌症,就必须深入研究细胞的基因组”。 这被视为癌症研究的转折点,也直接促成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gram,HGP)的启动。杜尔贝克评价这一计划其规模和意义远远超过阿波罗(Apollo)登月计划和曼哈顿(Manhatton)原子弹计划。





本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完成,癌症的研究开始进入基因组学阶段。2006年美国政府发起了癌症基因组图谱(Cancer Genome Atlas,TCGA)计划,这一项目耗资1亿美元,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联合进行,旨在绘制1万个肿瘤基因组图谱,并针对不同癌症的所有基因变异进行系统分析。2008年,国际癌症基因组联盟(ICGC)成立,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一个国家共同针对临床上的二十余种癌症进行基因组学研究(中国负责胃癌一项)。


TCGA恰好是组成基本遗传物质DNA的四种碱基,TCGA也有可免费用的在线数据库










2
癌症的十大特征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同。与之相对应,人们在认识到放疗和化疗效果所具有的“有限性”之后,更增添了对生命科学的兴趣,特别是“分子肿瘤学”的视角。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世界着名的肿瘤学专家罗伯特·温伯格身上笼罩着一道道绚丽的光环:他曾发现了第一个人类癌基因Ras和第一个抑癌基因Rb1,他的一系列杰出研究工作已经成为肿瘤研究领域乃至整个医学生物学领域的重要里程碑。2000年1月,罗伯特·温伯格与道格拉斯·哈纳汗在《Cell》杂志上共同发表了《癌症的特征》(The Hallmarks of Cancer)一文,这篇综述性文章介绍了癌细胞的六大基本特征,被视为癌症研究的里程碑,标志着在黑暗中徘徊多时的科学家对癌症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理解。



罗伯特·温伯格,1942年出生,美国癌症学家,麻省理工学院、美国癌症学会研究教授,2004年获得沃尔夫医学奖(和钱永健共享)


2011年3月,温伯格教授又发表了一篇升级更新版的综述《癌症的十大特征》(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这篇论文长达29页,简述了最近10年肿瘤学中的热点和进展,包括细胞自噬、肿瘤干细胞、肿瘤微环境等等,并且将原有的癌细胞六大特征扩增到了十个,这十个特征分别是:

持续的增殖信号(Sustaining proliferative  Signaling)

逃避生长抑制(Evading growth suppressors)

抵抗细胞死亡(Resisting Cell Death)

无限的复制潜能(Enabling replicative immortality)

诱导血管生成(Inducing angiogenesis)

组织的浸润和转移(Activating invasion & metastasis)

避免免疫摧毁(Avoiding Immune Destruction)*

促进肿瘤的炎症(Tumor Promotion Inflammation)*

细胞能量异常(Deregulating Cellular Energetics)*

基因组不稳定和突变(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为2011年新加入的特征)



肿瘤十大特征以及对应的治疗方向(中文版)





















本文参考资料: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The history of cnacer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Volume 144, Issue 5, 4 March 2011, Pages 646–674

细胞叛逆者:癌症的起源 【美】罗伯特·温伯格著,郭启浩译 

癌症研究:真的不再是盲人摸象? 夏雨  《生命世界》 2006年09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