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药膳的清热解毒类中草药 来源:康翼养生网Kuzone.com 做药膳的清热解毒类中草药 一、菊花 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二、金银花 【性味归经】味甘;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三、紫苏 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 痛,定喘,安胎”。 四、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五、鱼腥草 性味:性微寒,味苦。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六、桑叶
味甘,苦;性寒。 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七、黄连 功效如下: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 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八、蒲公英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 【处方名】:蒲公英、公英、鲜公英、黄花地丁。 九、板蓝根 【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十、虎杖 【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十一、苦参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十二、决明子
决明子味苦、甘、咸,性微寒,入肝、肾、大肠经;润肠通便,降脂明目,治疗便秘及高血脂,高血压。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有缓泻作用,降血压降血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