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图的是好心情,茶具也就应该赏心悦目。选择茶具的标准,是你什么时候想喝茶,看到茶具都能增添你的兴致,把玩茶具都能给你乐趣。
在茶文化中,茶具向来自成一体,它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茶的一个方面,就是认识了解茶具。围绕着茶的储藏、茶的取用、茶水的加温、茶的冲泡、茶水的盛放以及茶水的品尝,有着五花八门的茶具。一套正规的功夫茶具,需要十多件不同的器物,它们包括茶罐、茶壶、茶船、茶海、茶杯、闻香杯、杯托、茶匙、茶荷、茶箸、箸匙筒、茶针、滤杯、茶拂、茶巾、茶盂等,这些物件都是小而精巧的。茶具以自己中意为佳,不必过于讲究看重价格。对于天天要沏茶品饮的人来说,茶具在别人眼里是好是差并不重要,自己舒服比什么都强。话说回来,若是作为收藏品,就另当别论了。
真正的茶人所用上档次的茶具,往往都是组装的,尤其是古董级的茶具,更是罕见成组原配。这是因为至今国内无厂家能够生产出全套茶具,因为茶具论质材,有陶、瓷、铜、铁、锡、竹、木、牙、毛、布、玻璃等多种,在技术上就很难由一个工厂包办。宜兴号称茶具之都,也不过只产紫砂茶壶、茶杯、茶盘。景德镇的瓷器茶具固然尽美尽善,可是也仅限于壶、杯、盘等容器。
2000年春节去了一趟江浙,还专程到宜兴走了一圈。宜兴是紫砂壶的产地,而紫砂又是中国茶具的典型代表。虽只是匆匆的走马观花,但是对紫砂却开了不少眼界,感觉对茶具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层次。百闻不如一见,这话是真理。
国内各地,最讲究茶具的是潮汕,喝功夫茶,茶具必须是成套的,否则茶就失味。近年来,港台也开始讲究茶具,不厌其精。尤其是紫砂茶具,更是被港台追捧得价格一路狂升,目前已达到了高不可攀的天价。在宜兴走访了几家大型紫砂店,茶具中出自于工艺师层次的新品,价格都在四位数以上,而工艺美术大师与名家的作品,都是一把紫砂至少价值一辆桑塔纳甚至别克,闻之令人咋舌。
这两年国内茶文化升温,紫砂茶具市场也遍地开花。宜兴有至少上千家紫砂商店,满街满巷都摆着形形色色的紫砂,这些茶具从宜兴走向了全国甚至世界各地。
不少人虽然收藏紫砂茶具,其实并不用来品饮,而是摆在多宝格里赏玩。毕竟,花了成千上万购置的宝贝,谁人舍得拿出来沏茶倒水?不过,这实际上构成了一个误区。因为真正的上好茶具,只有常用,才最能发挥出其价值,而紫砂茶具尤其重视养壶,也即必须常用常摩抚,壶的品相才历久弥新。
在宜兴街上走过,看着摆得满世界的紫砂,悟出一个道理:古董瓷器之所以价格高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损坏率极高,很难完好无缺地保存下来。自明至清以及民国以来,几百年来,宜兴所出紫砂茶具简直如恒河沙数,而今完璧复有几何?
这样看来,以收藏为目的买紫砂茶具,实在是一种愚举,因为紫砂易破损,只要不是在博物馆里由专业文物人员保管,就早晚会磕着碰着,而令其价值一落千尺。紫砂茶具用来沏茶品饮效果确实好,但是若把它作为保值投资对象,则未必高明。古人达观,知世事无常,便提倡“且尽杯中物”,借用在这里,就是有好茶具抓紧使,如果买到的紫砂壶,连内壁的紫砂粉末都保持原样,那就有点辜负如此佳器了!唐诗有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不知世上有多少能解此意者。
茶壶
茶具中最重要也最显赫的便是壶,壶可谓茶具之王。这原因也好理解,一是泡茶少不得容器,可以说冲泡是以壶为中心进行的;二是茶壶在造型上容易出彩,古今中外的工艺师与艺术家们都发现,在所有茶具中,茶壶是最便于艺术表现的。事实上,自古传下来的茶具文物、精品,也是茶壶最引人注目,同时杰作最多。以古代茶画为例,我曾画过一组临摹历代名家所画茶具的四条屏,发现古画上的茶具最大的主角是茶壶,甚至比茶杯出现的机会都多——有只画一把茶壶的,没见着只画一只或几只茶杯的!
中国传统茶壶大体可分为瓷与紫砂两大类,边疆与海外还有锡与铜质的茶壶。瓷壶一般都较大,容量差不多在半升至一升半之间,一般可供两人到八人人手一杯,近两年台湾与广东出现了新式的瓷质功夫茶具,市场上才看到了袖珍小瓷壶。紫砂茶具一般都很小,最大的紫砂壶,往往在体积上也比不上最小的瓷壶。偶尔会见到巨型的紫砂茶壶,有的甚至极大,据说英国就收藏着一把巨壶,不过那要么是商品噱头,要么就是极特殊的例外。紫砂壶主要是供个人独自享受,或者两三同好同饮,相对瓷茶壶而言,不那么大众化,而是一种小圈子、贵族化的玩意儿。
提梁直腰瓷壶,由于有幸成为《沙家浜》里阿庆嫂手里的道具,而在70年代一度走红。现在的文物店里很流行“文革”文物,绘有样板戏画面的提梁瓷壶就已成为俏货,乃至源源不断地出现了赝品。
紫砂茶具只在江苏宜兴生产,其实原本只是民用陶瓷的一个小品类。直到“文革”结束前,历史上紫砂茶具还只是个别文人雅士钟爱,收藏者也很有限。80年代以后,完全是日本人与台湾人、香港人把价格抬上去的,搞得国内的茶壶爱好者买不起上档次的紫砂茶壶。紫砂茶具中,茶壶向来是极受重视的。凡收藏紫砂茶具的,必然要收茶壶。一些收藏家甚至还把自己的住处题为“百壶苑”等等,可见其自豪与珍视。著名画家唐云,就是紫砂壶收藏大家,据说平常是用曼生壶泡茶的!
内行说,紫砂茶具彼此之间质地区别不大,质地上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密封性,特别是壶盖与壶体的闭合性,专业工匠与业余、低水平工匠会有差别,总体而言,紫砂茶具身价高低主要在于做工与名气。好的紫砂茶壶价格高贵,并不是作为茶壶的实用功能有多好,而主要是其艺术观赏价值。所以,如果唯求一把理想的茶壶用来日常泡饮,同时又希望它工巧美观,就不必追求高价壶。
说到选,这实在是购买陶瓷茶具的最大的奥妙。曾有一位行家到陶瓷店,对店员说,价钱随你,只要任我挑就行,结果用大路货的价钱,选到了一组达到精品的茶具。陶瓷制品,最难得的是毫无瑕疵,成套茶具,更不易件件完美无缺。事实上,如果店家或厂家允许客人随便挑,那么从成批的大路产品中,就完全能配出一套呱呱叫没得挑的精品。
紫砂茶具这个题目,已出版了数以十计的图书。相比之下,瓷器茶具,就远远没有这种运气,至少我就没见着一本专门的图书。紫砂陶器用于生产茶具,则高高在上;而用于制造其他器具,却就平平常常,宜兴历来除了产茶具,也产陶盆、陶罐以及工业用陶如耐热锅炉,在市场上,它们与茶具所占份额旗鼓相当,但是价格可就天悬地隔了,紫砂工业用品以及紫砂日常用品远没有紫砂茶具这么风光。说句玩笑话,同样的做工、同样的质地、同样的年份,一把紫砂茶壶的售价注定要比一把紫砂夜壶高上几百倍乃至几千倍。不信?你到宜兴街头处处可见的露天市场去问问行情就知道吾言不谬了。这是陶瓷史,也是市场社会的一个有趣现象,凯恩斯与萨缪尔逊或许能有妙解。
郑板桥有一首著名的诗《题紫砂壶》:“嘴尖肚大耳偏高,才免饥寒便自豪,量小不堪容大物,两三寸水起波涛。”明眼人一望而知,这是借题发挥骂世间小人,而不是真的对紫砂壶有什么不满。
茶罐
当喝茶的人懂得茶罐的重要时,就标志着他对茶文化称得上入门了。
生活中里盛放茶叶的罐子,质地与形式多种多样,有一些人就专门收藏各种各样的茶罐。大部分茶罐都是茶厂或茶庄在顾客买包装品牌茶时免费奉送的。近来茶艺馆时兴赠客人茶罐,它们大都设计得小巧雅致,很有艺术品的味道,品饮完名茶,剩下的茶叶盛在罐中,让客人带回家里,看到它就想起茶社。
大部分人所用的茶罐都是厂商卖茶时白送的,整包装的茶喝完了,人们再买来散茶,就装在空了的茶罐里。论质地,瓷罐、铁罐、纸罐、塑料罐、搪瓷罐以及锡罐、陶罐,都很常见。这其中,纸罐与塑料罐最不可取,然而又最普及,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储藏茶的容器,最首要的是密封性好,其次是质地无味,而且隔潮。因为茶味易散,其性又非常吸潮,更易被别的味异化,跑味或变味。无论多么名贵的茶叶,一旦跑味,身价就一落千丈,严重的只配拿去煮茶叶蛋,更惨的便是冲泡宴席上的洗手水。入口的东西,档次高低无所谓,如果变质就只能丢弃,道理正等同于“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万万不能惜财,仅仅因为当初如何值钱而舍不得扔。所以,要真正喝好茶,就不能不讲究茶罐。
说纸与塑料的茶罐不好,是因为它们要么是密封不好,要么是有异味。
台湾茶商深谙茶罐的重要性,所以采用了一个很聪明也很方便的办法,把合金的易拉罐用来盛茶,只不过规格相应放大了,一般可装半台斤(相当于三两),原封包装的效果又好,可以让消费者消除掺假、调包的疑虑,又可确保茶叶不变质,一举多得。国内的茶厂,也渐渐认识到了密封包装的重要,前不久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贵州文化周,湄江茶厂推出的湄茶,就是纸罐真空包装,仿照易拉罐的原理,在罐口用特种纸封口,效果也不差。
商品的传播较之文化、知识的传播,要迅速得多。到2007年,易拉罐在茶叶市场中就普及开来,而且有大有小,小的不过半两或一份,独立包装,密封性强,而且提升了茶叶的品位,极受欢迎。不言而喻,羊毛出在羊身上,包装的成本费用最终还是消费者买单。
在茶罐系列中,锡质的历来最受推重。据说是广东出产锡制茶罐,可是至今无缘得见。个旧产锡器,过去的传统工艺品有茶罐,2000年我在昆明曾到处找工艺品店想买锡制茶罐,却一无所获。日前在马连道茶叶市场见到,如今国内的金华永康开始仿制锡罐,款式还可以,只是上面蚀刻的文字,书法太劣,差到不忍卒读,殊为可惜。
马来西亚产的锡制茶罐最为出名,模具水平精细,造型雅致,不让名贵瓷品,而又透出金属的特殊光泽,确实可爱,但是国内很少能见到。在北京的高级商城或工艺品店偶尔有售,动辄就七八百元人民币一只,如果加上配套的茶壶与茶杯、茶盘,则非三五千元莫办矣!如今新马泰旅游越来越普及,倘若哪位有机会去马来西亚,我建议最好别忘了买套锡制茶具当旅游纪念品,光是其差价也许就能赚出一半机票费用来!
2004年我应新加坡书法家协会邀请出访,在狮城小住几日,就专门找到锡器纪念品专卖店,买了茶罐,还见到有小巧精致、只能装两寸见方照片的锡框,上面用英文装饰,文字是“THE TREE OF LIFE”,实在可爱,虽然价格不菲,也买了一个。
茶史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人类社会的很多造福万世的重大发明,都是中华民族的贡献。造纸、印刷、火药与指南针这四大发明早已成为常识,其实,自古炎黄子孙享有专利惠及五洲的发明,远不止这四项。茶就是一个例子,是中国人的祖先发明了采茶、制茶与饮茶,举世亿万茶民至今受其赐。
根据战国时代的典籍《神农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也就是说神农发现了茶。作为史实,茶具体何时进入华夏先民的生活,看来是无法详考了,我们只知道它是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
现在学术界的共识是,茶叶最早产于四川与云贵一带,而且至今存世的最古老茶树,也生长在西南的崇山峻岭,这就是云南勐海县野生茶树王,树龄已一千七百年。当然,这里就出来一个问题,那便是按照正统观念,西南并不是华夏的发祥地,那么,若真是神农氏发现的茶,那么他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呢?他有可能跋涉万里到彩云之南吗?这恐怕将是千古不解之谜了。
神农毕竟是神话传说,不可作为信史,有案可稽的茶史大约是以秦汉朝为起点的,著名茶学家陈椽说西汉时夜郎市场上即有售茶叶。从唐朝开始,茶才进入兴盛时期,成为无处无之的国饮。白居易的《琵琶行》名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说明了当时茶叶生意已相当普遍。
唐朝茶叶与茶文化进入鼎盛发展时期,其里程碑便是陆羽的《茶经》问世。宋朝时日本僧侣荣西从中国带回去了茶种,并写了一部后人视为日本茶文化滥觞之作的《吃茶养生记》,从此日本人认识了美妙的茶。不难想象,没有茶的大和民族,该是多么缺少韵味与风采的啊!
中国原产的茶树,随着日月推移传播到海外,在印度、非洲、锡兰等地扎下了根,形成了世界产茶区的基本格局。不过,这些国家所产的茶叶以红茶为主,多是由当初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经营。在欧美等国,除了来自中国的茶叶,人们还同样欢迎印度、锡兰茶叶,尤其是到了20世纪,以达吉岭茶为代表的洋红茶,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日本与台湾的茶树,都是从中国内陆移植过去的,中国内陆当代茶艺与茶文化却是从日本与台湾返销来的,这是中国茶史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中国的茶史,是与中国文明史同步的,但是茶史的整理与著述成果却并不相称。中国是世界第一史学大国,然而在茶史方面,目前仅有陈椽的《茶业通史》一种学术性史著,再有不多的几种论集,如庄晚芳的《中国茶史散论》与朱自振的《茶史初探》,再有就是通俗性小册子,谈不上史学,它们极少例外,都是由农学界的茶叶科研人员所撰,专业内行有余,史家的文采不足。近来汕头等地的大学对茶史开始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也出版了几种断代史或茶史专题研究,但是总体说来,茶史的整理工作还远远不够。
几年前去燕园访季羡林先生,曾问老人家有何新作,答曰刚写了部《糖史》,记得我当时误以为是唐史,待确认季老研究的就是糖以后,感慨不已。糖何有幸,能得大手笔如季老者撰史!中国何日能有大师级的人物来写一本《茶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