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2 13:31:31 来源: 龙虎网 已阅读805次 南朝陵墓神道石刻是南京的文化名片。目前,南京现存二十余处南朝陵墓石刻,只有一部分能够明确墓主,并且于1988年宣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陵晚报首席记者 于峰
但这些“墓主明确”的陵墓石刻,常有学者质疑。最近,南京师范大学的六朝考古专家王志高教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2期发表论文指出,栖霞甘家巷有一对南朝辟邪,长期以来被认为属于梁鄱阳忠烈王萧恢陵墓。王教授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萧恢墓石刻”现存两辟邪
王志高说,栖霞甘家巷有两尊石辟邪被认为是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前的神道石刻,在这次发表的《南京甘家巷“梁鄱阳王萧恢墓神道石刻”墓主身份辨正》一文中,他对这个说法提出了质疑。
记者探访过“萧恢墓石刻”,这是两尊石辟邪,与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神道石刻相邻。两只辟邪造型相似,昂首张口,长舌垂胸,胸部凸出,一腿前迈,长尾垂地,体态肥硕健壮。
“萧恢墓石刻”和萧憺墓石刻周围已打造成公园。现场文保碑清楚注明这两组石刻中,东边的一组是“萧恢墓石刻”,西边的则是“萧憺墓石刻”。
最早的说法出现于1912年
王志高说,最早记载这对辟邪的南京地方文献,是南宋的《六朝事迹编类》,其中有“梁始兴王墓”条,记载了这里有“石麒麟四及神道碑”,文献中的石麒麟,就是指石辟邪。此后,很多文献中都提到现场有四只石辟邪,但都笼统地说属于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神道石刻。
1912年,耶稣教会学者张璜在仔细考察了南京、丹阳两地的南朝陵墓石刻后,出版《梁代陵墓考》一书,首次将四只石辟邪中的东边两只辟邪的墓主,定为萧恢。
后来,法国汉学家谢阁兰、中国学者朱偰均采用这个说法。但朱偰的父亲、著名历史学家朱希祖提出过质疑。
专家认为墓主不是萧恢
2009年,王志高教授曾经主持对所谓“萧恢墓石刻”周边进行考古发掘,确认石兽所属的陵墓地宫,在它们以北约三百米处的山坡上。
王志高的观点是,这两尊石辟邪不太可能是萧恢墓石刻。这对辟邪与萧憺墓仅相距60米,两者属于一大型家族墓地。六朝考古实践证明,六朝家族墓地以右为尊,如果家族墓地朝南,那么西边的墓,其墓主的身份应该比东边墓的墓主要尊贵。
而萧憺和萧恢二人是同父异母兄弟,萧恢是哥哥,萧憺是弟弟。萧憺墓就是朝南的,以尊卑顺序,萧恢墓的石刻应该在萧憺墓石刻的西边,而不是相反。
墓主可能是萧憺的儿子
根据对萧憺家族成员的分析,王志高认为,最大的可能,这对石辟邪的墓主是萧憺的世子(嫡长子)、梁始兴嗣王萧亮。萧亮大概卒于梁大同二年(536),当时正值萧梁盛世,这与石兽体形大,通体雕饰华美的风格一致。萧亮是萧憺的儿子,他的墓和神道石刻位于萧憺墓和神道石刻的东边,也符合六朝陵墓的尊卑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