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听听下面这位宝妈的经验,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儿子现在3岁6个月了,身体非常健康,但是,我要跟各位妈妈们分享一下孩子痛苦的输液的经历,通过我的经验教训,让妈妈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就医方式。 第一次输液 儿子半岁的时候,发烧、咳嗽,去医院里看病,先抽血化验,说是毛细血管支气管炎,医生说要输水。我说那就输吧,半岁的孩子要扎头,我心疼死了,不敢抱着他,他爸抱着扎针,他在里面哭,我在外面哭。 输了3天水,病也没好。小孩子皮肤娇嫩,头上的几个针眼儿看得清清楚楚的。第四天去复诊,那个医生没上班。我和他爸商量,要不咱不输了,试试中医吧,他没反对(一般反对也是无效的)。 找了一个熟悉的女中医,她用听诊器听了一下,说没大问题,我给拿点中成药吃吃,再理疗一下就没事了,吃的药是小儿麻甘颗粒,用理疗机理疗了三天,一天20分钟,儿子好了,不再咳嗽了,喉咙里也没有呼呼声了 第二次输液 第二次是去年冬天,儿子跟着奶奶回老家了。中间孩子感冒,由于他奶和他爸都在家,我也没操太多心,结果就是他们带着去输水,输了一星期后,我回家看他,儿子还是咳嗽发烧,并且依然在晚上烧到40度多。 第二天,我果断带他回家,依然是那个医生,看完后,拿一副中药,说是发烧时一小时一喂药,不发烧时一天三次。我回家后就把草药熬上了,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孩子就又开始发烧,并且一烧还是高烧,我就一个小时一喂。 其实说是一小时一喂,也就两三勺,也就像大人喝一大口水那么多,一个晚上那么折腾,喂药,喂水,擦汗,把尿。第二天,孩子真的就不烧了,咳嗽也不厉害了。 以孩子的痛苦经历得出的宝贵经验 有了这两次经历后,前几天儿子又是咳嗽和发烧,我直接去找了那位医生,拿了两副中药。虽然儿子不愿意喝,但是他已经三岁了。我告诉他,不喝这个得去输水,你愿意在手上打针吗?他用他三岁的小脑袋考虑了一下,就把药吃了。这不,吃完了两副中药,并且给他做了蜂蜜萝卜水,孩子就真的好了。 把这个经历写出来,不是为了给中医做广告,也不是攻击西医,其实我要说的是很多病都有个过程,不管是西医或是中医,治都需要一段时间。 与其让孩子输水,不如你也放下工作,带他看中医,然后在家陪他一天两天的,多喝水,做些甜甜的梨茶或者萝卜茶喝,然后陪他看看故事书,孩子的病就会好得很快。 带他输水,大人(至少要两个大人)、孩子都累得人仰马翻,孩子哭得嗓子疼,大人心里疼。并且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输过一星期水的孩子脸会很黄,有的还拉肚子,呕吐!这其实就是严重的副作用。 生病是孩子成长的过程 如果说三十年前,养孩子面临的是缺医少药,那么我们现在面临的就是过度治疗加过度溺爱、过度保护!所以,怎样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每个用心的妈妈都要学习的!我的原则是不保护、不打扰、不打击、不伤害!顺其自然、适度引导,做好表率! 儿科医生有话说 对于生病,孩子除了痛苦,更是一无所知,完全接受大人的安排,而宝爸宝妈在慌乱紧张中也难免会不知所措,病急乱投医,以至孩子更受罪,家长后悔。。。但是这种后悔源自对孩子的爱。不过呢域儿仍然是祝愿大家在以后生活中少些这种感情。 “国内几百上千人集体输液的壮观场面,在国外是看不到的,也是不可想象的。”秦海东告诉记者,国外门诊就压根没有输液一说,国外门诊不给挂水,也不设输液室,医生想给你挂水都开不了药。患者要挂水,只能去急诊,但去了急诊意味着你的病情得符合急诊要求才行,否则还是不给你输液。 【输液=自杀!】 根据权威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人均输液8瓶!这个数字震惊了国内外。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偏爱输液打吊瓶呢?现在如果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三两下就打发你去打点滴了,一打就是三五瓶,起码也要花几百块。那么输液真的好吗? 输液成本高,输液药品售价是一般药品的数倍。 输液会产生抗药性,输液成分大量都是抗生素,对细菌才有作用,而对病毒性感冒发烧基本没有作用! 输液过程并不安全,容易引发输液反应,其中的微粒会残留在身体内。 图文精选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宝及时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