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全体字组合模式可分为四大类十三小类: 1、并列结构。 (1)左右并列结构,如:银、枝、灯 (2)左中右并列结构,如:鸿、淋、衔 2、上下结构 (1)上下结构,如:朵、泉、灾 (2)上中下结构,如:煎、塞 3、包围结构 (1)全包围结构,如:困、囱、团 (2)上三包围结构,如:闲、闰、阅 (3)左三包围结构,如:匡、臣、匠 (4)下三包围结构,如:函 (5)上左包围结构,如:厢、床、庄 (6)上右包围结构,如:氮、句、可 (7)下左包围结构,如:逵、毯、勉 (8)下右包围结构,如:斗、头 4、框架结构,如:坐、乘、巫 附:汉字偏旁、部首、笔画组合与字根有什么区别? 1.偏旁是从造字构形的角度定义的。习惯上有“左偏右旁”的说法。这是采用“两分法”对汉字进行结构分析得出的认识。由于汉字结构复杂,许多汉字并不是左右结构的。所以,不再区分左右,一律称之为“偏旁”。 间架结构八大规律 1、间距相等规律: 横与横:三、日、月、里、国、言、平、音、重、与等 竖与竖:川、洲、市、西、舞、带、删等 撇与撇:杉、衫、彩、形、物、家、象、多等 点与点:江、流、汗、点、杰、羔、恩、志等 2、笔顺规律: 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中间后两边;先里头后封口;先主体后加点。 3、主笔规律: 独体字与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首先要找出横向的主笔,一般为横、撇、捺、横钩、竖弯钩。其中优先级最高的为:四点底、皿字底、木字底、女字底、立字头等,次之为:人、儿、心等。 例字:丰、合、意、童、热、柴、盖、益、婆、要、兄、志、恩。 4、缩短规律: 玩、此、场、攻、到、乱、取、职等字的偏旁,底部长横要缩短,右边的笔画要齐平。另外,撇捺组合的字做偏旁,当位于左时,撇长而捺化成点:烂、和、料、彩、耕、双、欲、林、欢、从、短。位于右时,撇短捺长:峰、路、政、松、给、体、挤、技。 5、中心线规律: 首点居正:主、宇、市、京、童、庄 中直对正:常、桌、卓、卡、尘、堂 上下结构的字,纵向中心线两边对称。左右结构的字,横向中心线上下对称。 6、错位规律: 凡左右结构者,右边部分上面平而下面有向下延伸的笔画则写成左高右低的错位结构。如:抨,秤,秆,柯,河,押,搓,扩等。 如有右耳刀的,一律要错位:却、即、部、都等 如斤在右边的,竖一律要低:斯、析、沂、拆等 7、包围结构组字规律: 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左上包右下:厄、庆、尼、启、左、有、差、病、劣、虎 右上包左下:习、句、戈、武、可、虱、氧、匈、 左下包右上:旭、翘、延、述、尴、尬、超、题、毯、咫 左三包围:区、医、巨、臣 下三包围:画、凶、幽、函 上三包围:同、问、冈、风、月 全包围:国、四、田、回、目 8、章法排列规律: 字间一线,字距相等;繁字应大,简字应小;斜钩写长,长竖突出;开门字大,尾字加重。 写字口诀 总括:上下结构找主笔,左右结构作对比,独体结构如上下,包围结构有诀窍。 找主笔:左边见撇当左舒,右见捺钩宜展放,上下相同上略小,下部放宽要写胖,横若写长撇必短,横若短时撇写长。 做对比:左右有竖右边长,隹字在时单人长,左竖右横竖要低,右竖左横横写高,如右上平下竖者,左高右低要错位。 包围结构:左半包时要偏右,右半包时则偏左,上三包围要靠上,左三包围下横长,下三包围包一半,全包围时写中间。 写字笔法讲究多! --书法运笔常见的9个大忌 古人说:用笔千古不易,说明用笔说道儿多。用笔也就是笔法,通俗的说就是怎样用毛笔把每一个笔画写的准确、到位、漂亮,合乎法则。写好了不容易!用笔是个技术活儿,就像木匠、铁匠一样,除了要做到横平竖直,木匠的榫卯要尽量长一些;铁匠要短一些,这就是技术。 书法也一样,悟性不够,往往进步就慢,悟性有时是需要有书内功夫和书外功夫多方面的综合修养来获得的,修养够了,就能很轻松地看到错综复杂万千笔画之间藏着的“小”来。今天就来跟大家谈一谈用笔方面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吧! 1、忌专用中锋或专用侧锋;宜中锋侧锋并用,须特别留意的是,意在笔前,走笔方向明确,腕宜圆,笔宜方,八面出锋,细处用中锋,厚处用侧锋。 2、忌由快速产生的平拖、干笔、粗细均等;宜行处皆留,留处皆行。 3、忌按笔过重,提笔发飘;宜讲究提按:齐而不齐,直而不直,曲中含直,直中含曲。要“提着笔向下按”,按着笔时也轻提。 4、忌用笔失控,送笔不及,力量不到;细笔要有韧性,粗笔还要结实,既有铁划银钩的粗笔,又有行云流水的细笔。 5、忌单字中做“眼”,一字中不能多处主笔,互争则败;宜讲究穿插避让,以自然的书写感把笔控锋。 6、忌书眼过多,随处是眼等于无眼;但也要考虑,中间一行是作品的重点。一幅作品中,要有几个突出、精彩、有个性的字,此亦名“书眼”,大小字变化相间,轻重字参差错落,才能“放逸生奇”。 7、忌一字一蘸墨,笔均墨匀;重新起笔宜用浓墨,浓墨字的笔画特别要交代清楚。笔墨重的字不能面积相等,字的重轻要有过渡,无墨时也能看出字中有笔,最忌团状的模糊一片,使用涨墨犹须小心,不能一片狼籍,全无书卷气。 8、忌笔速过快,也忌笔速过慢;快则失势,慢则僵板,宜墨干时速度略慢,湿时略快,粗时略慢,细时略快。 9、忌呆板或油滑;行草要有楷意,间架稳固,楷书要用行法写,生动不滞。交笔时,起讫分明,每笔都要交代清楚,点画与牵丝严格分开,不使笔势有背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