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俗合体字春联,这才是春联的趣味文化

 宀木人专 2016-01-22

对联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趣味性,很多作品非常巧妙,能引起强烈的共鸣。传统相声节目当中就有大量非常巧妙的经典案例,比如:“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北雁南飞双翅东西分上下。前车后辙两轮左右走高低”;“小老鼠偷吃热凉粉。短长虫缠绕矮高粱”等等。在身边的朋友当中,很多人最初对于对联的关注就是从刘宝瑞先生的传世名作《解学士》开始的。

近代相声行业的开创者朱绍文先生,艺名穷不怕,科举落地后说了相声。相传这位穷不怕留下一幅著名的谐音回文对,“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正着读反着读都是相同的读音,堪称匠心独具。可以说以上的例子都是依存于传统节目中,由相声前辈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

由于春联具有迎新纳福的特殊功能,以致倍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下面把我们在春联大会上创作的一些作品向朋友们介绍一下:

雅歌吹笙春秋復禮

奉爵稱夀上下蒙福

民俗合体字春联,这才是春联的趣味文化

这是出自《汉史晨碑》的一幅集字联,原文是描写东汉时期礼拜孔庙的场面,在此借以向大家表达祝福。

慣看秋月春風往替

笑談是非成敗輪囬

民俗合体字春联,这才是春联的趣味文化

此联取材于杨慎的《临江仙》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上联写自然现象,下联寓世间人情。往替轮回,生生不息,意在揭示周而复始的客观规律。

歡樂何须黄金萬两

幸福但得春景常安

民俗合体字春联,这才是春联的趣味文化

每联的结尾处使用了两组聚合的吉祥文字,“黄金万两”和“春景常安”均采用四合一的办法,使相邻两个字共用一个部件,比如黄、金之间的“人”,金、萬之间的“艹”,萬、两之间的“禺”;春、景之间的日,景、常之间的“小”,常、安之间的“宀”都是双重身分,既为上字之尾,又作下字之头。金钱未必换取所有的欢乐,春景常安却能给人们以幸福的感受。

動靜等觀天下事

利貞長享門中福

民俗合体字春联,这才是春联的趣味文化

京西大觉寺无量寿佛殿檐下有一块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匾额,上书“动静等观”。事物的动静是相等、相对的,动即是静,静亦是动,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察天下之事,动静需等量齐观。“元亨利贞”语出《易·乾》,孔颖达疏:“利,和也。贞,正也。”《汉史晨碑》中亦有“长享利贞”句。这幅联虽然读作七言,写出来却是只有五言。“事”写在“天”之下,读作“天下事”。“福”写在“门”之中,读作“门中福”。

竹?卩報虚心節

艸緑屯生暎日萅

民俗合体字春联,这才是春联的趣味文化

下联寓一“春”字,上联寓一“节”字,合寓“春节”。“節(节)”由上联中的竹、?(xiāng)、卩(jié)组成。下联的艸(cǎo)、屯、日构成“萅(春)”字。

嵗月綿長百态紅麈中反正都有

乾坤博大一樽青酒内左右皆福

民俗合体字春联,这才是春联的趣味文化

十三言联作十言写。“

民俗合体字春联,这才是春联的趣味文化”读作“反正都有”,“

民俗合体字春联,这才是春联的趣味文化

”读作“左右皆福”

精品头条-来自微信公众号

北京民俗(bjmins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