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憨笨老虎窝窝 2016-01-23


原创首发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1944年2月8日生于巴西Minas Gerais。幼年时家中富庶,兄弟姊妹一共八人,父亲在山上种果树,农场里豢养动物牲畜。他无忧无虑长大,一路读到经济学博士,成为经济学家,为巴西政府的经济部门工作。

萨尔加多的太太Leila是个建筑师,那时两人住在巴黎,Leila很喜欢带着相机在巴黎城中游走、拍照,这是萨尔加多接触摄影的开始。在一次访谈中谈到这个奇妙的缘起时,萨尔加多说,他学会了从取景框中观察世界。

那是1970年。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2014年,在萨尔加多从事摄影将近半个世纪的时候,一部关于概述他创作的纪录片《地球之盐》不仅斩获奖项,还让萨尔加多为更多人所知。人们在惊叹他作品的同时,也在好奇是什么造就了这些作品。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1973年,萨尔加多到非洲服务于国际咖啡组织,大约是再也无法忽视天分的召唤,他辞去了当时的工作,正式转行成为一名摄影记者。

他先后在巴黎西格玛图片社、伽马图片社和马格南图片社工作,报道过撒哈拉大旱、埃塞俄比亚饥荒和科威特的油田大火。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在以新闻报道作为摄影生涯的开端取得一定成就之后,萨尔加多和妻子注册了自己的图片社,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长期观察,与被拍摄者生活在一起直至融为一体。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他曾经谈起这种工作方式和工作信念的来源。在刚刚开始拍照不久,他遇到了布列松。(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当时布列松已经六十多岁,但仍然保持着锐利的思考和敏捷的思路。

布列松告诫萨尔加多,一个摄影师在拍摄时,应将“自我”搁置一旁,用直觉去深入工作。虽然两人的创作大相径庭,但这一根本的人文信念却贯穿了萨尔加多的创作。

他的另一灵感源泉则来自于甘地。“无论他去往何地,都能完完全全地融入到当地的社群中,这让我非常钦佩。”这也概括了他会以十年为单位去拍摄、去记录、去挖掘这个世界的基本方式。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在这样的信念之下,摄影不再是关于时刻的艺术,而变成了时间的艺术,放弃了瞬间印象和对戏剧性的捕捉,转而深入时间的内部,涤除一切转而即逝的痕迹,摆脱拍摄者所受到的时间、空间、教育、阶级所带来的束缚,将事物、人物的本质法尔如是地呈现出来。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这其中对萨尔加多来说最重要的节点,或许是1986年在巴西帕拉达高原露天金矿的采访。在《地球之盐》中,萨尔加多回忆起当时他所受到的震撼:他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现场。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照片中的土坑便是金矿所在地,沿着矿坑的内壁,一些随时都可能倾倒的木梯成了所有人上下的通道。5万名淘金者背负沉重的矿土上上下下,随时死于坠落、劳累。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但更让人震惊的,或许是照片上呈现的麻木感。当繁重的劳动和巨大危险聚合起了密集如虫的人群,这个场景马上具有了宗教般的力量。劳动者麻木而平静的脸让你无法轻易升起怜悯这类轻浮的情绪,只会让你陷入巨大的沉默。

这沉默,或许就是萨尔加多所说的良知。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从良知开始,萨尔加多进入了他创作的第二个时期。他开始关注劳工,思索劳动方式对人精神的塑造和改变。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遍布了世界上以密集体力劳动的工作现场:乌克兰的钢铁厂、古巴的甘蔗田、卢旺达的茶园、玻利维亚的锡矿、印度的煤矿、巴西的金矿、中国的自行车厂……最终汇集成了摄影集:《劳动者——工业时代即将消逝的形象》。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纵观这些照片,没有色彩和人工布光的参与,即使在很弱的光线下,也充满着难以置信的丰富细节。许多摄影者对他的后期充满好奇,因为萨尔加多的图片层次几乎已经超过了软件所能提供的层次。

在将目光凝视人类将近三十年以后,萨尔加多开始进入了又一个创作转型期。最近的一次,他用了8年时间,30次旅行,他将这次工作命名为“创世纪”。有评论这样定义它:这是一次“史诗般的探险”。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人们常常用安塞尔·亚当斯(美国著名黑白摄影师,他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来形容萨尔加多所创造的黑白摄影新境界,用伦勃朗来形容萨尔加多难以模仿的、油画般的光影变幻。但事实上,萨尔加多最难复制的是那种作品中呈现的体量感:任何的事物、人,在他的镜头中总会呈现出一种粗重,但这与笨拙无关,那种钝钝的感受敲打着你对文明的即成印象,让被摄客体充满尊贵。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着这些照片,《圣经·创世纪》中的话不自觉的会浮现出来,“野地还没有草木,田间的菜蔬还没有长起来,”“没有降雨在地上,也没有人耕地。”“但有雾气从地上腾,滋润遍地。”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他并无意去创造美,甚至无意发现美,他只是像人类学家一样,去如实注视这个星球上的物种、岛民、农耕者、深山、沙漠和海洋。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在《地球之盐》中萨尔加多曾经谈到,他拍摄的兴趣曾经在一次对灾难的采访后被彻底毁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创作都很低迷。但“创世纪系列”无疑是他对疑惑的答案,苦难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个星球,但生命本身就是恒久的胜利。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看他照片三分钟,进入黑白摄影新境界

萨尔加多形容人类是土地上的结晶,密集簇拥,生生不息,用彼此的棱角互相碰撞。其实,万事万物莫不如此,从悲伤到欢愉,从生到死,循环往复,如光如盐。

THE END


更多精彩原创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