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家庄二中所谓重点中学招生”闹剧“是怎样产生的?

 黄律师的书屋 2016-01-23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石家庄市第二中学是河北省的重点中学,是很多学生、家长以及培训机构心之向往的好学校,想上二中,可谓“挤破头”。然而“挤破头”的场景,在上周末的一天,却成为一场闹剧。1月10号,上千名邯郸的初三学生来到石家庄二中(南校区)参加学校开放日的考试,却遭遇了考场不够、试卷不够、监考老师不够的三大窘境。

对于这件事,校方称是遭遇培训机构裹挟——培训机构带了太多的学生到学校,而培训机构则称是接到学校有校园开放日且学生不需要邀请函的通知,而双方的指责基本勾勒出这一“闹剧”的真相:学校确实在这天有校园开放日活动(也被家长和培训机构称为“择校考试”),但只准备小范围开放,未曾想有人(据称是和培训机构联系紧密的该校招生人员)将消息告诉给培训机构,于是培训机构带来大批学生前来参加,远远超过学校的预计。这一出“闹剧”背后,是当地掺杂着各种复杂利益的招生乱象。

《河北省2014年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规定,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必须以中考成绩及综合素质评定结果为录取依据,不得录取无中考成绩的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单独组织招生考试或依据竞赛成绩单独录取;不得在规定的招生时间前以任何形式提前录取;不得派出人员或聘请人员在规定的生源地以外的地方开展招生业务;不得以金钱、实物或其他形式收买或变相收买学生;不得以收取押金、扣押档案等方式限制学生报考。按照上述意见,高中学校提前单独组织招生考试录取学生是被明令禁止的,为此,石家庄二中的校园开放日考试是什么样性质的考试,需要调查。事实上,在河北省内,跨区域违规招生、提前招生“抢生源”乱象一直存在,在笔者看来,根本原因是当地教育部门监管不力,对一些当地重点高中违规抢生源行为视而不见,如果教育部门严格贯彻意见,闹剧也就不会上演。

一边是白纸黑字的规定,一边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暧昧态度,在现实中,这反而加剧各种招生乱象。这起闹剧就是一例。对学校来说,面对不得提前招生的禁令,必定有所顾忌,因此,就不可能大张旗鼓,通过公开渠道宣布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而会在私下渠道进行,而在私下渠道开展的活动,就与招生的公开、公正远离,也正是这种私下渠道的招生活动,令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和招生业务员(学校内部人员或聘请的人员)就看到了操作的空间,甚至找到新的“商机”,比如招生业务人员会神秘地告诉教育培训机构,学校何时会有活动,这把本来应公开的招生信息变为“绝密信息”,这样的信息就显然很值钱;而教育培训机构,也把能搞到学校的内部信息、给学生参加校园开放日的机会,作为招揽生源的卖点。所谓的培训机构“裹挟”学校,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种招生局面,比没有禁令时还乱。在允许学校可提前录取的时候,所有学校的提前录取还是公开进行的,公开发布信息、公开组织考试、公开录取结果,学生可从公开渠道获得信息,就是参加提前录取,也是相对公平的。而现在,表面上禁止了的提前招生,转到地下,不滋生各种潜规则乱象才怪,也让学生和家长的焦虑更加严重,不知道哪些学校还暗中在搞提前招生,有哪些门道可去参加。而高中学校也有自己的苦衷,别的学校悄悄地进行提前招生考试,没有被处罚,你老老实实遵守规则,不是“傻子”吗?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河北省教育厅于2013年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到,要严格依法依规招生,建立内部制衡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保证招生制度、选拔机制的公平、公正、规范、透明。可是,面对河北省近年来曝出的招生乱象,却不见当地教育部门有什么查处行动,从公开的报道看,河北省教育部门还把本省举办超级中学,作为重要的教育政绩,这种教育政绩导向,导致主管部门自己就没有把招生禁令当回事——一如果严禁跨地区招生、严禁提前招生抢生源,必定影响超级中学的生源,而生源是超级中学的命根子。当严格的招生禁令得不到执行,教育部门对学校违规招生行为心照不宣地视而不见,缺乏公开,又见不得阳光的招生,只会成为滋生乱象甚至腐败的温床。眼下的关键问题,不是要河北省教育部门去调查、追究违规学校的责任,而是要追究河北省教育部门自身只发文不作为的责任。再这样下去,河北的招生“闹剧”还不会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