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社评:中国“民主”排136“最好国家”排17的矛盾

 洁洁赢 2016-01-23

最近两个榜单几乎同时出炉,第一个是2015世界民主指数排名,由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第二个是2016“最好国家”排名,由华盛顿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BAV战略咨询公司和沃顿商学院联合发布。

  在第一个民主指数榜单中,中国被排在136名,中国前面的国家和地区有很多。在第二个“最好国家”排名中,中国高居第17,是全球发展中国家最靠前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包括爱尔兰韩国等都在中国之后。两个榜单对比着看,非常有趣。

  第一个榜单完全是按照西方民主制度标准编制的,这使得连伊拉克这样的失败国家和多个世界最穷国家都排在了中国前面。第二个榜单是三家机构对全球36个国家的16000多商界领袖、精英人士和其他公众人物访问后得出的结论。后一评选的标准包括可持续性、旅游吸引力、商业开放度、生活质量、企业家精神、国家实力等24项指标。

  全球化带动了评比的兴盛,各种榜单层出不穷。它们的价值见仁见智。这两个榜单都是由西方机构评选的,但选取了不同的角度,因而形成悬殊结论。

  这种悬殊差异提出了一个问题:民主是最重要的东西吗?相信这样问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得到的回答大概都是“是”,或者认为它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但是如果这么重要的东西中国排到136名,同时1.6万全球颇具见识的人又认为中国是“第17好”的国家,这如何解释呢?

  这里可以有两个答案。一是被普遍认为很重要的民主不是某种绝对的形式,而是一种社会治理原则。这种原则应导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良治,而非劣治。这样说来,西式以多党竞争和一人一票标识的民主制度只是选项之一,世界还可以有通向良治的其他体现民主原则的制度模式。

  二是西方民主制度在全球推广过程中步履维艰,效果参差不齐,它进入发展中国家后与良治的关系变得混乱不堪,这引起了关于民主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的更多争论。的确存在既专制又落后的国家,但一些治理良好却被戴上“威权”帽子的国家也表现出竞争力。

  世界上应不存在“最好的国家”,“最好国家”排名标准是人为设计的,它反映了36个国家精英群体的认识,具有较强参考价值,但它的权威性也不是绝对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试图做到“最好”不仅不现实,这样的理想主义还有可能是危险的。发展中国家应当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不断巩固、强化自己的前进能力。不同国家的起点和历史文化坐标不一样,成功的国家应该是那些长期综合自我改善的佼佼者。

  在转型社会里,对西式民主的追求常常表现为舆论中的突出愿望,但这当中可能有些浮夸,民生的实际地位很可能更高,它与“好国家”的关系也更为直接。今后的人们也许会从其他更多角度看民主,比如它的优劣代表了民生在一个社会被优先重视和得以科学推进的不同程度。

  从世界范围内看,搞西式民主与成为“好的国家”比起来,做到后者更难。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都有可能导致西式民主形式的出现,它有可能因一些矛盾或机缘的重叠突然降临。而“最好国家”只能是“长征”的结果,而且它既需要国家的艰苦努力,还需要国际风云际会促成的幸运。

  中国人恐怕不能对上述“最好国家”榜单太认真,因为我们能切身感受到自己国家的种种问题。但全球36国精英的思考方式给了我们重要提醒,增加了我们自我审视的思想材料。中国沿着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样有可能成为21世纪最优秀的国家作品之一,并且赢得世界的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