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矮和射,真的误读了吗?_墨尔

 Windsky无痕 2016-01-23
北京某报副刊“语文知识”栏刊出《汉字里的错别字》一文,说“‘汉字里的错别字’,不是指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错别字,而是指汉字里现在被认为正确其实是错的错别字。”作者举例:“‘射’和‘矮’就是两个恰恰被颠倒用错了的字。‘射’拆开来是寸身——身只有一寸高,分明不是矮吗?而‘矮’,拆开来是委矢——委,托也;矢,箭也;委矢在弦,不就是射吗?”还说把这两个字弄“颠倒”的“肯定是一位相当有权威的老兄”。(很多人被糊弄了,高晓松就是其一,他在优酷节目《晓说》里引用了这个理论,我要是没考究一下恐怕也就信以为真了,以下是我查到的资料网友提供的)
所谓射矮颠倒,其实是个老话题,据说一千多年前就成为武则天望文生义的笑柄了。女皇发表高论:射由“寸”“身”构形,身仅寸长,恰好表示“矮”,矮由“委”“矢”构形,“委”即抛,“矢”即箭,正可表示“射”。笔者怀疑这传说的真实,武则天热衷造字不假,可她造的字,除留下一个她名字的“曌”,其余只在历史书中保留着,虽然她“相当有权威”,却也未能推行。这笑话可能是秀才拿她造字开涮。
对文字学颇有研究的刘志基先生,把这当由头,认真地写了《武则天错在哪里》,发表在《咬文嚼字》1995年第1期。刘先生说,武则天错就错在不了解“矮”、“射”二字的构形及特定的文化内涵。“射”字在金文里左边弓箭右边人手,寸即人手,在远古可作量具,作为汉字偏旁有“法则”、“法度”义。矮是形声字,右边的“委”是声符,“矢”表示字义,因箭矢在古代是常用之物,而矢的长短有一定标准,箭杆又格外正直,矢在汉字中便和长度有限发生了关联,矮字之外还有短、矬等字,也如是。
再看《说文解字》对“矮”的注释:“短人也,从矢,委声”;对“射”的注释:“弓弩发于身而中于远也,从矢从身。篆文射从寸,寸法度也。亦手也。”这和刘先生的说法一致。在《古代汉语词典》里,射的异体字是“身+矢”。
非要说射矮两字颠倒,不仅是重复武则天的笑话,也是在恶搞汉字吧。
现在又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下面这部分来自于博友——,贴出来跟大家分享:
矮和射,真的误读了吗?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