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暑期档,亲子游再迎新的历史巅峰,甚至占据了整个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根据携程、同程等OTA发布的数据,今年暑期旅游市场上,亲子游预定量占五到七成份额。在携程暑期的跟团游订单中,带孩子出行的游客占比达54.6%。相比其他月份,亲子游的比例提高超过100%。这部分亲子游群体中,一家三口出行的比例最大,占比50%。 但是,这些华丽数字的成因,更多的是巨大消费市场的崛起。一方面,80后、90后逐步为人父母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有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促进了亲子游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父母在孩子身上一向很舍得花钱,很注重对其进行投资。尤其是在《爸爸去哪儿》等综艺节目的带动下,带孩子出去游玩,成为一种刚需。 尽管数字增长曲线很漂亮,但整个亲子游市场并未取得明显进步。与市场繁荣形成对比的是,家长们对目前市场上的亲子游并不满意。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调查数据显示,有68%的网友认为亲子游“跟常规团没什么区别”、“是旅行社和一些景区赚钱用的噱头”。 亲子游,顾名思义,应该是以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为目的。和普通的旅游最大区别应该是:要以孩子为中心开发设计产品,让孩子寓教于乐,在旅游中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等目的。 但目前的亲子游,在行程安排上,与普通旅游线路没有差异,没有针对儿童心理、生理特点设计的路线。在产品上,还是以往为成人设计的东西,比如住宿双人间,用餐没有儿童座椅,没有儿童餐具,没有儿童套餐等等。 即便一些稍微“业界良心”的机构,也仅仅是推出一些稍微和孩子沾边的要素进行简单罗列。比如在形成中增加海洋公园、科技馆之类的景点。严格来讲,这些与常规产品区别不是很大,即使打上“亲子游”的标签,这样的产品也不会体现出较高的亲子产品附加价值。 在伪亲子游的同质化竞争中,各大机构能够采用的依旧只能是低价策略。但对于亲子游,相比价格,家长们更关心孩子是否能够玩得开心,以及安全、舒适与配套。比如:亲子游项目有没有细分年龄、有没有儿童定制房间、有没有孩子能够参与动手的项目、有没有可以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的项目? 忧中带喜的是:根据旅游网站驴妈妈的数据显示,亲子游以周边目的地为主,并且消费金额较高,两位大人一个小孩短线两天一晚基本在1000元以上,包括住宿和娱乐项目,不包括餐饮和交通。 而周边游恰恰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势力范围”。但“势力范围”能否转化为参与度、满意度?能够在巨大蛋糕中分得一块,依旧任重道远。 |
|
来自: 阳光普照一生 > 《万青山花海小镇旅游度假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