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泠印社 为中国印章正名

 昵称30252515 2016-01-23

现在人们一提起“印章”,十有八九的人就会想到“刻章”、“办证”、“老军医”几个关联词。实际上“印章”是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名词。

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是一个中国印,奥运会开幕式中的活字,性质上和金石篆刻之印章相同,你看印章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是多么的强烈。一个简单的“中国印”就含蓄地包容了印章与篆刻两者的文化和历史脉络,为弘扬中国传统精粹冠上了一个独特而鲜明的民族文化称谓。



春雨之际,我从杭州西湖断桥一路走至孤山西麓下的西泠印社。这个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西湖,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49.77平方米的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发起创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在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上,最悠久最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我曾多次路过西泠印社门口,只是伸头一望而过,心目中认为这里只是个印东西的地方,而今天确是为了去朝拜艺术。走进西冷印社可众观西湖雅景,蜿蜒曲折的石径串着座座明清古建筑遗址,园林里的梅花把处处景致装扮的精雅幽绝。山顶宝塔下的人文景观更为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不愧为“湖山最胜”之地。




想想1913年,在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首任社长盛名之下,云集着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大师,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入盟赞助,让其确立了在海内金石书画鼻祖之位。而受西泠印社影响的日本河井荃庐和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了本国,并进行了传承和发扬,西泠印社为促成和推动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的篆刻发展与繁荣,做出了无私的奉献。


一切艺术创作在于活动,西泠印社就延续着传统文人结社的聚会方式,每年固定在清明、重阳前后举办雅集。以孤山社址为核心,诗词吟咏笔墨酬唱赏鉴珍藏研究印学商讨社务。还搜辑考订出版了大量印谱碑帖和印学研究著作刊行海内外。




绕过摩崖拾级盘底来到中国印学博物馆里,一下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到印章的来龙去脉。中国人对印章有着特殊的爱好,最让人不敢小觑的印章是玉玺,那可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王朝中皇权的象征。不象那些欧洲人总爱拿个酷似沙僧的月牙铲或禅杖之类的东西,不就是个防身用的兵器或行路的拐杖嘛,我看这与权利一点关系都没有。



中国人见印如见人的传统,是旧时的中国在一个诚信充盈的国家中,只能用一种当时最技术的鉴别物件来辨别真伪。反过来看,印鉴再怎么说也只是个没有生命的物件,见到它就相信它是带着它主人的旨意来的,而且无需核实对质,说明人们绝对相信整个过程不会出现造假。这关键是因为中国字带来的特殊,这多一笔少一笔,就完全是另一个字了。而且两枚印章在缺乏仿形技术的时候,想做成一模一样是很难的,所以鉴别起来比较从容。这就是印章在中国畅销的原因,这才使得“办证刻章”的小广告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成为城市顽固不去的牛皮癣。实际上这种印章情结在生活中也处处有所体现,象菜市场生猪肉屁股上要是没有那蓝色检疫章,您是绝对不会买的。所以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印章是伟大的发明,金石是最伟大的艺术品。



印章源于制陶,已有八千多年历史,秦以前的印章的一概成为“玺”。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玺”的称呼为天子专用,官吏和百姓只能称“印”。汉代后出现了“章”“印章”“印信”“宝”“记”“朱记”“关防”“图章”等名称。印章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印章的起源是由于政治上的凭信作用,以后才逐步地从政治上转移到经济上,从官场转移到民间。另一种认为印章应该是先用于经济上,以后才转移到政治上来。


中国的印章种类太繁多了,我随口报下就有官印、私印、斋馆印、书简印、收藏鉴赏印、吉语印、成语印、肖形印、署押印。如果从制作方法上去分就是铸印、凿印、琢印、喷印。再从治印材料上分便为金印、玉印、银印、铜印、铁印、象牙印、犀角印、水晶印、石印等。现在人们又有木质印、塑料印、有机玻璃印等。在构成形式上分又立体出一面印、二面印、六面印、子母印、套印等,学问太大了。



刻印是书法和雕刻相结合的传统艺术,因为采用的文字都是篆书,所以也称为篆刻。它是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手工业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后才发展起来的,印章作为信物的特性,唐宋以后不断出现的闲章,就可以说明印章有逐步向艺术欣赏转化的趋势。宋末元初的赵孟頫是最先采用青田灯光冻石刻印的名家,明清时刻印人群起追逼秦汉,在几代印人的共同努力下,印章的审美价值越来越突出。从清代起印章已经上升成为与书画并列的独立艺术品。


作为艺术大师的社员丰子恺曾说过,篆刻(中国印或印章)艺术是“经营于方寸之内,而赏鉴乎毫发之细,审其疏密,辨其妍媸”。所以“书画同源,而书实深于画,金石又深于书”。因此,“非有精微之艺术修养,不足与语也”。欣赏中国印章可从两个方面,一为中国印的艺术美,二为中国印的材质美。



印艺分印文、印款、印谱、印饰四个部分。鉴赏印章文字要通过书法、章法、刀法的艺术手法,体会到印文内容中蕴含的情趣意味,“无一讹笔”是保证印文具备鉴赏价值的重要前提。书法是写字的艺术,如果连字都不能识读,还有什么艺术鉴赏可言。印章之所以被历代知识阶层推崇喜爱,也正是由于它的难能它的艰涩所带来的挑战和诱惑。垂手可得的东西不具备挑战性,也没有诱惑力,更谈不上鉴赏价值。而对于鉴赏者来说,识篆就成了一件首要任务。


历代许多文学家、诗人、书画家都对印章情有独钟,许多印人同时也兼工诗书画。他们常常取用一些典故成语、诗词佳句或者俚俗语言作为闲章内容,往往却能出奇制胜,饶有情趣和意味。当人们鉴赏到这类语句时,也会觉得分外的有滋有味兴趣盎然。


边款是印章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像绘画题跋一样的作用,款识是印家们精彩刀法和高超书法的最高境界。印章款识除了可作书法碑帖艺术品来鉴赏外,有些款识还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它可以或记事或抒情,或谈艺或品味,读之令人神往发思古之幽情。所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不单是指印文还有款识,这两者都具有金铸玉琢的微妙感觉,同样引人入胜,唤起观赏者不尽的联想和无穷的意味。




光有印章没有印泥的衬印,还是突出不了印艺的风采,所以印泥在此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印泥是钤盖印章的材料,篆刻中国印用的印泥与用于公文的印油不同。西冷印社制作的印泥主要是以艾叶纤维、朱砂和蓖麻油为基本原料,经过精细的加工才制成。印泥钤出的印文色泽鲜明沉着具有立体感,不会渗油文字醒目清晰。印泥除了红色外,还有绿色、黑色、褐色、蓝色等。盛装印章石的盒子为古典式的锦盒,能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古朴韵味。按印盒的款式,一般分为单印印盒和套印印盒,单印印盒里只容得下印石,套印印盒里可以同时盛装印泥。



中国印的篆刻艺术之所以丰富多彩流派纷呈,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入印文字的形体美在起作用。千百年来的演变和发展,让中国文字的书体复杂多变,具有丰富的艺术性。从体式上有真、草、隶、篆,但这各种体式又有不同的书写风格。正因为中国文字具有这些特点,才使得中国印这门以文字书写形式为表现内容的传统艺术,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篆刻入印文字的借取空前广博,而这也正是形成中国印各家各派的基因之一。



方寸间灵动之文字,朱白之相宜,纵横之章法,淋漓尽致间,展现出耐人玩味的古雅逸趣回味隽永。中国印虽无书法之挥洒自如,少绘画之色彩明暗,却另有一种古朴和浑厚情致,更是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丰富哲理。


离时回望西泠印社,发现园里扇扇门窗口都是一幅幅精美的印石,也就是从这些极隐蔽和不起眼的老屋中,传印出无数枚艺术瑰宝。百年西泠印社为何成为国际印坛的常青树?小小一枚印章又如何成为艺术之林的耀眼奇葩?西泠孤山再何以成为天下印人的仰慕之地?这既是奇迹,更是盘绕在众人心头之谜。


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