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额外剂次疫苗有害吗?

 老庄. 2016-01-24

       在强化免疫或者正确地应该叫做补充免疫的问题上,不少人存在着顾虑,如果已经完成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的接种,多接种了一次是不是有害?其中很多人 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对补充免疫(强免)产生抵触情绪,有个别预防免疫领域专业人员正是利用这一点为自己捞取公知的资本。

       140字的微博可以搅浑很多事,但很难说清楚一件事,所以专门写一篇谈一谈。

       疫苗的剂次

       目前儿童应该接种的疫苗绝大多数是多剂次的,要在不同的月龄或者年龄分别接种几次。这样做主要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发育成熟,需要反复刺激以产生足够的免疫能力。

       剂次代表着什么?

       剂次代表多数人得到有效保护的最小次数。请大家看清楚,是最小次数,不是某位以专家自居的预防免疫领域专业人员用各种语言技巧像让你们认定的最大次数。既然是最小次数,多一次或者几次绝对不代表不安全,相反会更好,这一点下面还会再谈。

       在免疫接种的具体实践中,多接种剂次本来就存在着,并非补充免疫(强免)所特有的。比如乙肝疫苗,5%到15%的人在接种完3剂后没有抗体,应该再接种3剂,有30%到50%的机会出现抗体。如果再接种3剂还是没有抗体,才算无反应者。还有些疫苗有可能不能提供终身免疫,需要加强,比如百白破疫苗和老年人接种的肺炎疫苗。有些疫苗由于病毒变异,需要定期接种,比如流感疫苗需要年年接种。

       之所以选择最小有效剂次,是因为免疫接种的对象是全体儿童,是一项花费巨大的预防医学工程,不仅有疫苗本身的费用,还有接种的费用,加上家长的时间和精力,此外还有中国特色的怕担当责任而不在同一时间接种多种疫苗的独特现象,并非不能多接种。

       接种额外剂次只因为补充免疫(强免)?

       补充免疫(强免)的一个“罪名”是导致那些已经按规定接种了足够剂次的儿童接种了额外的剂次。

       免疫接种是一项全民化的健康行动,而且是常年性的。和那些小国不同,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很难做到全国一致地准确无误地按程序实施,在具体实施中难免有些不精确的情况发生,包括在补充免疫(强免)行动中没有必要地给一些儿童接种。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补充免疫(强免)所特有的,在常规免疫中一样存在。

       美国在常规免疫上要做得比中国好多的,但同样存在额外接种的情况。1997年对32000名19月龄到35月龄儿童问卷调查发现,其中只有53%的儿童按程序接种了所需的疫苗,21%的 儿童至少多接种了一剂次。造成常规免疫多接种剂次的原因有几点,其中之一是因为幼儿要接种多种多剂次疫苗,不仅家长容易糊涂,医护人员也容易糊涂。这还是 十几年前的情况,现在常规免疫的疫苗种类增多,这种情况有可能更严重。美国如此,中国可能会更严重,尤其是广大的非大中城市地区。

       这项研究指出,尽管存在高达20%的多接种,但没有发现对孩子有任何损害,是无害的

       这些研究还发现,高达1/3的儿童缺少剂次,没有按规定接种,这就是漏种,由于没有达到最低保护剂次,这些儿童是严重传染病的危险人群。有人说找到这些儿童,进行补种了,不是就不必进行补充免疫(强免)了吗?问题是如此高的比例,要花多大力气去找?是把每一个漏种的都找到容易?还是对于重点流行地区进行补充免疫(强免)容易?

       前者会消耗巨大的卫生防疫资源,其结果是不可能找到所有漏种者,从而无法达到目的。后者则能够更有效更节省地达到目的。这一点在全球消灭天花的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

       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展全球消灭天花行动。主要在亚非拉国家全面接种牛痘,使天花找不到新的载体而自然消失。这个计划一开始采取找漏种的办法,很不成功,无论怎么努力,天花还是能找到新的感染者。后来采取补充免疫(强免)的办法,病人出现后,对其所住的地区全面封锁,所有人无论是否接种过都再接种一次,直到病人恢复,没有新的病例出现为止。这种办法相当成功,在三年半时间内,中非和西非消灭了天花,进而导致全球消灭天花。

       在补 充免疫(强免)行动中,重点地区的有些儿童不可避免地多接种一剂疫苗,但这种额外接种无害甚至是有益的,所换取的是能够尽快灭绝相关病毒,使得全球的儿童 不必再接种,也使得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刺激出有效免疫力的儿童、那些免疫力减退的成人不再面临该微生物的危险,这样的行动难道不应该吗?这样造福今人造 福子孙的行动为什么要千方百计地反对?说这种反对者在吃人血馒头是不是很贴切?

       剂次不是剂量

       有一句话“剂量决定毒性”,被人错误地用在疫苗的剂次上,不少人认为疫苗接种的次数多到某种程度,就有“毒性”了。

       剂量应该指的是每一次接种的量,如果一次接种的量安全,接种几次甚至很多次都是安全的。就和吃药一样,剂量是每次吃的,过几个小时再吃或者改天吃,相当一部分的药物被吸收或者排泄了,不能叠加起来算,否则没法长期吃药了。

       以前对疫苗接种剂次的顾虑,是考虑到如果儿童接种了太多种/次疫苗的话,是不是会造成免疫系统超负荷或者虚弱。2005年丹麦的一项对80万名1990年到2001年出生的儿童的大型研究,证明疫苗接种并不会增加患有其他传染病的风险,从而证明了多剂次接种是安全的。

       疫苗的其他副作用,比如接种麻疹疫苗后有5%的儿童会发烧1-2天,还有其他一些更不常见的。这些不良反应除了过敏性反应以外,主要在第一次接种麻疹疫苗时出现,第二次接种含有麻疹的疫苗后很少会发生,所以接种额外剂次的不良反应远少于首次。对于麻疹疫苗来说,接种肯定要接种,不良反应的风险在必须接种的第一剂的时候已经承受了,后面的剂次不良反应的风险极其微弱。

       反对补充免疫(强免)的某“专家”并不反对多接种疫苗,甚至鼓励,既然这样,为什么单单拿补充免疫(强免)执行过程中的那一小部分额外剂次说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他这种自相矛盾的说法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并不仅仅影响补充免疫(强免),更会让不明真相的民众对疫苗产生整体上的抵触情绪,误认为疫苗接种越多越不好,对免疫接种造成深远的恶劣影响。

       额外剂次,身体怎么看?

       对于身体来说,疫苗接种是怎么回事?

        就拿乙肝来说,不接种疫苗的话就有可能通过自然感染的途径得乙肝,首先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染的,其次后果不清楚,也许自愈,也许转为慢性感染。乙肝疫苗是人为 地模拟了一次乙肝病毒的感染,不仅掌握了时间,而且掌握后果,和感染活病毒不同,乙肝疫苗的唯一作用就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的抗体。自然感染除了产生 抗体外,还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急性症状或慢性感染。因此乙肝疫苗接种要在出生后尽快接种,抢在乙肝病毒的前面。

       在此之后,如果乙肝病毒进入身体后,免疫系统就会发觉并将之消灭,同时对免疫系统也是一次激活,使得免疫系统对乙肝病毒更加敏感。再接种乙肝疫苗也同样会激 活免疫系统。对于我们来说,接种疫苗和自然感染的区别是前者安全可控后者不安全不可控,但对于免疫系统来说,两者没有什么区别,都一样调动免疫系统对乙肝 病毒的应激反应。

       疫苗所预防的病毒和细菌中的很多种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孩子们经常接触这些病毒和细菌,他们没有生病是因为疫苗保护了他们,这些自然存在的病毒和细菌对于接种 过疫苗的免疫系统来说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地补充免疫,这种“额外剂次”自然存在着而且次数更多,为什么偏偏认定主动的一两次额外剂次就有害?就不应该接种?

       一些疫苗接种后需要加强,就是在刺激免疫系统,这和补充免疫(强免)的额外剂次是一个道理,这种额外剂次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护,从这一点上说是有益的。

       回到前面讲过的最小剂次上来。拿成人接种水痘疫苗做例子,接种一剂可以达到78%的保护率,就是说100接种者中有78个人产生了有效抗体。这种防护效果并不理想,接种了第二剂后达到很理想的99%的保护率,就是100接种者中有99个人产生了有效抗体。提个简单的数学题,按反对补充免疫(强免)的某“专家”的说法,第二次接种中有多少人不必要地接种了?

       答案是78%。

       麻疹疫苗也一样,第一剂达到93%的保护率,第二剂达到97%的保护率.为了多出的4%,所有人包括已经产生了免疫力的93%在内都接种疫苗,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对于传染性很强的麻疹病毒来说,93%的保护率是不够的。这是常规免疫中已经存在的措施。之所以补充免疫,也是因为有漏种的,没有达到理想的保护率。

       为什么要做这种对于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必要的事?因为多接种一剂对于这些人来说是无害的,而且多接种一剂对于已经产生抗体的这批人来说,可以提供额外的防护,所以不仅无害而且有益。

       在常规接种中,有不少儿童和上面这个例子一样,没有十分必要地接种了额外剂次,但这种额外剂次对他们是无害而且有益的。这种接种实践在全球范围已经推行了几十年了,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为什么偏要对补充免疫(强免)的额外剂次那么敏感?

       201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是这样的,完成常规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儿童,粪便中检出脱落的病毒率在19%到26%之间,额外接种一剂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儿童,粪便中检出脱落的病毒率在8%到12%之间,表明额外剂次在高危国家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强的防护。

       请那些对补充免疫(强免)有看法的人们好好想一想,为什么要反对一件对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都有益无害的事情?

       清醒吧!

(作者:京虎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