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观鸽呓语(之八

 my天翔 2016-01-24
     1、对幼雏的汰杀的确要有一定的狠心,但也要有一定的依据,要知道各品系间的确存在不同之处,如嘴角的颜色、脚爪的黑白、皮肤的深浅等等,绝不能以一概全。经验的积累需要用时间去衡量、去验证。
    2、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省视一羽不是你心目中的种鸽所出之雏鸽,并把她列为汰杀对象,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去考虑,有时候一念之差也会失去自己的心爱,也同样会埋没一羽种鸽自身的价值,当三思。
    3、就短程快速鸽而言,体形、骨骼的择优往往要高于对眼砂的挑剔;但就其眼睛结构来说,坚决淘汰那些瞳孔收缩无力度、面砂呆板、毫无光泽之鸽确为当务之急,不要手软,也不要问为什么,结果会告诉你一切。
    4、药补不如食补,此点对幼雏同样适用,于其用尽心思、花费大量的精力去人为填服一些自认为对雏鸽有益之‘补品’,不如在其早期(尤其是哺乳期)即进行饲料、维生素等方面的科学营养搭配,也许会事半功倍。
    5、注意雏鸽的粪便情况,七日内无形状为正常(非水便),十天内必须能够分清其黑白,有正常球状便出现,若十五日内仍继续有水便出现,且身体有消瘦迹象,不要客气,可蒸而食之。
    6、对虫病的防治当纳入雏鸽保健之要点,注意饲料、饮水的清洁,注意卫生、棚舍之通风,注意对种鸽健康状况的调整吧,一切都在与人为,不是吗?
    7、不要忘了对巢盆的定期消毒工作,尤其是用‘草’编制的老式巢盆,经常放在烈日下暴晒,保持其干燥、清洁,会省去你好多麻烦,对鸽病的预防很重要。
    8、我很赞同对舍中种鸽的严要求、细筛选。但‘宁可错杀一千,不要放掉一个’的做法吾的确不敢苟同,一只种鸽如若一下就被看透也就没有了赛鸽之魅力,真正的高手是有的放矢地引进自己所需要之种鸽,而绝非道听途说、举棋不定。
    9、种鸽之间的择配除了需要鸽主有良好的育种水平和对己棚鸽的深入了解之外,有时的确也有运气因素在内,别忘了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不妨反其道而行,顺其自然,或许会有意想不到之收获。
    10、要验证引进种鸽的遗传怎样,我主张以第二副蛋所出之雏来确定其育作水准,一为引进种鸽间的相互了解、适应需要过程,二为夫妻间的感情相融合、知己知彼也需要时间。注意观察是否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