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发:三)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国之根本?(作者:小事不糊涂)

 鸽子飞吧 2016-01-24

转发:三)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国之根本?(作者:小事不糊涂)

转发:三)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国之根本?(作者:小事不糊涂)

⑧明朝。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中央王朝的控制权再次回到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绝大多数人手中。明初,朱元璋对居住在内陆的蒙古人、色目人等少数民族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政策,他在《奉天讨元北伐檄文》中说到“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避免了朝代更迭期间有组织的大规模民族仇杀事件。明初的这种政策是由长期以来民族杂居、融合的客观事实所决定的。严格意义上来说,明朝并没有完成中国的统一,西藏、新疆等地虽然名义上由元代的合法继统者明朝继承了管辖权,但是上述地区却实际控制在各个互不统属的蒙古汗王手中,蒙古地区也分裂为以瓦剌、鞑靼为代表的大小蒙古汗王各部,明朝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央政权与地方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势力此消彼长的斗争史。明朝时期,定居在内陆的各少数民族进一步汉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剧,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现代许多少数民族的雏形,如: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等。虽然明朝以前,中国古代中央王朝的控制权曾数度掌握在少数民族手中,但是明朝的统治者及大多数人仍然视周边尚未纳入中央王朝有效管辖范围的少数民族为“夷狄”,“华夷有别”的华夷论开始成为系统的思想体系。朱元璋起兵反元的政治口号便是“驱除胡虏,恢复中华”,但当元朝被推翻,明政权一旦巩固以后,他又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这种做法无疑是由中国当时长期民族融合、民族杂居的现状所决定的。

 

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国之根本?(三)

                              明形势图

 

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国之根本?(三)         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国之根本?(三)

 

            明太祖朱元璋                                   明朝武官

  ⑨清朝。1644年,明朝覆灭,清军入关。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以少数民族为执政主体的中央政权,“夷狄”再一次入主中原,并且实现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新疆、蒙古、西藏、东北等地全面纳入中央政府统辖范围。清朝时期,满族汉化进程加速,民族融合趋势进一步加剧,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架构开始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版图奠定,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正式形成。清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这种影响还始终没有消失。清朝政府基本整体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体系,而这种体系真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构筑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清朝继承的正是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华夏文明。正因为这种文化道统继承的合法性,清朝皇帝才成为当时的“天下共主”。而“华夷有别”思想的根深蒂固和当时汉族士人对他们以“夷狄”身份入主中原的排斥及继统合法性的质疑,令满族统治者倍感尴尬和两难。清朝前期和中期,满族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就是为了用强制手段压制、消灭华夷论,而到了后期,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面对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凶残的敌人,满族也变成了“华”,而殖民主义者成了“夷”。“华夷有别”中“夷”的内涵的改变,正是当时中国民族大融合、清朝统治者能够继承发扬中华道统的客观的必然结果。面临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伴随救亡图存的过程,近代意义上的国家实体-----中国、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正式形成。

 

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国之根本?(三)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

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国之根本?(三)

                             清前中期疆域

 

为什么民族团结是国之根本?(三)

                           清后期中国版图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