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筠园追思,跟随资深君迷访邓丽君纪念园(2组)

 城北十五里666 2016-01-24


筠园,是一代歌后邓丽君小姐的墓园,“台湾新十二大景点”之一。位于台湾新北市金山区的金宝山墓园,始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70坪,由大陆清华大学前建筑系主任奚树祥设计,前台湾省省长宋楚瑜题名。“筠园”取自邓丽君原名邓丽筠。

“筠园”内处处可见音乐的符号,走进“筠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日本设计师打造的嵌刻在地下的十音阶大键盘,游人可以在琴键上踏出美妙的音乐。四周安装了音响,可播放邓丽君生前所有歌曲。

此处背山面海、风景优美、视野辽阔,与旁边其他墓园隔开,幽静独立;另一边是巨大石柱撑着玻璃帷幕般的凉亭,亭盖是透明的,即可遮雨又可观天象。筠园里的花圃,是一个高音谱号,花圃鲜花盛开,邓丽君全身铜像矗立其中,遥望着远方。一边的墙壁,是用彩色的磁砖设计成许多乐队与舞的人。大理石墓碑旁,有一块由原台湾省省长宋楚瑜题字“筠园”的大石。墓后也有一块景观大石,园里繁花盛开,是一个相当优美的安息处。景观大石由厦门运来,墙面是马赛克画“音乐人生”。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漫步人生路 邓丽君 - 漫步人生路

访邓丽君纪念园——筠园

作者:资深君迷 史柏生

2011年11月26日下午,我终于到了台湾北部金山区西湖村18号,这里是邓丽君的长眠之地——筠园。

四年前,我首次去台湾环岛旅游,当时,就有个心愿,想去看一下“邓丽君纪念园”,可惜行程紧凑不能前往,所以,心中留下了一些遗憾。2008年,在上海与邓丽君的小弟邓长禧相识,交谈甚欢。这样,更增加了我去看看“邓丽君”的念想。

邓丽筠艺名邓丽君,父亲早年随军来台,河北省大名县人。1953年1月29日生于台湾云林县,后来到台北芦州上小学,初二即辍学从艺,由于天赋的歌喉,从一个唱黄梅调的草根歌手成为世界天王巨星,可谓是华人中的奇迹。

因读书少,有一段时光邓丽君也在美国洛杉矶学习深造。可惜在1995年5月8日病逝泰国清迈,享年42岁,如今日在世,她还不足60岁。

从80年代—90年代初,邓丽君红遍全球,全世界有华人的地方都有她的歌声,甚至在日本也是大奖无数。25年前,中央电视台也曾邀请她来北京演唱,可惜阴差阳错,她未能来到向往的祖国,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吧!

车到金山已过12点,朱小姐告知金山的特色菜一定要吃一下,在金山如同“七宝”老街一样的闹猛,我们上了一家餐厅都是一样的菜色四大盘,其实就是“农家菜”:“金山鸭子、玉兰笋片,炒牛心菜、什锦炒面”台币400元吃的相当饱了。

海外的华人拜谒邓丽君的常年不断,但除了旅游团专车上山,散客只能在金山叫出租车上山的,车程约5公里,单程为台币200元,来回再等侯30分钟为台币500元(折人民币107元),三人行还算便宜的。

汽车驶上了一条沿山的水泥公路,七拐八弯,路口都有“邓丽君纪念园”的标志。汽车很快爬高上了山坡,一边是大海,台湾海峡呈现在眼前,另一边即是一片墓区,很干净绿树丰茂,邓丽君的“筠园”在墓区的最前面。


“筠园”到了,心中却无悲伤之感,且有一点兴奋。因为,此地的墓地不同于一般的墓区,会有单调、压抑的感觉。映入眼帘,首先看到一座邓丽君金色的塑像,下边是一个巨大的五线谱状组成的花群,她作唱歌的姿态面向着海天一色的大海,遥望台湾海峡西北方的大陆,也有对祖国眷恋的情意吧!

“筠园”是一个艺术的花园,生机盎然。金色的塑像,我唯一在奥地利维也纳看到的是约翰.斯特劳斯的荣耀,连莫扎特、贝多芬都没有如此规格,可见邓丽君在世间的荣光。

在中国大陆的内陆,已至小县城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著名的歌唱家帕瓦罗蒂,多明戈或者胡里奥,可对邓丽君是无人不晓的,当年由于政治上两岸不开放,但大陆对邓丽君男女老少皆知可说是不容质疑的。

“筠园”充满着动感的艺术风格,小丽的金像前面有一个白色的钢琴键盘,上面有十个黑键,足有两个乒乓球桌之大,踩上去琴声悠悠,旁边有一组儿童嬉戏的艺术塑像,童趣逗人一笑,别有情调,一扫悲伤之感。

园区的一侧依海边是一排花岗石的长廊,下面有四个石桌及许多石凳子供客人休憩,另一侧是一排大理石花色拼图,为邓丽君的乐队及伴舞图,耳边传来了邓丽君优美的歌声:“月亮代表我的心……”从早上8:00到下午17:00,歌声从不间断,仿佛她还在人间一般,这样的创意世间也少有。此刻,我手捧鲜花,缓步走向前方邓丽君的墓室,心情开始沉了下来。万水千山总是情,今天从上海来的FANS,来看望小丽,她离开我们快十六个年头了,我在家中还经常放着她的歌曲。她小我9岁。所以,活着人更要珍惜生命,快乐的生活。

黑色的大理石石棺庄重,上面浮雕着的白色的大理石花圈,前面放着每天来拜谒邓丽君小姐的鲜花,正前方是邓丽君灰白色双肩下垂,低首合眼的遗像。下面刻着邓丽筠 1953—1995,墓的侧道旁是一块巨大的生态石碑,上面由宋楚瑜先生所书“筠园”的隶书(当时,宋楚瑜是台湾省省长)

今天大陆去过台湾的民众还不太多,而能走到邓丽君身边的人更少了。

我有幸拜谒了“筠园”也是一个信念,权作我人生旅途中一个

“驿站”。在此,我驻足半小时,欣赏、徘徊、沉思、感叹……


作者: 资深君迷---史柏生




九月的故事——筠园追思

 作者:韩敏侠(网名 邓侠)

作者韩敏侠演唱《何日君再来》致敬偶像




  九月的故事 邓丽君 - 歌曲精选A

我的心中有个故事,

诉不尽忘也忘不去。

春去秋来萦绕心头,

往日的爱不曾遗忘。

这缠绵故事回忆去年九月里,

在一个远远的海边,

天空蓝如玉,

我们在沙滩相遇,

歌声传心曲。

星光闪闪夜晚,

爱情更诗意……


汽车沿着台湾新北市金宝山蜿蜒的的山道行驶着,车里从早上出发开始,一直播放着邓丽君的一首首金曲。这首《九月的故事》却是唱出了我等喜爱邓丽君的歌迷心中那份永远的牵挂,永远的怀念!

初识邓丽君的我那时还只是个年方十七的少年。刚刚进入时代大变革的中国,处处百废待兴。可对于我来说,却是事事都觉得新奇。而对我冲击力最大的莫过于邓丽君那天籁般的歌声,甜美、细腻、温暖。听惯了现代京剧样板戏或革命歌曲的我,突然间听到了海峡对面的电台飘来的“我要为你歌唱,唱出心中的希望......”,心中那种喜悦和欢畅,那种久旱逢甘霖的舒坦,非经历那个年代人是绝无法体会的。从此,每晚十点以后整点播放的“为你歌唱”成了我每晚睡前的必听节目,我也常常是枕着这些歌声入眠。

随着卡带式录音机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和流行,邓丽君也迅速走进了大陆的千家万户。如果说邓丽君的歌声影响了中国的几代人、她的影响力经久不衰,至今也还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这也毫不夸张。你瞧,虽然邓丽君只能模仿,无法超越,但模仿邓丽君唱腔的歌星是一批又一批而且模仿的惟妙惟肖。而各地邓丽君歌友会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一个地建立,不管男女老幼,传唱邓丽君的歌曲成了他们最大的爱好!如果说,为什么人们对邓丽君会那样念念不忘,由衷的喜爱,现在看来原因很简单。因为邓丽君是中国的文化符号之一,她是真善美的化身!

邓丽君的歌唱人生无需我的赘述,而邓丽君的陨落却是让我刻骨铭心!那是1995年的5月8日!那天晚上,在和家人及朋友聚餐之后的回家路上,街边的商店传来一首首邓丽君的歌曲,似乎每家商店的电视机都在播放同样的节目,凑过去一看,原来大家都在收看香港翡翠电视台播放纪念邓丽君的专题节目:我只在乎你。这档节目也同时在向世人宣告红遍整个华人世界的一代天后邓丽君在泰国清迈逝世的消息!我伫立街头,满含热泪,随着电视机的画面了解邓丽君的一生、随着她的歌声走进邓丽君生活!难以置信,这美丽的身影从此香消玉殒!但我坚信,她温柔的歌声将伴随我的一生!5月8日,这是我到广东后的第一个生日!她让我刻骨铭心!

……汽车在安葬邓丽君灵柩的“筠园”前戛然而止,也让我蓦然从记忆中回过神来!2015年9月26日的中秋前夕,为了却第二个心愿(见注解)我来到了邓丽君的墓前。

“筠园”位于台湾新北市金山区金宝山墓园,离台北约1个小时的车程。走进“筠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日本设计师打造的嵌刻在地下的十音阶大键盘,游人可以在琴键上踏出美妙的音乐。四周安装了音响,可播放邓丽君生前所有歌曲。“筠园”背山面海、风景优美、视野辽阔,与旁边其他墓园隔开,幽静独立;筠园里的花圃,是一个高音谱号,花圃内青松翠柏,郁郁葱葱。邓丽君全身铜像矗立其中,遥望着远方。大理石墓碑旁,有一块刻着“筠园”二字的大石,“筠园”二字由原台湾省省长宋楚瑜手书题字。邓丽君的墓园既简洁肃穆,又使人感到温馨。棺盖用的是黑色大理石,棺盖上面雕刻的是粉白色的玫瑰花环。棺盖后面是一个石雕,是圣母玛利亚拥揽邓丽君的样子。据说这还是邓妈妈的主意,意喻圣母永爱邓丽君。石雕上写着“邓丽筠,1953——1995”的字样显示其生卒的时间。


每天都有邓丽君的歌迷来到筠园,祭拜心中的偶像,捧上一束束鲜花,献上真心的祝福。更有一位长者歌迷每天为邓丽君守墓,为前来祭拜的歌迷免费送上一炷香,好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这要有多大的毅力,多深的爱才能做到啊!老人真心爱筠,别无所求,让我们这些君迷为之感动!那天,在筠园邓丽君墓前,还遇到了一位台北的男青年,年纪不超过30岁。他告诉我,邓丽君去世时他也只有7、8岁,对邓丽君一无所知。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听着听着,邓丽君的歌声就走进了他的心中,影响了他的人生观。说起邓丽君的生平,他如数家珍。说着邓丽君的音乐,他张口就来。俨然是一位资深的君迷。虽然,他说的有几件事可能有误。但看着他说起邓丽君时的那种虔诚、单纯的表情、那份由衷的热爱,我也不禁被他感染。筠园虽美,却难免孤寂。此时的我心中霎时升腾起一丝丝难以言状的悲凉,一股热流差点涌出眼眶!



邓丽君,用她的歌声打开了一个真善美的新世界,滋润了所有人干涸的心田。这就是为什么,一位歌者在她仙逝20周年的今天,她的歌声依然动人心魄,温暧人心。这就是为什么,她的歌声曾经是靡靡之音,而今天却可以唱响人民大会堂!

又是秋季,夜莺悲啼。

如今他已离我远去。

他的笑容,他的歌声,

永远永远留在我心里。


我的心中有个故事,

诉不尽,忘也忘不去。

春去秋来,萦绕心头,

往日的爱不曾遗忘。


注解:关于邓丽君,我有三个心愿:

(一)2013年10月1日我实现了第一个愿望。那天晚上,我亲临北京现场聆听了国内首次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邓丽君诞辰60周年音乐会——追梦!这是由三位国内最顶尖的邓丽君歌曲模仿者联袂演出的音乐会。当天下午,还以深圳邓丽君歌友会代表的身份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第四套“中华情”栏目组的采访,畅谈对邓丽君歌曲文化的感受。



(二)2015年9月26日我亲临台湾邓丽君墓园(筠园)为邓丽君献花,为邓丽君祈祷!

(三)2016年8月,我计划将前往泰国清迈凭吊巨星陨落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