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哥吐血制作的视频,网络好的时候一定要看哦!别忘了转发! 车辆的安全性是我们买车时非常看重的,也正是因此,评判一辆车是否安全,坊间流传着各种说法,但有些说法真的是太不靠谱,今天葱哥就和大家聊一聊。 1、钢板厚度和车辆安全有关系么? 通常所说的汽车钢板,指的都是车身能摸到的外观覆盖件,这些只是车皮。要说被崩起来的石头砸中车身,皮厚的损伤小一些,这可能还有点儿关系。而真正的车辆安全性,要看的是骨架,也就是车身的整体结构。 还有要强调的重点是,汽车的碰撞保护要分成三部分, 首先,是对车内人员的保护; 第二,对行人的保护; 第三是为了降低维修成本的车辆自身保护。 所以网上通过各种谁把谁撞赢了的图片,去遐想车内人员的伤害程度是片面的。 所以,所谓的“钢板厚度”和车辆的安全性真的没什么直接关系。 2、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防撞钢梁。 防撞钢梁一般位于前后保险杠的内部,作用主要是在低速碰撞时(低速指的是类似泊车时的那种速度),起到一个保护车身零件的作用,降低维修成本,并不是真的能防撞。 这点在欧美国家的权威机构都是有相关定义的。(回复“防撞梁”查看美国IIHS的描述) 不过,在中高速的正面碰撞中,前防撞梁还有个作用,就是把能量传递到承受撞击力的纵梁上。而对于后防撞梁,如果是车身后部被中高速追尾,基本是起不到什么保护作用的。 所以,如果说没有后防撞梁,车内人员不安全,属于以偏概全了。 既然后防撞梁没啥用,为什么有的车有,有的车没有呢? 这个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这车在设计之初,就是没有单独的防撞梁的。因为它只是车身整体构造设计的一部分,设计师可以用其他形式来代替,比如加入整体式加强梁,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 第二种就是同一个车型,国外的版本有防撞梁,国内版本没有,那就确实是减配了。 因为在欧美,保险行业的发言权是相当的大,装了防撞梁的车在低速碰撞时能省下很多维修费用,保险公司的的成本将大大降低。所以很多欧美国家对防撞梁是有测试标准的。 而我国没有这样的测试要求,保险公司也没有相关规定。所以,厂商为了节省成本,后防撞梁也就减配了。 但是随着国内这个“没有后防撞梁不安全”的言论一出,很多本身没有防撞梁的车企又给加装上了,并且以此作为卖点。唉,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啊,钱还不是消费者自己的。 所以说,有没有后防撞梁的问题,不应该把它上升到安全层面。而对于那些减配防撞梁的车企,葱哥在此就只能表示#!@#¥¥%……*,你懂的。 3、铁皮油箱,安全吗? 有一种骇人听闻的说法,铁皮油箱没有塑料油箱安全,用铁皮油箱的车容易爆炸,并且用了一个70年代老福特的视频做证明。(之前还有关于麦弗逊悬挂不安全的误区,可以回复“麦弗逊”查看) 实际上,包括这起事故的后续调查,以及后来对碰撞后容易起火的几款JEEP车型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车辆的油箱都安装在车辆后轴后面,处于溃缩吸能区,容易在追尾事故中被异物穿刺,引发燃油泄漏并起火。 然而,除了福特用的是铁质油箱,JEEP采用的均是塑!料!油!箱! 所以说油箱的位置才是事故的罪魁祸首,和油箱材质没有半毛钱关系。 现在汽车基本都把油箱放在后座下面,车后轮之前,这里基本上算是相当安全的地方了,所以燃烧爆炸的几率也就大大降低。 根据欧美各种测试结果( Euro NCAP、NHTSA、IIHS),配备铁质油箱的车型均能满足其安全性的要求。而我国对汽车油箱也有严格的安全标准,明确表示了金属和塑料油箱都适用,所以对于油箱,只要符合标准,都是安全的,大家就不用操心了。 总结 由于汽车安全非常重要,所以各商家媒体都在这里大做文章,以此吸引眼球,比如这车门上能站多少多少人,就代表车结实安全么,悬挂都被压坏了好么?这么说的话,咖喱国的车才最安全的吧? 所以小伙伴们,在面对网上各种传言时,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冷静机智的心态,不要人云亦云。 当然,葱哥以后会继续为大家解释各种误区,继续关注葱哥的微信微博哦,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最后别忘了把这些涨姿势的内容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远离误区哦! 葱哥的微信公众号:汽车洋葱圈。这里传递正能量,揭穿各种汽车黑幕、赠送买车防忽悠秘笈,更有实用的购车、用车终极妙招!别再为车的事儿头疼,关注汽车洋葱圈,加入你的汽车福利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