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伏产业:夕阳还是朝阳?(3)

 王钰涵书屋 2016-01-24
         光伏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理念的革命必将为这一朝阳产业带来春天

  那么,方兴未艾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如何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在中国新能源商会最近组织的一次内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了出路:首先,中国的光伏制造企业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增强竞争力。同时,必须探索光电发展的新思路,真正打开国内市场。

  李河君说,一个产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有真正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解决技术“空心化”问题。如果没有核心技术,这个产业一定会有巨大风险。所以汉能控股集团从进入光伏领域就致力于核心技术的突破。近年来,我们在太阳能硅基薄膜技术的研发上累计投入了数十亿元,已经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太阳能薄膜电池的转化率已经突破10%,成本也已经低于晶硅电池。今年汉能的薄膜电池的生产能力将达到3000兆瓦产能,达到全球第一。正因为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开发了新一代薄膜技术,因此在传统的晶硅电池遇到危机时,汉能增强了抗风险能力。

  谈到核心技术,中科院电池研究所副研究员赵雷博士说,薄膜技术是晶硅之后的又一代技术,晶体硅能干的事情薄膜都可以干,但是薄膜能干的事情晶体硅不一定能干,而且薄膜电池的污染和能耗要大大小于晶硅。所以,从需求的角度来讲,薄膜比晶体硅有优势。此外,由于是新一代技术,我们在这方面用力就有可能超越西方,打破西方的技术壁垒。当然,目前薄膜的转化率只有10%上下,还低于晶硅。但是它的提升空间非常大,在10%的水平上就能实现晶体硅在17%—18%转化效率时所实现的成本,因此薄膜技术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除了技术上的突破,专家们还认为,光伏产业要真正迎来春天,还必须在发展模式上寻求创新。在我国,光电如果继续走风电集约发展的老路,可能行不通。

  宏伟科技公司市场总监、中国新能源商会副会长简明说,和很多新技术一样,光电也不能仅仅靠市场主导,新能源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很难快速发展起来。

  那么政府应该怎样支持?我国风电的快速发展靠的是价格机制,靠的是规模化发展。但是光电如果简单地套用风电的经验恐怕有问题。首先,光电在储能技术没有突破前,晚上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光电的调峰要求高。其次,由于受装机规模限制,大规模集中发展光电,电力输送也是难题。因此,发展光电,必须采取集约式和分布式并重的思路,能够就近上网和比较容易解决调峰的地区,可以集约式建设。其他地区则应该采取因地制宜,分布式发展的思路。比如利用屋顶、利用玻璃幕墙建光电,这样即可以解决远距离输送和调峰问题,又可以解决占地问题。

  简明说,德国的“百万屋顶计划”其实就是这一思路,通过政府补贴,鼓励大家利用屋顶发电,这对我们是很好的借鉴。再比如泰国,他们也是这个思路,而且补贴力度比我们还高,每瓦是2块人民币,我们才1块。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如果解决了技术瓶颈和拓宽了发展思路,光电必将像“十一五”期间的风电建设一样,迎来真正的春天。

  李河君为“光电的春天”算了一笔账:如果国内目前的建筑中拿出10%的屋顶建设光伏发电,光电的装机总量将达到10亿千瓦,这相当于目前全国的发电装机总量。到那时,不仅光伏产业将形成上万亿的产业规模,而且,中国的能源和环境问题也都将得到彻底的解决和改善。
【1】 【2】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