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茶香飘万里 2016-01-24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看出与古代建筑思潮的脉络联系)

第二章.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体会到现代建筑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达、以及政治等各方面因素而发展起来的)

第三章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与代表人物(了解现代建筑各种代表思潮的产生及代表人物)——达到了解现代建筑的发展渊源、开阔知识面、提高素养的目的。

第四章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给城市造成的各种矛盾;初期城市规划的各种设想,有些对现在都有借鉴价值)

第五章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现代建筑派的成熟与提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又显现出其不足的一面,蕴酿着后现代建筑的产生)

第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区分各种思潮与现代建筑派思潮的差异;代表人物;代表建筑)

第六章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发展概述

外国建筑史的近现代年限划分(与世界史的划分略有不同)

近代开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现代开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

近现代建筑发展的分期:

1.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

工业革命前后的近代建筑(复古主义思潮)

2.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新建筑运动早期(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芝加哥学派、德意志制造联盟)

3.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新建筑运动的成熟期

现代建筑早期(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构成派)

现代建筑成熟期(现代主义建筑、五位大师: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赖特、阿尔瓦。阿尔托)

4.20世纪中叶以后: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现代建筑向后现代建筑过渡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粗野主义倾向

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典雅主义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5、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后现代主义、新理性主义、新地域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高技派的发展、简约的设计倾向

 

 

第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

从1640—1660年 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760—1842年 英国工业革 ,到 1789—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欧洲封建制度瓦解和灭亡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特别是在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已从轻工业(如纺织)扩至重工业,铁产量的大增为建筑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准备了条件。

因此,在建筑创作方面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反映当时社会上层阶级观点的复古思潮;另一种则是探求建筑中的新功能、新技术与新形式。

二、复古主义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主义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流行于欧美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衷主义。

在欧美流行的时间如:书p4  表1-2-1

(一)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1760年-1880年)

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这种思潮曾受到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

古典复兴建筑在各国的发展,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所不同

古典复兴建筑的类型,主要是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建筑,如: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还有纪念性建筑。

1.罗马复兴:

(1)法国:

法国是古典复兴运动的中心。在拿破仑帝国时代,在巴黎建造了许多国家级的纪念性建筑,在这类建筑中,它们追求外观上的雄伟和壮丽,内部则常常吸取东方的各种装饰或洛可可的手法,因此形成所谓的“帝国式”风格(Empire Style)

代表作品

星形广场上的凯旋门(1808-1836年)(书p6 图1-2-2)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2)美国

美国独立后,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

代表作品:

!) 美国国会大厦(1793—1867年)(书p8 图1-2-4)

仿照了巴黎万神庙的造型,极力表现雄伟的纪念性。

2) 美国白宫

(3)英国

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兴起了罗马复兴的潮流

代表作品:

英格兰银行(1788~1835年)

2.希腊复兴

(1)英国:希腊复兴的建筑占有重要的地位

代表作品:

.爱丁堡中学(1825-1829年)

不列颠博物馆(1823-1847年)

(2)德国:德国主要是希腊复兴式

代表作品:

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年,书p7  图1-2-3)

柏林勃兰登堡门

(3)美国

宾夕法尼亚银行

(二)浪漫主义(Romanticism)(1760-1880年)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于欧洲文学艺术领域中的另一种主要思潮,它在建筑上也得到一定的反映。

(1)浪漫主义最早出现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是它的早期,也称为先浪漫主义时期。

先浪漫主义带有旧封建贵族怀念已失去的寨堡与小资产阶级为了逃避工业城市的喧嚣而追求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情趣和意识。在建筑上则表现为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

1) 模仿寨堡的典型

埃尔郡的克尔辛府邸(1777-1790年)

2) 模仿哥特教堂的典型

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1796-1814年)

先浪漫主义在建筑上还表现为追求非凡的趣味和异国情调,有时甚至在园林中出现了东方建筑小品。例如英国布赖顿的皇家别墅(1818-1821年,书p13  图1-3-3)。

(2)从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是浪漫主义的第二个阶段,是浪漫主义真正成为一种创作潮流的时期。这时期的浪漫主义建筑以哥特风格为主,故又称为哥特复兴(Gothic Revival)

浪漫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作品

英国国会大厦(1836-1868年,书p9  图1-2-5)

英国国会大厦是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哥特复兴式建筑。

德国新天鹅堡                                                                               

(三)折衷主义(Eclecticism)(1820—1920年)

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兴起的另一种创作思潮,这种思潮在19世纪以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极一时。折衷主义越过古典复兴与浪漫主义在建筑样式上的局限,任意选择与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不管时期、不管地区),把它们组合成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之为“集仿主义”。

折衷主义在欧美的影响非常深刻,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又以美国较为突出。

折衷主义的代表作

(1) 巴黎歌剧院(1861—1874年,书p10  图1-2-6)

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它的立面是意大利晚期的巴洛克风格,并掺杂了繁琐的洛可可雕饰。

(2) 巴黎圣心教堂(1875-1877年,书p11  图1-2-7)

属于拜占庭和罗马风建筑风格混合的例子。

(3)罗马伊曼纽尔二世纪念碑

法国大革命以后,原来由路易14奠基的古典主义大本营—皇家艺术学院被解散。后被重新恢复,1816年扩充调整后改名为巴黎美术学院,它在19世纪与20世纪初成为整个欧洲和美洲各国艺术和建筑创作的领袖,是传播折衷主义的中心。(我国第一代建筑师均接受过此类思潮的熏陶)。

三、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

新的建筑材料,新的结构技术,新的设备,新的施工方法不断出现,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途。使建筑的高度和跨度突破了传统的局限,在平面与空间设计上也比过去自由多了,这些突破必然要影响到建筑形式的变化。

(一)新材料、新结构和新设备

1.生铁结构:

(1)最初应用于屋顶

巴黎法兰西剧院(1786年,书p12 图1-3-2)

(2)生铁梁柱和承重墙的混合结构

英国曼彻斯特的索尔福德棉纺厂的7层生产车间(1801年)

(3)民用建筑应用铁构件

英国布赖顿的印度式皇家别墅(1818-1821年,书p13图1-3-3)

重约50吨的铁制大穹顶被支撑在细瘦的铁柱上。

2.铁和玻璃的配合 (为了采光的需要)

巴黎植物园的温室(1833年书14,图1-3-5)

第一个完全以铁架和玻璃构成的巨大建筑物

3.向框架结构过渡。

框架結構最初在美國得到發展,因以生鐵框架代替了承重墻,故外墻不再擔負承重的使命,從而使外墻立面得到了解放。

纽约的哈珀兄弟大厦(1854年,书p14  图1-3-6)

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的十层大厦(1883-1885年,书p15  图1-3-8)

第一座依照现代钢框架结构原理建造起来的高层建筑,但它的外形还保持着古典的比例。

4.升降机与电梯

随着工厂与高层建筑的出现,垂直运输是建筑内部交通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促使了升降机的发明。

1887年开始发明电梯。

(二)新的建筑类型

1. 图书馆

2. 剧场

3. 火车站

4. 商场、百货商店:

5. 博览会和展览馆

在那时的国际博览会中,有两次突出的建筑活动:一次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行的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水晶宫”展览馆;另一次是1889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   届世界博览会中的“埃菲尔铁塔”与“机械馆”。

(1)伦敦“水晶宫”展览馆(书p18  图1-3-13、14)开辟了建筑形式及预制装配技术的新纪元。

(2).埃菲尔铁塔(1887-1889年,书p19  图1-3-15、图1-3-17)和机械馆(书p19  图1-3-16)

埃菲尔铁塔:

设计人:居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  **。

机械馆:

设计人:康泰明(1840—1893年)等三人,建筑师都特(1845—1906年)配合,

这是一座当时空前未有的大跨度结构,刷新了当时世界建筑在跨度上的纪录。

四、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的矛盾所提出的探索

背景:工业城市→生产集中→人口膨胀→资源紧张 、环境恶化→新城市模式的构想

(一)巴黎的改建(对旧城改造有某些可借鉴的内容)

(二)“新协和村”(书p23  图1-4-4)

和欧文提出“新协和村“的同时,还有傅立叶(1772-1837年)的“法郎吉”、卡贝的“依卡利亚”共产主义移民区等。但这些理想社会主义城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先后均告失败。

(三)“田园城市”(书p24-26  图1-4-5、1-4-6)

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1850-1925年)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这是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实际上就是城市和乡村的结合体。

霍华德于1903年在距伦敦56 公里的地方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书p26  图1-4-7)3.5万人。1919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书p26  图1-4-8)5万人(但经长期经营未能达到原计划人数,也未能解决大伦敦工业与人口的疏散问题)。

但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了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对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霍华德的名著《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系统表达了他的思想。

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均有很大影响。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理论都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霍华德1898年著述《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改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他的设想企图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象磁体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它既可具有高效能与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又可兼有环境清洁,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并认为这种城乡结合体能产生人类新的希望、新的生活与新的文化

(四)“工业城市”

1898年,法国青年建筑师加尼埃(1869-1948年)提出“工业城市”规划方案(见书 p27 页)。

(五)“带形城市”(Linear City)

一种主张城市平面布局呈狭长带状发展的规划理论,最早是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1844-1920年)在1882年提出的。

他认为有轨运输系统最为经济、便利和迅速,因此城市应沿着交通线绵延地建设。

“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是以交通干线作为城市布局的主脊骨骼;城市的生活用地和生产用地,平行地沿着交通干线布置;大部分居民日常上下班都横向地来往于相应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

(六)美国的方格形城市

美国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是由地产投机商和律师委托测量工程师,对全国各类不同性质不同地形的城市,作机械的方格形道路划分。

 

 

第二章 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

一、建筑探新的社会基础

自1871年巴黎公社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内,随着钢筋和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日益频繁,新功能、新技术与旧形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对古典建筑形式所谓的“永恒性“提出了质疑,从而掀起了一场积极探求适应当时社会需要的新建筑运动。

这个时期对于新建筑的探索在:净化造型、注重功能与经济;强调建筑的工业化生产等方面迈开了新的一步,对当时建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欧洲探索新建筑的运动

(一)探求新建筑的先驱

1.申克尔(1781-1842年),德国

原是古典复兴(希腊复兴)主义者。后提出建筑艺术中的时代性问题。

代表作品:柏林宫廷剧院,柏林(旧)博物馆。

2.桑珀(1803-1879年),德国

原致力于古典复兴。参加过“水晶宫”建设,后提出建筑的艺术形式应与新的建造手段相结合,即建造手段决定建筑形式,应反映功能与材料、技术的特点。

3、拉布鲁斯特(1801—1875年),法国

暴露新材料和新结构,造型开始净化。

代表作品:

巴黎圣吉纳维夫图书馆(1843-1853年),

巴黎国立图书馆(1853-1855年)。

他们都反对学院派拘泥于古典规范的方法,建议用新结构与新材料来创造新的建筑形式。

 (二)艺术与工艺运动(工艺美术运动)

1.代表人物:

罗斯金(1834—1896年)和莫里斯(1834—1895年)。

他们赞扬手工艺产品;建筑上主张到城郊建造“田园式”的住宅,摆脱象征权势的古典建筑形式。

这种艺术主张,积极的方面体现在:

1)反对复古(认为:复古艺术代表了上层资产阶级的艺术,它远离了人民大众)。

2)热衷于手工艺效果和自然材料的美。

3)力求功能、材料、艺术造型的完美结合。

消极的方面体现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始终站在工业生产的对立面,将工业生产、机器看成一切文化的敌人。进入20世纪,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转向形式主义的美术装潢,仅仅追求表面效果。

3.代表作品:

“红屋”(1859-1860年,书p33  图2-2-1)

大胆摒弃了传统的贴面装饰,表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

这种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对后来的新建筑有一定的启发。

(三)新艺术运动: (比利时、德国、英国、西班牙建筑师高迪)

是在欧洲真正发出改变“建筑形式“信号的运动。始于19世纪80年代的比利时布鲁塞尔,随后向法国、奥地利、德国、荷兰以及意大利等地区扩展。

“新艺术派”在建筑方面的表现:

1)在朴素地运用新材料新结构的同时,处处浸透着艺术的考虑。

2)建筑内外的金属构件有许多曲线,或繁或简,柔化了冷硬的金属材料,结构显出韵律感。

3)努力使工业艺术在房屋建筑上融合起来,但是,这种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一般较简洁。

它的进步性在于不把目光局限于石材雕塑上,而是探索了新材料;

局限性在于只限于艺术形式和装饰艺术手法,只是在形式上反对传统形式而已,并没有全面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新技术的结合问题。

 

1.比利时新艺术派

凡.德.费尔德(1863-1957年)是新艺术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在建筑上他们极力反对历史样式。由于铁便于制作各种曲线,因此在建筑装饰中大量应用铁构件,包括铁梁柱。

新艺术派的建筑特征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保持了砖石建筑的格局,一般比较简洁。有时用了一些曲线或弧形墙面,使之不致单调。

代表作品:

布鲁塞尔都灵路12号住宅 (1893年,书p34  图2-2-2)

2.德国青年风格派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之为青年风格派(中国近现代史中提到,我国青岛有不少这种风格的建筑),其主要据点是慕尼黑。

代表人物:贝伦斯(1868-1940年)和恩德尔(1871-1924年)

代表作品:路德维希展览馆(书p34  图2-2-3)

3.英国格拉斯哥学派

新艺术派在英国叫“格拉斯哥学派”,是19世纪末,以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为基地,以追求建筑及各种设计中艺术革新的学派,以麦金托什、赫伯特.马可奈、麦当娜姐妹为核心(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

格拉斯哥学派的设计构图以直线和直角为基调,配合以细长流畅的曲线,秩序感强,色彩效果紧张而又华丽。

代表人物:麦金托什(1868-1928年)

代表作品:

格拉斯哥艺术学校的图书馆(书p35  图2-2-4)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大楼

4.西班牙建筑师高迪(1852—1926年)(后现代派的始祖)

 

代表作品:

1)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圣家族”教堂。

该建筑是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

2)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巴特罗公寓

这个建筑标志着他的个人风格的形成。

3) 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1906年—1910年,书p35  图2-2-5) 。

该建筑以造型怪异而闻名于世:

 (四)维也纳学派及分离派

1.背景:

在新艺术运动影响下,奥地利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

1895年他发表了《现代建筑》一书,指出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1897年,维也纳学派中的一部分人员成立了“分离派”,宣称要和过去的传统决裂。

代表人物:奥尔布里希和霍夫曼,后瓦格纳也参加了该学派。

2.理论

维也纳学派主张去掉多余装饰,保持造型线条简洁,尽可能使用新材料如玻璃、钢材等。反对历史样式在建筑上的重演。

分离派主张与过去的传统决裂,建筑造型简洁,常用大片的光墙和简单的立方体,只有局部集中装饰。和新艺术派不同的是装饰主题常用直线,使建筑造型进一步走向简洁的道路。

3.代表人物及作品

1)瓦格纳(1841-1918年)

代表作品: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书p36  图2-2-6)

2)奥尔布里希(1867—1908年)

代表作品: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书p37  图2-2-7)

3)洛斯(1870—1933年)

代表作品:

维也纳的斯坦纳住宅(书p37  图2-2-8)

 

三、美国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与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芝加哥学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1.理论

芝加哥学派最兴盛的时期是1883—1893年。

重要贡献:1)工程技术上创造了高层建筑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2)在建筑设计上肯定了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密切关系;3)在建筑造型上趋向简洁、明快与适用的独特风格。为了增加室内的光线和通风,出现了宽度大于高度的横向窗子,被称为“芝加哥窗”。

高层、铁框架、横向大窗、简单的立面成为“芝加哥学派”的建筑特点。

在谈到芝加哥学派时不能不提到沙利文(1856—1924年)。他是芝加哥学派的得力支柱与理论家,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建筑革新的代言人、历史折衷主义的反对者、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他首先突出了建筑的功能,明确提出“形式随从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的口号。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形式永远随从功能”

2. 芝加哥学派代表作品:

1)C.P.S. 百货公司大厦(卡森.皮尔.斯考特百货公司)(1899—1904年,书p42  图2-3-7)

设计人:沙利文

2)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1883-1885年)

3)莫纳德诺科大厦(1891年,书p40  图2-3-3)

设计人:伯纳姆、鲁特

(二)赖特的草原式住宅

 赖特是世界四大现代建筑大师之一。

草原式住宅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其特点:

1)造型上力求新颖,彻底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

2)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多建于森林地区与湖滨;3)平面常作成十字形,并以壁炉为中心;

4)层高一般较低,出檐大,故室内较暗淡;

5)惯用水平线条;

6)起居室开窗较大,以保持与自然界的接触

7)屋面坡度平缓,外墙多为砖石本色,与自然协调

一致。

代表作品:

1)罗伯茨住宅(书p44-45  图2-3-9、2-3-10、2-3-11)建于草地.是赖特设计的小住宅中最优美的作品之一。

2) 罗比住宅(书p46  图2-3-12)

建于城市,强调层层的水平阳台和花台,结合周围的树木,也能获得自然之趣.这对后来的城市花园住宅的设计有深远的影响.

四、德意志制造联盟  (侧重工业建筑)

德国在19世纪末工业水平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为了使德国的商品在国外市场上能和英国抗衡, 1907年成立了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的全国性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 。同时该联盟也是建筑方面新思潮的支持者。因它里面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师。其中最享有威望的是贝伦斯,它以工业建筑为基地来发展真正符合功能与结构特征的建筑。他认为现代结构应当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样才会产生前所未见的新形式。

代表作品:

1)德国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1909年,书p50图2-5-1)

设计人:贝伦斯

该车间造型简洁,摒弃任何附加装饰,成为现代建筑的先行者,被西方称之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2)法古斯工厂(1911年,书p51  图2-5-2)

建筑造型简洁、轻快、透明、表现了现代建筑的特征。

设计人:格罗皮厄斯(1883-1969年)、A.迈尔(1881-1929年)

 

第三讲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

一、战后初期建筑探新运动的持续及其流派

(一)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折衷主义仍运行

1,古典主义:

19世纪末新建筑运动越来越引人注目,但古典主义仍相当流行,但已不那么严格,常混杂有古希腊、古罗马的古典,也有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甚至还有文艺复兴的特点,故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代表建筑:

1)伦敦人寿保险公司(1924年建成)

2)曼彻斯特市立图书馆(1924~1934年)

2,(浪漫的)折衷主义:

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建筑式样凑合在一座建筑中。代表作品: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1923年落成)

(二)坚持探新的表现主义、未来主义、风格派与构成主义

1,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表现主义产生于德国、奥地利,首先表现在绘画、音乐、戏剧方面。

表现主义者认为艺术的任务在于表现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在这种艺术观点的影响下,第一次大战后出现了表现主义的建筑。这一派建筑师常常采用奇特、夸张的建筑体形来表现或象征某些思想情绪或某种时代精神。

代表建筑:

德国波茨坦市爱因斯坦天文台(1919-1920年)(书58,图3-3-1)

设计者:德国的门德尔松(1887-1953)

表现派建筑师主张革新,反对复古,但他们是用一种新的表面的处理手法去代替旧的建筑形式,同建筑技术与功能的发展没有直接的关系。它在战后初期时兴过一阵,不久就消退了。

2、未来主义派(Futurism)

是第一次大战之前,首先在意大利出现的一个文学艺术流派。在很多中层阶级,对资本主义工业化下的社会现实表示不满的时候,未来主义派却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

未来主义者否定文化艺术的规律和任何传统,宣称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的艺术。

1914年,第一次大战前夕,意大利未来主义者圣泰利亚(1888-1916)在他们举办的未来主义展览会中展出了许多未来城市和建筑的设想图,并发表了“未来主义建筑宣言”。圣泰利亚在宣言中说“应该把现代城市建设和改造得像大型造船厂一样,既忙碌又灵敏,到处都是运动,现代房屋应该造得和大型机器一样。”

意大利未来主义者在当时没有实际的建筑作品。但是他们的观点以及对建筑形式的设想,对20世纪20年代,甚至第二次大战以后的先锋派建筑师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3、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Constructivism)

(1)风格派(De Stijl):

1917年,荷兰一些青年艺术家组成了一个名为“风格”派的造型艺术团体。

风格派有时又被称为“新造型主义派”(Neo Plasticism)或“要素主义派”(Elementarism)。

风格派认为最好的艺术就是基本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所以认为线条和色彩是绘画的本质与要素,应该允许独立存在。并认为最简单的几何形和最纯粹的色彩组成的构图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永恒的绘画。风格派雕刻家的作品,则往往是一些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和板片的组合。

代表作品:

荷兰乌德勒支住宅(书60,图3-3-3,61,图3-3-4,《初步》 )

 设计者:里特弗尔德

(2)构成主义:

第一次大战前后,俄国有些青年艺术家也把抽象几何形体组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的内容。他们的作品,特别是雕塑,很像是工程结构物。这一派别被称为构成主义。

代表人物:马列维奇、塔特林、伽勃。

代表作品:第三国际纪念碑(书60图3-3-2)很像是工程结构物。

在建筑造型上,虽然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同样地坚持运用建筑的最基本要素---梁、柱、板、门、窗或各种结构构件来进行造型。但在手法上风格派比较讲究各部分与整体在构图上的平衡;而构成主义派,在构图上往往显得比较唐突、惊险或出其不意。由于风格派比较容易被接受,故又有国际构成主义之称,而构成主义则被称为俄罗斯构成主义。

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和构成主义派等作为独立的流派存在的时间都不长,20世纪20年代后期,它们渐渐消散,但它们对现代建筑及其后的影响,特别是在思想上,还是相当深远的。

三、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

1、现代建筑派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德国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和法国的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欧洲先锋派(European avant-garde),又被称为功能主义(Functionalism)、理性主义(Rationalism)、现代主义派(Modernism)、欧洲现代建筑派与国际现代建筑派(International Modern)。他们是现代运动的主力。另一个是以美国赖特为代表的有机建筑派(Organic Architecture)。

此外有一些派别人数不多但十分重要,如芬兰的阿尔托(1898-1976)那样的人物。他们在建筑观点上,特别是建筑与社会,和建筑与时代的关系上,赞成欧洲的现代建筑派,也参加了他们发起的CIAM组织,但在设计手法上则倾向于有机性。

2、现代建筑师们设计方法共同点:(设计方法见书63页末段)

(1)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并以此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注重建筑使用时的方便和效率;

(2)注意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例如,框架结构中的墙可以不承重,在建筑设计中就充分运用这个特点而决不按传统承重墙的方式对待它;

(3)努力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造出适用的房屋,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的高度;

(4)主张创造现代建筑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强调建筑形式与内容(功能、材料、结构、构筑工艺)的一致性,主张灵活自由地处理建筑造型,突破传统的建筑构图格式;

(5)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空间比建筑平面或立面更重要。强调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应该从平面和立面构图转到空间和体量的总体构图方面,并且在处理立体构图时考虑到人观察建筑过程中的时间因素;

(6)废弃表面外加的建筑装饰,认为建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3、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特征:

在20~30年代,持有现代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

(1)平屋顶。

(2)不对称的布局。

(3)光洁的白墙面。

(4)简单的檐部处理。

(5)大小不一的玻璃窗。

(6)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

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50年代以后,更多地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

4、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1928年,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建筑历史与评论家S.基甸等,在瑞士拉萨拉兹建立了由8个国家的24位建筑师组成的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在1933年的雅典会议上,还提出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即著名的“雅典宪章”。自此,现代建筑派成为当时欧洲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由于他们着重于解决一般公众在生活上的生理与物理要求,采用新技术并着意于建筑空间与建造上的经济性,建筑风格摒弃历史传统与地方特点,以至其形式无论建在哪里都比较近似,因而被建筑评论家希契科克和建筑师飞利浦.约翰逊称为“国际式建筑“。

 

四、现代派建筑的代表人物

(一)、彼得·贝伦斯(1868~1940)

德国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德国制造联盟”的首席建筑师。他对德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是现代建筑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人物。

由他设计的透平机车间成为德国最有影响的建筑物,被誉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贝伦斯后期作品有圣彼得堡的德国大使馆、奥地利烟草公司等。1922~1927年任维也纳美术学院教授。

(二)格罗皮乌斯(1883~1969年)与“包豪斯”学派

    1、设计理念

 (1)主张革新,反对复古,建筑应随时代向前发展,不能从形式上追求风格。

 (2)强调现代工业对建筑的影响,提倡走工业化道路,坚持装配化生产。

 (3)具有不断前进的美学观,主张唯心的抽象艺术。

 (4)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设计原则上把功能和经济放于最重要的位子。

 (5)在建筑教育上从基本技术出发,让学生先掌握技术,在熟练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

 (6)同时注重建筑的艺术性,认为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物质上的要求,还要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2、格罗皮乌斯的贡献

 (1)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2)把大量光线引进室内,是当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主张的现代功能观点。在总体布局上,为了保证阳光照明和通风,摒弃了传统的周边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这些观点在格罗皮乌斯1929~1930年和H.沙龙等人共同设计的德国西门子城住宅区,40年代初和M.L.布劳耶合作设计的美国匹兹堡的铝城住宅区中都得到充分体现。

 (3)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在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4)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他还提出一整套关于房屋设计标准化和预制装配的理论和方法。

 (5)创立包豪斯学校,参加发起组织现代建筑协会,传播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包豪斯

(1)概况:

包豪斯是一战后,由格罗皮乌斯接任”艺术与工艺学校”校长,并将该校与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工业日用品和建筑设计人才的高等学院, 简称”包豪斯”。以包豪斯为基地,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包豪斯一词又指这个学派。

 (2)包豪斯学派提倡:

  1)客观地对待现实世界,在创作中强调以认识活动为主,并且猛烈批判复古主义。

  2)主张新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生活,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并具有表现这个时代的能力为原则。

  3)强调现代建筑犹如现代生活,包罗万象,应该把各种不同的技艺吸收进来,成为一门综合性艺术。

  4)强调建筑师、艺术家、画家必须面向工艺。

  5)学生只有通过手眼并用,劳作训练和智力训练并进,才能获得高超的设计才干。

  6)在教学方法上包豪斯认为指导如何着手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同时强调设计中的集体协作。

  7)包豪斯在十多年中设计和试制了不少适宜机器生产的家具、灯具、陶器、纺织品、金属餐具、厨房器皿等工业日用品,大多达到“式样美观、高效能与经济的统一”的要求。

  8)在建筑方面,师生协作设计了多处讲求功能、采用新技术和形式简洁的建筑。如包豪斯校舍、格罗皮乌斯住宅和学校教师住宅等。他们还试建了预制板材的装配式住宅;研究了住宅区布局中的日照以及建筑工业化、构件标准化和家具通用化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问题。

包豪斯的设计和研究工作对建筑的现代化影响很大。

教育方针:

第一,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第二,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第三,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当时已经兴起的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第四,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修养

第五,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挂上钩

4、包豪斯校舍(1925年,书68,图3-5-2~3): 是格罗皮乌斯于1925年,为包豪斯从魏玛迁到德绍而建的新校舍. (请参考书68~71)

包豪斯校舍的建筑设计有以下一些特点:(书70)

1)把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

2)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手法。不规则的建筑构图历来就有,但过去很少用于公共建筑中。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校舍中灵活地运用不规则的构图,提高了这种构图手法的地位。

包豪斯校舍是一座不对称的建筑,它的各个部分大小、高低、形式和方向各不相同。它有多条轴线,但没有一条特别突出的中轴线。它有多个入口,最重要的入口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它的各个立面都很重要,各有特色。建筑体量也是这样。总之,它是一个多方向、多体量、多轴线、多入口的建筑物。

格罗皮乌斯在包豪斯校舍的建筑构图中充分运用对比的效果。这里有高和低的对比、长与短的对比、纵向与横向的对比等等,特别突出的是发挥玻璃墙面与实墙面的不同视觉效果,造成虚与实、透明与不透明、轻薄与厚重的对比。不规则的布局加上强烈的对比手法造成了生动活泼的建筑想象。

3)按照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得建筑艺术。

5、代表建筑

(1)、早期:

1)1911年,法古斯工厂(书66,图3-5-1)

特点:(书67)

2)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的办公楼。

(2)、中期:

1)1923年,包豪斯校舍

2)1928-1934年他设计的一些公寓建筑得到实现。其中有达默斯托克居住区(1927-1928年)和柏林西门子住宅区(1930年)

(3)、后期:

1)1949年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2)1957年 西德住宅国际展览公寓

 

(二)勒.柯布西耶(1887—1966年)

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一个狂飙式的人物.

现代建筑大师,上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与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他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

1、著作

1923年出版《走向新建筑》,这是一本宣言式的小册子,虽然观点比较芜杂,甚至互相矛盾,但观点明确,即激烈否定19世纪以来因循守旧的复古主义、折衷主义的建筑观点和建筑风格,激烈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

书中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他提出的“新建筑的五个特点”是:(1)底层架空,由独立柱支撑;(2)屋顶花园;(3)自由的平面;(4)横向的长窗;(5)自由的立面。

这些都是由于采用框架结构,墙体不再承重以后产生的建筑特点。勒·柯布西耶充分发挥这些特点,在二十年代设计了一些同传统的建筑完全异趣的住宅建筑。萨伏伊别墅是著名的代表作。

2、设计理念

(1)歌颂现代工业的伟大成就,主张建筑师从保守的学院派教条中解脱出来。

(2)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偏爱混凝土,提倡大规模生产房屋来解决社会问题。

(3)主张平面是关键,设计方法由内到外,外部是内部的结果。

(4)建筑形式: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

(5)了解罗马、希腊艺术,强调建筑是一种造型艺术,提倡简洁的几何关系。

(6)早期希望用理性方法来表现思想,主张寻找新的艺术准则,并接受了机器产品的启示。

(7)主张学习工程师的思维方法:工程师用几何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就是美的艺术。

(8)前期偏重于理性主义,后期则转向浪漫主义。

3、代表建筑

(1)萨伏伊别墅(1928~1930年)书76~77,图3-6-1~3

这是采用框架结构的著名代表作。特点见书76。

(2)巴黎瑞士学生宿舍(1930~1932年)书78~79,图3-6-4~6。

 (3)日内瓦国际联盟总部设计方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柯布西耶的建筑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其特征表现在对自由的有机形式的探索和对材料的表现,尤其喜欢表现脱模后不加装修的清水钢筋混凝土,这种风格后被命名为粗野主义。在这个时期,柯布西耶的代表作品有:

(4)朗乡教堂(1950~1954年)

(5)马赛公寓(1947~1953)

**(勒.柯布西耶又是一个城市规划专家,他从事了大量城市规划的研究和设计,代表作品有印度昌迪加尔规划等。

4、关于现代城市和居住问题的设想

柯布西耶根据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对巴黎市的调查研究,提出一个300万人口的“光明城市”设想方案。作者的观点在他的《明日的城市》(1922)中作了表达,后来又在《阳光城》(1933)一书中加以发挥:

(1)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

(2)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的围绕之中。

(3)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

(4)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的运输效率,同时各种工程管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

(5)强调现代城市建设要用直线式的几何体形所体现的秩序和标准来反映工业生产的时代精神。

柯布西耶的城市规划思想影响深远。例如,在城市采用立体式的交通体系,在市区修建高层楼房,扩大城市绿地,创造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等原则,已被许多城市的规划全部或部分采用。具有代表性的实例有昌迪加尔规划、巴西利亚规划和巴黎德方斯区规划等。

[他不反对大城市,是一个城市集中主义者,他提出许多设想与措施,如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等。这些设想后来在世界上一些城市中已经得到实现。说明他的设想是有根据的。

二战后他被公认为4位现代建筑大师之一。是现代建筑最伟大的建筑形式给予者。]

 

(三)、密斯.凡.德.罗(1886-1969年)德国

密斯.凡.德.罗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钢框架结构和玻璃在建筑中应用的探索,发展了一种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极端简洁的风格。其作品特点是整洁和骨架几乎漏明的外观,灵活多变的流动空间以及简练而制作精致的细部。1928年提出的“少就是多”集中反映了他的建筑观点和艺术特色。

1、设计理念

(1)同传统建筑决裂,探求新建筑原则和建筑手法,认为建筑设计必须满足时代现实主义与功能主义的需要。

(2)重视建筑结构和建筑手法的改革,提倡工业化,一切问题包括艺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提倡“少就是多”。一是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以产生很少屏障可做任何用途的建筑空间。二是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以便成为不附有任何多余东西而只有直线、直角组成的规整和纯净的钢和玻璃的方盒子。

(4)净化建筑形式、精确施工。

(5)形式:强调结构的逻辑性,即结构的合理使用与忠实表现。结构体系决定建筑形式,并非功能。

(6)功能:主张功能服从空间,建造一个实用、经济的空间,在里面配置功能。

(7)空间:早期突出“流动空间”,受赖特与风格派的影响,一种向心的流动感;后期走向“全面空间”,带来一种古典主义的对称形体。

2、代表建筑

(1)、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1929年,书82-84,图3-7-3,3-7-4,3-7-5)

(2)、图根德哈特住宅(1930年)(书85,图3-7-6~7)

(3)、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1954-1958年)(书183,图4-3-3)

(4)、法恩斯沃斯住宅(1950年)

(四)、赖特(1869—1959)美国,原学土木。

赖特是20世纪美国的一位重要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他设计的许多建筑受到普遍的赞扬,是现代建筑中有价值的瑰宝。

赖特对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他的建筑思想和欧洲新建筑运动的代表人物有明显的差别,他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赖特对现代大城市持批判的态度,他很少设计大城市里的摩天楼。他对于建筑工业化不感兴趣,他一生中设计的最多的建筑类型是别墅和小住宅。这些住宅大都属于中等阶级。座落在郊外,用地宽阔,环境优美。材料是传统的砖、木和石头,有出檐很大的坡屋顶。他在农庄长大,对农村和大自然有深厚的感情。在这类建筑中赖特逐渐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建筑处理手法:

(1)他设计的住宅有美国民间建筑的传统,突破了封闭性。适合于美国中西部草原地带的气候和地广人稀的特点,被称为“草原住宅”。

(2)他比别人更早地解决了盒子式的建筑。他的建筑空间灵活多样,既有内外空间的交融流通,同时又具备有安静隐蔽的特色。

(3)既运用新材料和新结构,又始终重视和发挥传统建筑材料的优点,并善于把两者结合起来。

(4)同自然环境的紧密配合则是他的建筑作品的最大特色。

赖特的建筑使人觉着亲切而有深度,在赖特的手中,小住宅和别墅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类型愈加丰富多彩,他把这些建筑类型提到了一个新水平。

赖特是20世纪建筑界的一个浪漫主义者和田园诗人。他的成就不能到处被采用,但却是建筑史上的一笔珍贵财富。

 1、有机建筑论

他以提倡“有机建筑论”而闻名于世,属于现代建筑中的一个派别,基本观点是:

(1)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的是整体性。

(2)有机建筑是一种“自然的建筑”,结合自然,使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3)空间是建筑的本质,空间和形式相互作用,达到一种整体目标。

(4)建筑是用结构表达观点的科学之艺术,建筑的结构、材料以及建筑的方法融为一体,合成一个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

(5)强调建筑的人性化,更多地考虑人的心理。

(6)对待材料,主张既要从工程的角度,又要从艺术角度理解各种材料不同的天性,发挥每种材料的长处,避开它的短处。

(7)它认为装饰不应该作为外加于建筑的东西,而应该是建筑上生长出来的,要像花从树上生长出来一样自然。它主张力求简洁,但不像某些流派那样,认为装饰是罪恶。

(8)对待传统建筑形式的态度是,认为应当了解在过去时代条件下所有能形成传统的原因,从中明白在当前条件下应该如何去做,才是对待传统的正确态度,而不是照搬现成的形式。

(9)认为机器是人的工具,建筑形式应表现所用工具的特点,有机建筑接受了浪漫主义建筑的某些积极面,而抛弃了它的某些消极面。

赖特的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冬季营地等是有机建筑的实例。

 2、代表建筑

(1)、流水别墅(1936年)(书88,图3-8-3)

(2)、西塔里埃森(1911年)(书90,图3-8-6)

(3)、古根海姆博物馆(1942~1959年)(书90-91,图3-8-7~8)

(4)东京帝国饭店

(五)、阿尔托(1898-1976年)芬兰

阿尔托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一位年轻和杰出的现代建筑师。他虽然没有像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和赖特那样被命名为现代派大师,但他对现代建筑的贡献,特别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成一格的设计风格---建筑人情化(humanizing architecture)---大大地丰富了现代建筑的设计视野,为现代建筑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代表建筑:

1、图尔库报馆的办公楼与印刷车间(1928-1930年)

是他的第一个现代派作品,也是芬兰第一座现代建筑。

2、帕米欧结合病疗养院(1929-1933,书95,图3-9-1~2)

3、维堡市立图书馆(1935年)(书96-97,图3-9-3~5)

4、1938年世界博览会的芬兰馆(书98,图3-9-6)

5、玛丽亚别墅(书98-100,图3-9-7~9)

 

第四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

战后的建筑概况

(一)西欧

1、英国

(1)在建筑设计上,现代建筑派在战争期间在英国完全站稳了脚。

(2)提前着手城市规划。自1941年起,便已开始着手重建被战争破坏的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如伦敦和考文垂。。到50年代中叶,伦敦周围的8个卫星城镇便已拥有原计划人口的一半了。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研究并加以完善。于是从60年代起,不仅注意了设计的多样化和创造地方特色,并把有些新城的人口从原来规划的5万扩大到10万。

(3)20世纪60年代下半期,面对尖锐的城市交通问题,英国开始研究旧城中心的改建。其基本见解之一是:建造架空的“新陆地”。“新陆地”的上面是房屋,下面是机动车交通与服务设施,行人可以不受干扰地自由往来与房屋之间。这样的见解已被应用到一些大型的建筑中,如伦敦的南岸艺术中心(书105,图4-1-2)

(4)从世界范围来看,英国在高技派方面的贡献是最杰出的。自70年代起,一些英国建筑师们(见书105),采用各种尖端的工程技术,来创造端庄与优雅的建筑。

2、法国

(1)战后现代建筑派取代了学院派。

(2)战后住宅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因法国的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严重的破坏,解决的办法是:大量采用6.24米模数的预制构件(可加快建设速度)。

到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图卢兹.勒.米拉居住区(书107,图4-1-3)宣告了法国的大量性居住建筑已由采用预制构件进入到全预制装配的工业体系。

(3)实施巴黎改建计划   1961年巴黎通过了酝酿已久的限制城市中心发展,把工厂和办公楼搬到郊区以及在巴黎周围发展5个新城。

(4)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  (见书106及注解)

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是一幢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而设计的房屋。

其后,柯布西耶设计的朗乡教堂又轰动了整个建筑学坛。

战后也在建筑技术上不断创新。巴黎的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的陈列大厅建于1958年,跨度218米,是迄今跨度最大的空间结构,也是跨度最大的薄壳结构。

1977年,国立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因它表现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人们所认为的文化建筑应有的典雅面貌而引起人们的广泛议论和注意。

3、前西德

(1)修复重建历史建筑

(2)20世纪50~70年代,西德的建筑开始趋向现代化,出现了不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建筑,如:

柏林的爱乐音乐厅(1959—1963年,书316 图5-9-5)

斯图加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公寓(书109,图4-1-4),

明斯特的新剧院(1955年,书109,图4-1-5),

慕尼黑的巴伐利亚发动机厂(1972年,书109,图4-1-6),外形为气缸形。

前西柏林的国际会议中心(书110,图4-1-7)

4、意大利

在设计思想上,战前占主导地位的是折衷主义的新传统派(第五章讲),但同时又具备尊重新技术的特点。战后,全面走上现代建筑的道路。

当时的建筑风格有两种倾向:

(1)罗马、都灵和巴勒莫等地的新现实主义,反对抽象,主张表达与日常生活戚息相关的风格。如:

罗马蒂布尔蒂诺区(书111,图4-1-8)

(2)倾向于理性的分析和建造技术。如:

罗马火车站(1948-1951年)(书111,图4-1-9)

米兰的贝拉斯加塔楼(1958年)(书112,图4-1-10)。

 (二)北欧:

1、瑞典、丹麦与芬兰  (远离战争)

瑞典住房的风格具有北欧的”人情化”与”地方性”倾向,很早就宣布全国基本解决了住房问题(丹麦、芬兰与之基本相同).

2荷兰 

探索构成城市的“基本单元”(勒.柯布西耶所谓的“居住单元”)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基本单元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住宅组成,又称为”形象组团”,以便与两次大战之间,欧洲现代派提倡的”行列式”加以区别. 如:

亨格洛的小德里恩住宅区(1956~1958年),(书117,图4-1-17).

(三)美国

二战中美国虽参战,但因远离战场,不仅没受损失,还发了战争财.

1、战后影响美国建筑发展与变化的因素:1)强大的物质技术力量;2)雄厚的技术人员队伍;3)出现了一大批专门投资于房屋建设与营造的大业主。

这些大业主,他们经常独家包揽某一城市的主要建筑业务,用设计竞赛或提供研究基金来左右设计方向,使建筑成为自己产品的广告或市场。

2、高层建筑是美国战后建筑的一个主要方向,一是用地紧张,二是业主想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威望。关于高层建筑后面将还有较为详细的内容。

3、居住建筑方面,在城市和乡村均有发展。战后由于私人汽车的普及,拥有郊区住宅,在60年代几乎成了每个美国人所向往的美景。城市住宅主要是高层的,有极为豪华的可供百万富翁居住的公寓,也有供低收入人群居住的地标准公寓。

4、建筑设计方面,美国在二战期间,终于摆脱了学院派设计思想的束缚,全面走上现代建筑的道路。

在美国,战前就有赖特和诺伊特拉(图4-1-19的住宅便是他的作品)这样出色的建筑师,又有20世纪30年代涌入美国的德国现代派建筑师,并担任要职,这就奠定了欧洲现代建筑派理论在美国的根基。但美国毕尽不同于欧洲,欧洲的经验到了美国之后,便成了附有美国特色的东西了。

50年代下半期,美国掀起了一股称为“典雅主义“之风。

60年代末美国又出现了一股批判现代建筑的理性原则,这是现代主义之后(后现代主义)的先声。

(四) 巴西

拉美国家虽和美国一样远离战场,但由于新老殖民主义者对他们的长期控制,使各国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古巴属发展较好的.

在设计上受欧美的影响较深,形式多样化,但由于工业基础较差,建筑技术较为落后,在造型上倾向于在严谨中求奇特,喜用曲线的形体和变化多端的遮阳板,这些已成为拉美国家建筑风格的特征. 见书121,图4-1-21佩德雷古胡 综合住宅区(1947-1952年)..

在城市规划上,拉美国家一般不太重视.但从1957年起,巴西新都巴西利亚的建设却轰动了世界,从规划到设计,都表现出了很大的魄力和决心.

(五)日本

日本虽为战败国,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极快,到20世纪60~90年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直到现在(德国第三).这说明他虽然资源缺乏,但通过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很好生存的,不别去侵略别的国家.

它的建筑和其经济一样,发展迅速,各方面均已步入西方先进的建筑行列,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看一看。值得一提的是柯比西埃、赖特在日本有较大影响。

(六)前苏联

对其最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设计思想。

斯大林时期:在战前30年代就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创作思想和方法,战后更被奉为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认为”建筑的主要特征是形成建筑物的思想艺术和建筑形象“,把建筑设计局限为只是艺术创作,而且是某种既定形象的艺术创作。把高大雄伟和繁琐装饰当作是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和富裕的表现。在批判世界主义,强调民族风格的口号下,把帝俄时代从俄罗斯文艺复兴到折衷主义艺术形式视为社会主义的民族形式。凯旋门与大柱廊成为经常出现的建筑构图母题。连伏尔加河—顿河的船闸也做成这类形式(书130,图4-1-32)。为了访古,甚至研究怎样用机械的手段来生产仿制的古典柱式和装饰构件。

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提出要从实际出发,建筑师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任务。50年代开始,随着文学艺术创作得到解冻,不仅20年代的俄罗斯构成主义重新获得肯定,连欧美的各种思潮也得到反映。}

二、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

(一)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旧城规划重建、发展新城(疏散人口)、解决房荒(建筑工业大发展)。

战后重建工作:

1、英国的城市规划:大伦敦规划、建设小新城、首创步行商业街。

战争尚未结束(1941年)就预见性地做好了某些城市的规划。

(1)大伦敦规划 (大城市的典型)

大伦敦规划结构为单中心同心圆封闭式系统,其交通组织由5条同心环路与10条放射路组成。(见书136,图4-2-2)

(2)哈洛新城 :(小城市的典型之一)被誉为第一代新城。是20世纪40年代伦敦附近8座新城之一。

哈洛新城(书137,图4-2-3)于1947年开始规划(占地25.6平方公里,人口8万)。

战后第一代新城的共同特点是:规模较小、人口密度较低、按邻里单位进行建设、功能分区比较严格、道路网为环路加放射路组成。

(3)考文垂和斯蒂文乃奇市中心商业步行区:

斯蒂芬乃奇:1946年规划,首创完整步行商业街的先例。

考文垂市中心步行商业街(书138,图4-2-6~7)1947年规划,0.4平方公里。形成考文垂平面布局的模式。详见书138。

2、法国 : **采用6.24m×6.24m模数,大量应用预制构件,迅速解决房荒。

勒阿弗尔的战后重建

城市总体规划、道路、街坊以及房屋设计都纳入统一的6.24m×6.24m模数(书138,图4-2-8),为建筑、道路、管网工程的广泛工业化设计和施工创造了条件。预制构件在城市建设中第一次被大量应用。

3、波兰、前苏联的战后重建

(1)波兰

华沙的战后重建:

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对这个传统文化古城的建设工作基本上按战前原样重建,被称为“华沙模式”,以区别于另起炉灶进行重建的荷兰“鹿特丹模式”

(2)前苏联(书140)

斯大林格勒的战后重建:沿伏尔加河50公里长,布置成“带形“城市,建成区距河流不超过3~4公里。

战后莫斯科的建设要求进一步美化市容。

(二)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20世纪50年代,在区域规划和国土规划的指引下进行了旧大城市外围建小新城和新建大城市的城市建设和改造。

1、瑞典新城魏林比与英国新城坎伯诺尔德

(1)瑞典魏林比(书142,图4-2-11~12),1950年规划,用地1.7平方公里,2.3万人,斯德哥尔摩的子城。

(2)英国坎伯诺尔德(书143,图4-2-13~14),1956年规划,格拉斯哥子城,被誉为是第二代新城的代表,人口7万。

与第一代新城相比,布局上比较集中紧凑,有较高的人口密度,改变了以邻里单位组成的分散式结构形式。

2、朝鲜平壤的重建(书143-144)

平壤重建的特点:平地起家、全部新建、速度快、规模大。

3、新建的大城市:印度昌迪加尔和巴西新都巴西利亚

(1)印度昌迪加尔(书144,图4-2-15--16):1952年,勒.柯比西埃 规划,人口50万,用地约40平方公里。

(2)巴西新都巴西利亚(1957年新建,书145,图4-2-17,下东上西)规划用地152平方公里,人口50万。

4、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书146,图4-2-20)

占地13。7平方公里, 人口7万,绿化占总面积1/2。

5、意大利罗马的古城与古建筑保护

战后,一些国家对于有历史意义的城市往往成片、成区地进行保护。其中意大利的罗马最具代表性。它采取了避开古城另建新城的规划手法。对古罗马保护得十分完整,而新罗马又建设得非常现代化,被誉为“欧洲的花园”。

古罗马古城划分为绝对保护区和外观保护区两部分。(书147,图4-2-21)。在古建筑群的四周临近或相互之间不准随意插建别的建筑,以免混淆古建筑的个性和特色,破坏古建筑群的环境。

6、50年代新建的城市中心、步行商业街、郊区购物中心、室内步行街和地下商业街(书147~149)

(1)塔皮奥拉城市中心(书147,图4-2-22)

(2)林巴恩步行商业街(书147-148)

(3)美国的郊区购物中心

美国底特律的郊区购物中心(书149,图4-2-25)

(4)美国的室内商业街(书148-149)

(5)日本地下商业街(书149)

(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城市规划与建设

城市规划向多学科发展,使城市规划成为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

规划范围已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大城市圈规划,到合理分布城镇体系的多方面综合布局。

多核心的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连绵区逐渐成为当前世界大城市的发展趋势之一。形成带形地带,组成相互依存、经济共同兴衰的组合体。

 

1977年12月,在秘鲁利马召开了国际建协会议,总结了1933年《雅典宪章》公布以来40多年的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并提出了城市规划的新宪章《马丘比丘宪章》(书150,倒数第三段)

1、法国的国土整治与日本的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

(1)法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规划(书151)

(2)日本的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书151)

2、大城市总体规划—1971年实施的莫斯科总体规划(多中心、开放式)

莫斯科总体规划于1961年公布,1971年批准(书152,图4-2-26~27)。

新规划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城市规划结构从单中心演变成多中心,二是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诸方面问题。

3、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城建设---英国米尔顿.凯恩斯与法国巴黎新城

60年代以来,原有新城的规划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要求,又鉴于新城对疏散大城市人口作用不大,英、法、日本等国着手建设一些规模较大,在生产、生活上有吸引力的“反磁力”城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英国第三代新城米尔顿.凯恩斯与法国巴黎新城。

(1)米尔顿.凯恩斯:第三代新城

新城规划的主要特点:(书153)

1)土地使用与交通紧密结合。

2)购物中心布置在居住小区边缘。

3)交通系统的高效率和经济性。

4)突出城市中心。

5)具有传统的田园城市特色。

(2)巴黎的新城(书154)

1965年法国通过的“大巴黎规划”确立建设5个新城。

巴黎新城规划的共同特点是:(书154)

1)城市的性质都是综合性,其规模较大(25-50万人)。

2)城址充分利用原有城镇基础,由现有小城镇组织而成。

3)新城占地很广,乡村气息浓重。

4)创建有吸引力的新城中心,并考虑分期发展阶段的完整性。

5)新城与母城以及新城之间有完善的快速交通联系,新城之间的快速交通不需穿越巴黎市区。

4、科学城与科学园区---日本筑波科学城、关西科学城、美国硅谷科学园区

5、大城市内部的更新与改造---日本新宿副中心、巴黎德方斯、纽约罗斯福岛、英国巴比坎中心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大城市内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经济行政中心的容纳能力超过极限以及由于郊区化而引起的内城衰退。为疏解中心区的超负荷,各国采取建设副中心,使一中心变为多中心的规划方式。

(1)日本新宿副中心(书158)

(2)巴黎德方斯副中心(书158-160)

(3)纽约罗斯福岛(书160)

(4)巴比坎中心(160-162)

6、古城和古建筑保护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古城与古建筑保护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1964年公布了保护历史性城镇的国际宪章《威尼斯宪章》,2005年10月21日,ICOMOS 第15届会议在我国西安召开,通过了“西安宣言”。1972年11月联合国通过了一项“保护世界文化与天然遗产公约”。

60年代以来各国对古城和古建筑的保护已扩大到文物环境的保护,即对拥有古建筑较多的、有价值的街区实行成片、城区的保护,直至整个古城的保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三(仅次于西班牙和意大利),共有29处。)**意大利的威尼斯、美国的威廉斯堡市将整个城市当作文物保护下来。

(1)法国巴黎

法国政府在1977年通过法令,把巴黎分为三部分:(书162-163)

1)历史中心区,即18世纪形成的巴黎旧区,主要保护原有历史面貌,维持传统的职能活动。

2)19世纪形成的旧区,主要加强居住区的功能,限制办公楼的建造,保护19世纪统一和谐面貌。

3)对周边的部分地区则适当放宽控制,允许建一些新住宅和大型设施。

(2)瑞士伯尔尼老城绝对保护区(书163-164)

(3)美国威廉斯堡(书164)

(4)日本京都奈良(书165)

7、城市中心、广场、步行商业街和地下街市

(1)城市中心商务区(CBD)的建设(书165)

(2)城市中心的改建(书165-166)

(3)城市广场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城市广场,为避免交通干扰和创造安谧谢赫、丰富生动的城市环境景观,有从平面型广场向下沉式空间型广场发展的趋势。城市广场设计趋向于实现广场的步行化、多样化、小型化和个性化。

实例见书167-168

1)美国新奥尔良的意大利广场:

2)日本筑波中心广场

(4)城市步行商业街(书169-171)

(5)地下街市(书171-172)

8、居住环境与居住区建设

(1)居住环境(书173)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围绕改善居住条件和优化人居环境,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推动工作,并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建设试点工作。

1976年,联合国在温哥华召开了第一次人类住区国际会议,并在内罗毕成立“联合国人居中心”(现改名为联合国“人类居住”署)。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21世纪行动议程”中的“人类社区”纲领性文件。1996年6月,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了第二次“人类居住”会议,并发表了宣言。

国外的居住环境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趋向科学化、完善化。

(2)工作居住综合区(书173-174)

(3)整体式居住小区(书175)

1)住宅连续布置,配以相应的公共设施,组成为整体。

2)住宅坐落在公共设施上组成整体平台式小区。

3)一栋楼组成一个整体式                    小区。

(四)对未来城市的设想(书176—180自学)

1、空间城市、插入式城市、行走式城市

2、海上城市、海地城市、摩天城、吊城、地下城市、山洞城市

3、沙漠城市、太空城市、外星城市

4、仿生城市

第五章 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

一、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的提出

形成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现代建筑派经过两次大战之间、战争时期与战后恢复时期的考验被证明是符合时宜的,于是逐步取代了在西方驰骋了数百年的学院派而成为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思潮。

现代建筑派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欧洲的先锋派、现代运动、功能主义派、理性主义派、现代主义派、国际式等等。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前面所讲述的五位大师。

为了前后联系,理清思路,现对前面所学内容略加回顾。

现代建筑的内容:

a .包括德国包豪斯的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定居法国的瑞士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理性建筑;

b .美国的赖特和德国的沙龙为代表的有机建筑;

c .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为代表的建筑人情化与地域性。

他们都具有现代派的共同特点:见书p232

(1)坚决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新的建筑必须有新功能、新技术,其形式应符合抽象的几何形美学原则

(2)承认建筑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性,提倡两者结合

(3)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建筑设计是空间的设计及其表现,建筑的美在于空间的容量、体量在形体组合中的均衡、比例及表现。此外,还提出了所谓四向度的时间——空间构图手法

(4)提倡建筑的表里一致,在美学上反对外加装饰,认为建筑形象应与适用、建造手段和建造过程一致:其中欧洲的理性组合一在形式上主张采用方便建造的直角相交、格子形柱网等等:有机建筑与建筑人情化在这方面基本上是这样做的,但不坚持

现代建筑派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虽在各国站稳了脚跟,但其间它不仅要与学院派的复古主义作斗争,还要受到“新传统”派的排挤与打击。

(一)新传统派

“新传统派”实质上是一个政治美学感甚强(即服从于当时统治者的需要),但在手法上又相当保守的学派。

“新传统派”:

a.继承了学院派的全部构图手法,如讲究轴线、对称、主次、古典比例、和谐、韵律等等;

b.在形式上则剥掉原来明显的古典主义和折衷主义的装饰,代之以简化了的具有国家传统特色的符号;

c.另外在体形上也进行了简化,使之接近现代式。

代表建筑:新德里的总督府(书p235  图5-1-3)

现代建筑派同新传统派斗争最激烈的地方,却是在那些曾经孕育过现代运动的国家,如前苏联、意大利、德国。尤其在德国,包豪斯最后被希特勒政权所查封。

(二)内部分歧

现代建筑派在与对立面的斗争中,随着时代的进步,也警觉到自己的不足。如

a.1943年S.基甸等三人,提出“纪念性九点“,其中就提到“市民要求能代表他们社会与社区生活的建筑,以及能表达他们抱负、幸福、与骄傲的纪念性等”;

b.在讨论城市公共空间形象时,又提出了在实践中,新建的建筑是否要与原先围合这个空间的周围的历史建筑形式相呼应等问题。

但老前辈们没有给年轻的一代作出切实可行的判断,使年轻的一代很失望。

这一隔核在CIAM的第九次会议上被公开化了:

a.在会上以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建筑师,公开批评了“雅典宪章”中把城市简化为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分区。

b.年轻一代更关心的是城市的具体形态同社会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他们提出了居住区除家庭细胞之外,还需要有城市环境的可识别性,如社区感、归宿感、邻里感与场所感等。

于是大会决定在下一次会议,即CIAM第十次会议中来重点讨论这个问题,并成立了一个以第九次会议的积极分子组成的小组,为下次会议作准备。这个小组后来被大家称之为TEAM X(我国译成“第十次小组”)。

1956第十次会议召开时,老一辈建筑师都未来参加,会议由十人小组按议程作了汇报后宣布长期休会。

然而,战后由于现代建筑派已成为主流,因此就要适应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人们在生活与活动中的各种不同的物质与感情的需要。因此20世纪50年代,便先后出现了把满足人们的物质要求与感情需要结合起来的各种设计倾向,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八种倾向。“二战”后的这些建筑思潮分为两大类:重理、偏情。

 其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5~1955年

欧洲“理性主义”的发展:包括密斯技术精美倾向;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阿尔托的“地方性”、“人情化”。

美国赖特的“有机建筑”。

第二阶段:1960~1969年

形式多样化,英国建筑师史密森夫妇为代表的“粗野主义”;美国建筑师E.D.斯通和M.雅马萨奇为代表的“典雅主义”,又称“新古典主义”;建筑中运用和表现高技术的“高技术倾向”;强调建筑造型亲切宜人的“人性化”建筑等。

第三阶段:1970~今

现代建筑仍然为主,但出现“后现代派”,根本上否定了现代建筑的基本原则,讲究“形与意”,偏重历史。

以下介绍各种倾向的内容,及代表建筑。

二、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

   理性主义是指形成于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以格罗皮乌斯和他的包豪斯学派和以勒.柯布西耶等人为代表的欧洲的“现代建筑”。它因讲究功能而有“功能主义”之称。后在世界范围内演变为“国际式”建筑风格:方盒子、平屋顶、白粉墙、横向长窗。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最普通与最多数的一种。以设计方法来说是属于“重理”的。它有不少作品被认为是创造性地解决了实际的需要。

“理性主义”优点:

1)同折中、复古进行斗争;

2)使建筑适应工业社会。

“理性主义”缺点:

1)过分强调功能和技术;

2)否定历史;

3)过分强调客观性、普遍性;

4)手法生硬、形式雷同。

对理性主义的充实与提高:

1)讲究功能技术的同时,结合环境与服务对象的生活兴趣需要;

2)采用对功能、技术、社会、经济、环境综合统一的方法。

它最先在美国取得成果。

代表建筑:

(1)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年)(书p241图5-2-1)是这个倾向的早期实例。

设计者:TAC—协和建筑师事务所(由格罗皮乌斯和他的7个得意门生组成)。

(2)西柏林国际住宅展

三、粗野主义倾向与勒.柯布西耶的影响

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由英国史密森夫妇于1954年提出的。)

代表人物:柯布西耶和英国、意大利、美国与日本一些现代建筑派的第二代与第三代建筑师(如史密森夫妇等)。

建筑特点:

1)常采用粗糙的混凝土。

2)夸大沉重构件。

3)建筑体量碰撞在一起。

4)“粗野主义”是同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与条件相关的,客观对待现实。

5)提出大量、廉价、快速的工业化美学观。

6)以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

7)经济地,从不修边幅的钢筋混凝土的毛糙、沉重与粗野感中寻求形式上的出路。

代表建筑:

1)马赛公寓(1947-1952年,书p251 图5-3-1)

2)昌迪加尔行政中心建筑群(1951-1957年,书p252-254 图5-3-2)

**(粗野主义由于勒.柯布西耶的影响,50年代开始流行,其形式表现多种多样)**

       

四、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

时间: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占主导地位的设计倾向。

最早流行于美国,在设计方法上属于比较“重理”的,人们常把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纯净、透明与施工精确的钢和玻璃方盒子作为这一倾向的代表。

讲求技术精美倾向的基本主张:

1)结构逻辑性:结构就是一切。

2)全面空间:功能服从于空间,提出“全面空间”。

3)强调“条理性”设计思想方法:外形纯净与透明,清澈地反映着建筑的材料、结构与它的内部空间。

4)“少就是多”:全部用钢和玻璃来建造,简化结构体系,精简结构构件;净化形式、精确施工。

代表人物:密斯.凡.德.罗,埃罗.沙里宁(1910-1961年 )

代表建筑:

1)法恩斯沃斯住宅(1945—1951年,书p260-261图5-4-1)

设计人:密斯.凡.德.罗

2)湖滨公寓(1951~1953年,书p261 图5-4-2)

设计人:密斯.凡.德.罗

3)纽约的西格拉姆大厦(1954~1958年,书p261-162图5-4-3)

设计人:密斯.凡.德.罗

4)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1955年,书p262 图5-4-5)

设计人:密斯.凡.德.罗

5)西柏林的新国家美术馆新馆(1962~1968年, 书p262~263  图5-4-6)

设计人:密斯.凡.德.罗

6)通用汽车技术中心(1951-1956年,书p264-265图5-4-7)。

设计人:小沙里宁

五、典雅主义倾向

典雅主义(Formalism,又译成形式美主义)是与粗野主义同时并进然而在审美取向上却完全相反的一种倾向,不过两者从设计思想上说都是比较“重理”的。粗野主义主要流行于欧洲,典雅主义主要是在美国。

建筑特点: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使现代的材料和结构

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

典雅主义又被称为“新古典主义“、“新帕拉蒂奥主义“或“新复古主义“。

**现代建筑的传统美学法则:a)以“纯几何形态“作为现代建筑美学的基础(认为建筑就是直线及各种几何形体的组合体。b)以表现材料、结构、施工特点来作为建筑美学的依据。

“典雅主义”的优点:表现为优美、古典、安定、雄伟。缺点:表现为缺乏时代创造性、思想简单、手法贫乏。

代表人物:美国的P.约翰逊、斯通、雅马萨奇等一些现代派的第二代建筑师。

代表作品:

1)谢尔登艺术纪念馆(1958-1966年,书p267 图5-5-1)

设计人:约翰逊

2)美国在新德里的大使馆(1955年, 书p268 图5-5-2)

 设计人:斯通

3)麦格拉格纪念会议中心(1959年, 书p269 图5-5-6)

设计人:雅玛萨奇

 “典雅主义”倾向在某些方面很像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一个是讲求钢和玻璃结构在形式上的精美,而“典雅主义”则是讲求钢筋混凝土梁柱在形式上的精美。

六、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是指不仅在建筑中坚持采用新技术,并且在美学上极力鼓吹表现新技术的倾向。

广义来说: a)它既包括战后现代建筑派在设计方法中以材料、结构和施工特点来作为建筑美学依据的方面,例如以密斯.凡.德.罗为代表的讲求技术精美的倾向和以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粗野主义倾向; b)也包括那些在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新材料、新结构、与新施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而出现并活跃起来的超高层建筑、空间结构、幕墙以及创新地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标准化构件方面的倾向。

建筑特点:

1)用最新的技术、材料。

2)美学上表现新技术,标榜“机器美”。

3)能够快速与灵活地装配、拆卸与该建。

4)在设计上强调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

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努力使高度工业技术接近于人们所习惯的生活方式与美学观,尽管它所标榜的是“机器美”,但是他的“机器美”还是尽量想迎合人们的悦目要求。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中,最引人注意和最流行的是采用玻璃幕墙。

代表作品:

1)巴黎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1972-1977年,书p282-283  图5-6-15)。

设计人:罗杰斯和皮亚诺(第三代现代建筑师)

2)山梨县文化会馆(1967年,书p281  图5-6-14)

设计人:丹下健三

七、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

战后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倾向,以及追求

“个性”与“象征”的尝试,都被称为“有机的”或“多元的”建筑。

其设计方法是战后“现代建筑”中比较“偏情”的方面。是一些既要讲技术又要讲形式,在形式上要强调自己特点的倾向。

建筑特点:

1)突破技术范畴而进入人情、心理的领域,重视人们的生活和心理感情。

2)传统材料结合新结构、新材料。

3)处理亲和、多样。

4)空间有层次、变化丰富。

5)建筑体量符合人体尺度。

6)建筑化整为零、重视细部。

代表人物:芬兰的阿尔托、瑞典的雅各森、丹下建三

代表建筑:

1)珊纳特赛罗镇中心的主楼(1950-1955年,书p286图5-7-1)是阿尔托在二次大战后的代表作。

2)香川县厅舍(1958年,书p289  图5-7-6)

以丹下健三为代表的一些年轻建筑师对于创造具有日本特色的现代建筑很感兴趣。丹下认为地域性包括传统性,而传统性是既有传统又有发展的。香川县厅舍是他这方面的代表。

八、第三世界国家对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探索

第三世界国家都认定要走现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的道路。代表作品及各国的代表人物,因时间关系请同学参考本书290~310页。

九、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它是与讲人情化与地域性接近但又不完全相同的一种倾向,是各种讲求个性与象征的倾向。

时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很盛行。

其目的也是对现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只允许抽象的、客观的共性,而不顾及其他因素这一现象的反抗,故常被称为多元论。

建筑特点:要使房屋与场所都要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和特征,其标准是要使人一见之后难以忘怀。

代表人物:赖特、柯布西耶、贝律铭、小沙里宁、乌特松

这个倾向在建筑形式上变化多端。究其手段,大致有三:运用几何形构图、运用抽象的象征、和运用具体的象征。

1.运用几何形构图的作品有:

1)赖特的流水别墅(书p88  图3-8-3)和古根海姆美术馆(书p90 图3-8-7,书p312 图5-9-1)

2) 贝律铭的国家美术馆东馆(1978年,书p312-314 图5-9-3)

2.运用抽象象征的作品

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1950-1953)(书314-315,图5-9-4)

3,运用具体象征的作品

1),小沙里宁的纽约肯尼迪航空港的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1956-1962年)(书319-320,图5-9-8),该建筑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鸟。

2),乌特松的悉尼歌剧院(1957年设计,1973年建成)(书323,图5-9-11)该建筑像一艘迎风而驰的帆船。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及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类型

一、后现代主义

1.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概念

首次在设计领域引用“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的是英国建筑评论家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他用来描写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对现代主义建筑背离的建筑新趋势。从此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设计,80年代,后现代设计达到高潮。

后现代主义是60~90年代的一场风格运动,目前基本消失。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是指现代主义之后的,或者反对现代主义的一切建筑设计思潮。

狭义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从哲学理论上讲,它主要体现在以“二元论”和“双重性”取代现代主义的“一元性”和“排他性”。强调传统和向波普艺术(接近生活的艺术,是对抽象的表现主义的叛逆)学习的重要意义。

2.三大理论倡导者

(1)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Charles Venturi,1925一)美国建筑师。

他反对密斯·范·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认为“省就是光秃秃(Lessisbore)”。主张用两个方面的元素来丰富建筑:①历史建筑因素(托斯卡纳、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巴罗克、洛可可、法国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维多利亚、安妮公主风格等)中所有古典主义元素;②美国的通俗文化,包括好莱坞、拉斯维加斯等一向被认为俗不可耐的商业风格。

他在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In Atchitecture ,1966年)中提出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原则。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Learning from Las Ve—gas,1972年)中强调了后现代主义的戏谑成分和对于美国通俗文化的新态度,主张激进的折中主义。

这两本书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宣言。

代表建筑作:费城母亲住宅、费城富兰克林故居、伦敦国家美术馆等。

(2)罗伯特·斯坦因(RobertStein)美国建筑家

 从理论上把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加以整理,分门别类,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他在《现代古典主义》(Modeill Classicism)一书中完整地归纳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论依据,可能的发展方向和类型,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奠基理论著作。

(3)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Jencks)美国作家、建筑家

他继续斯坦因理论的总结工作,在短短的几年中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包括《现代建筑运动》、《今日建筑》、《后现代主义》等等,逐步总结和整理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和理论系统。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加上了一些别的什么”,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3.后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作

(1)宾州栗子山文丘里母亲住宅(1962)

设计人:文丘里

(2)圣·约瑟夫喷泉广场(1975年)

设计人:C·摩尔

(3)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总部大楼(1978年)

设计人:P·约翰逊

(4)格雷夫斯波特兰市市政厅(1980年)

设计人:格雷夫斯

(5)奥地利维也纳旅社(1976年)

设计人:H.霍莱因

(6)德国斯图加特州立美术馆扩建工程(1982年),

设计人:J.斯特林

(7)筑波市政大厦(1979年)

设计人:矶崎新

4.后现代主义在建筑创作实践当中的共同特征

(1)重新确立历史传统的价值,采用古典建筑元素。

(2)建筑形式有独立存在的联想及象征含义。

(3)采用装饰、追求隐喻与象征。

(4)走向多元、大众与通俗文化。

(5)具有开放性与折中性,主张二元论。

斯特恩将这样一些后现代建筑的特征总结为“文脉主义”、“引喻主义”、“装饰主义”

二、“新理性主义”

1.基本概念

发源于意大利的新理性主义运动,也称“坦丹扎学派”,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建筑师、建筑理论家A·罗西。

新理性主义运动要寻找的是:一种基于文化与历史的发展逻辑来建立的、合乎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

早在20世纪2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就企图把意大利古典建筑的民族传统价值与机器时代的结构逻辑进行新的更具理性的综合。60年代开始的新理性主义运动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那一时期的思想理论,开始“回归秩序”的建筑探索。

2.代表著作及理论

(1)格拉希的《建筑的结构逻辑》。

(2)A·罗西的《城市建筑》(1966年),揭示了建筑对于城市历史的依存关系。

在这两部著作中指出回归秩序的途径就是引用从类推法而产生的类型分析方法。

3.代表人物:罗西、博塔

4.代表作品

(1)圣·卡塔多公墓(1971年)

设计人:A·罗西,

(2)米兰的格拉拉公寓(1970年)

设计人:A·罗西

(3)圣·维塔莱河旁的住宅(1972年)

设计人:博塔(瑞士建筑师,提契诺学派,喜欢用单个完整的几何体,以减法的方式处理内部空间)

(4)瑞士卢加诺的戈塔尔多银行(1982年)

设计人:M.博塔

新理性主义运动的核心是抵抗功能主义和技术至上的现代工业化城市及其建筑,试图将建筑重新返回到城市历史文脉中,并以类型学的方式建立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建筑形式原则,以保持城市历史与建筑艺术的延续性。

新理性主义的类型学方法和抽象概念更适合作为一种理解城市与建筑的途径,而不是一种普遍适用的建筑实践原则。

三、新地域主义

1. 基本概念

是一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建筑实践倾向——与地区的文化、地域特征紧密联系。创造适应和表征地方精神的当代建筑,以抵抗国际式现代建筑的无尽蔓延。

现代建筑日渐国际化的趋势和“国际式”风格的无限蔓延甚至拙劣模仿,带来了建筑文化的单一化和地方精神的失落。“国际式”这种武断的世界模式正在吞噬着一部分悠久文明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将扼杀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独创性。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起,对建筑地域性的关注逐渐成为自觉意识,并且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新地域主义的倾向就是这一文化反思在建筑领域的直接反映。

2.建筑特征

(1)适应地方气候。

(2)利用地方资源。

(3)吸取地方传统建筑经验或形式。

(4)对任何权威性设计原则与风格的反抗。

(5)关注建筑所处的地方文脉和都市生活状况。

(6)试图从场地、气候、自然条件以及传统习惯和都市文脉中去思考当代建筑的生成条件和设计原则。

(7)使建筑重新获得场所感和归属性。

(8)既响应场所精神,又积极为本土文化建立新的时代品质。

3.代表人物:莫奈奥、A·西扎、柯里亚、杨经文、多西、R·皮亚诺

4.代表作品

(1)马德里银行大厦(1973年)

设计人:马德里建筑师莫奈奥

(2)国际罗马艺术博物馆(1980年)

设计人:莫奈奥

(3)西班牙圣地亚哥市艺术博物馆(1993年)

设计人:A·西扎(葡萄牙建筑师)

(4),斋普尔市博物馆(1990年)

设计人:柯里亚(印度建筑师)

(5)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的自宅(1984年)

(6)侯赛因—多西画廊(1995年)

设计人:多西

(7),芝柏文化中心(1998年)

设计人:R·皮亚诺(意大利建筑师)

四、解构主义

1.基本概念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是从“结构主义”(constructionism)中演化出来的。它的形式实质是对于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解构主义早在1967年前后就已经被哲学家贾克·德里达(JacquesDerrida)提出来了,但是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形成,是80年代以来的事情。解构主义建筑师将周围日益纷杂、疯狂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世界反映到建筑形式当中。

从字义来看,解构主义是指对于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

从实质来讲,解构主义从来没有像20年代俄国的结构主义,1918~1928年的荷兰的风格派,或者1919—1933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派那样成为一个运动的根源,更没有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那种控制世界几十年之久的力量。它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个人性、表现性等特点。

2.建筑特征

(1)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

(2)恒变的,没有预定设计。

(3)多元的,非同一化的(反二元对抗,反非黑即白的理论),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

解构主义建筑理论的中心内容之一就是“建筑的主要问题是意义的表达”建筑传达的意义并不可靠,一个符号有时候会传达不同的几个意义。

3、代表人物: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德·埃森曼Peter Eisenman、扎哈·哈迪特Zaha Hadid、丹尼·雷柏斯金Daniel Liberskind、库柏·辛门布劳CoopHimmelblau等人。

其中伯纳德·屈米把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引入建筑理论。他认为应该把许多存在的现代和传统的建筑因素重新构筑。

而弗兰克·盖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设计家。

4.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关注哲学,试图将建筑纳入深层的人文思考

①伯纳德·屈米

1982年,拉维莱特公园,一个不和谐的几何叠加系统。

②彼德·埃森曼

1978年,lla号住宅(福斯特住宅)

198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1989年,哥伦布会议中心;

阿洛诺夫设计与艺术中心。

③荷兰建筑师R·库哈斯,

1984年,海牙国立舞剧院

④柏林建筑师D.李伯斯金

1989年,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2)关注建筑形式与空间语言的全新创造

①伊拉克建筑师哈迪

1983年,香港山顶俱乐部,“反重力的爆炸性空间”;

1993年,维特拉消防站,由一系列不稳定、不规则的元素构成室内空间;

②蓝天设计组,1983年,屋顶加建

③美国建筑师F.盖里

倾向于从感性出发,以艺术家的敏感把握时代精神,颠覆了古典传统,在文化上反叛,在形式上革新。

1987年,维特拉家具设计博物馆

1994年,布拉格尼德兰大厦

毕尔巴鄂古根汉姆博物馆

解构主义挑战了形式与功能的逻辑关系;挑战了符号与意义传达的必然性、挑战了一种形式与一种意义的对应关系,是一种更加多元的设计策略。

同时体现在艺术上的前卫姿态,证明了西方建筑艺术试图不断走向形式突破的创新传统。

五、新现代主义

1.基本概念及建筑特征

新现代主义是坚持现代主义思想,同时对早期现代主义的局限性进行改良、发展和完善。较之现代主义,新现代主义具有更为客观的、冷静的、多样的、成熟的、非教条的特征。新现代主义者们坚持现代主义理性和功能化,但同时又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重新诠释。

新现代主义在坚持现代主义核心的前提下,吸收类型学、构成主义,甚至环境心理学、行为空间以及生态理论、资源理论等多方面思想,即可成为全面地、整体地解决建筑设计面临的新老问题的一把钥匙。

新现代主义建筑师在使他们的建筑达到功能要求,并为进一步达

到社会的需要而操心。

新现代主义与其说是一种风格,不如说是一种方法。形式最终作为一个结果而不是目标呈现出来,形成一种自律的造型风格。

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约翰·海杜克

1966年,住宅10,关于空间与形式的抽象试验。

(2)彼得·埃森曼

住宅I,住宅Ⅱ,将形式的结构逻辑区别于功能与技术要求下的结构逻辑。

(3)麦克尔·格雷夫斯

1967年,汉索曼住宅,

1969年,贝纳塞拉夫住宅,按照勒·柯比西耶几何秩序的方式来形成建筑形式与空间格局。

(4)理查德·迈耶

1965年,史密斯住宅,通体洁白,由明显的几何形体构成,具有清晰的形式逻辑关系;

1980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海尔艺术博物馆,建筑呈现了更复杂的形体组合和更丰富的内外空间;

1985年,格蒂中心,建筑群落的组织与环境完美结合。

(5)贝聿铭

1981年,巴黎卢浮宫扩建。

(6)日本建筑师桢文彦、黑川纪章、矶崎新、安藤忠雄,他们自觉将现代建筑的设计原则及设计语言与日本城市文脉、传统精神联系在一起,创建了受到世界赞誉和认同的日本现代建筑的独特景观。

六、高技派的新发展

1.基本概念及建筑特征

60年代的高技派,一方面表现为积极开创更复杂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建筑甚至城市问题;另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形式上新技术带来的新美学语言的热情表达。

70年代之后的高技派呈现出新的特点:

(1)以新技术手段创造性地解决建筑问题以及表现独特建筑美学的尝试。

(2)不再坚持技术的主导作用,而是更加关注如何拓展建构语言,如何使建造方式更加精良。

(3)在人文关怀建筑思潮的影响下表现出对环境、生态、文化历史的思考。

(4)复杂的外形下,具有高度完整性和灵活性的内部空间。

(5)注重建筑部件的高度工业化、工艺化,从而显示建筑的工业技术含量。

(6)热衷于结构的外露,热衷于插入式舱体的使用。

2.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R.罗杰斯

1978年,伦敦劳伊德大厦,减弱了文化上的反叛,多了建造技术的精美追求;

1989年,欧洲人权法庭,

1990年4月,频道电视台总部。

他常常把服务设施和交通体安排在建筑物之外,创造出室内无障碍的空间效果,并频繁使用张力结构。

(2)英国福斯特,认为反技术如同向文明宣战一样站不住脚,认为建筑是产品,主张采用先进的大跨度结构。

1965年,信托控股公司;

1974年,塞恩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

1979年,香港汇丰银行新楼;

1980年,雷诺公司产品配送中心。

(3)英国建筑师N.格瑞姆肖

1984年,牛津滑冰馆;

1988年,金融时报印刷厂;

1992年,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英国馆。

(4)英国建筑师M.霍普金斯

1984年,苏拉姆伯格研究中心。

(5)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

1987年,巴黎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

(6)西班牙建筑师S.卡拉特拉瓦

1992年,埃拉米洛大桥;

1994年,法国里昂郊区萨特拉斯车站。

七、简约的设计倾向

1.基本概念

简约是对现代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又称“新简约”、“极少主义”、“极简主义”。都是以尽可能少的手段与方式感知和创造,即要求去除一切多余和无用的元素,以简洁的形式客观理性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简约符合20世纪纷繁的艺术世界中从具象到抽象的艺术趋势,试图以最有限的手段创造最强劲的视觉冲击。

2.建筑特征

(1)空间的开放性与连续性。

(2)建筑的线性和逻辑性。

(3)对传统建筑形式和观念的突破。

(4)洁白墙体上光与影的丰富变化。

(5)融人现代美学和地区文化的相互作用。

(6)对建筑形式、元素和方式的简化。

(7)追求建筑整体性地表达,强调建筑与场所的关系。

(8)重视建筑材料的表达。

(9)对大面积表面构造的重视。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1)英国建筑师J.鲍森,

1995年,纽约麦迪逊大街CK分店。

(2)美国建筑师彼得·马里诺

1996年,纽约阿玛尼时装店,简洁的白色盒体形象。

(3)葡萄牙建筑师德·穆拉

1989年,波尔图文化中心;

1995年,阿威罗大学地学系馆。

(4)奥地利建筑师鲍姆施拉格和厄伯勒

1998年,BTV银行商住综合楼;

1995年,格拉夫电力公司办公楼扩建。

(5)瑞士建筑师赫佐格和德·默隆

1994年,沃尔夫信号楼;

1992年,戈兹美术馆;

1997年,法国鲁丁住宅;

1998年,美国加州多米纳斯酿酒厂;

2000年,伦敦塔特现代美术馆。

(6)瑞士建筑师P.祖姆

1996年,阿瓦尔斯镇温泉浴场;

1997年,奥地利布列根兹美术馆。

(7)瑞士建筑师组合吉贡和古耶

1992年,克什纳博物馆、苏黎世铁路转换站;

2002年,卡尔克瑞斯考古公园。

(8)西班牙建筑师A·C·巴埃萨

1998年,西班牙马洛卡岛高技术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