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强的寒潮 最冷的一周

 成功属于俊 2016-01-25


“霸王级”寒潮降临!

内蒙呼伦贝尔


△山东济南


△浙江


北方冰窖、南方速冻、全面冷战、冰河世纪,在过去的一周,随着一股超强寒潮由南向北纵贯全国,全国各地的人们想出各种词汇来描绘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冷”!说到冷,自然首先要提最冷的东北。在东北三省,零下二三十度本周成了家常便饭,内蒙古呼伦贝尔最低温连续低于零下40度,被称为“冷极”的根河更是低至-47.8℃。



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下,温水泼到空中瞬间变成冰雾,而撒在地下则马上结成薄冰;梨子冻结实后如同铁锤般坚硬,砸钉子轻而易举;沾水的猪皮粘在铁门瞬间冻住,用力撕下后就变得血肉模糊;而对于观测河流水文状况的工作人员来说,刚刚打好的冰孔一会功夫就会重新封冻,仪器也会被迅速冻僵。



在如此低温之下,就算是南极来的企鹅都冻得瑟瑟发抖。


出门在外的人们除了多穿几件棉裤、全副武装,取暖就基本靠抖。


不仅如此,冰雾、白毛风、沿海海冰等灾害接踵而至。本次寒潮影响的不仅仅是东北,它不是一场普通的冷空气,它发端于离开北极的低压系统“北极涡旋”。“北极涡旋”携带的超强冷空气一路南下,本周五开始,首都北京北风呼啸,最低气温骤降10℃。



如果说寒潮在北京等地区带来的是冷风撕裂的干冷,当它继续南下,给广大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带来的则是雨雪中的湿冷。包邮的江浙沪地区率先收到了寒潮送出的白色礼物,浙江省6500平方公里的地区积雪10厘米以上,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也降下大到暴雪,局部地区积雪达到30厘米。西湖的断桥残雪,黄山的醉人雪景,重庆雪宝山雪后的星空,九华山的雾凇奇观,南方并不常见的雪景让很多人兴奋异常、纷纷拍照留念。然而,持续的降雪和低温带来的不便也在显现。周四,九华山、天柱山等景区宣布因暴雪停止售票。



安徽黄山


安徽九华山


△杭州西湖


△浙江乌镇


由于积雪导致道路结冰,在这些省份的多个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也大大增加。为了减少出行,许多市民提前囤货御寒,杭州等地的超市货架甚至被一扫而空,抢购堪比“双十二”。在杭州一家农贸市场,原本午间休息的时间段菜摊也排起了长龙。



△杭州大叔大妈抢购现场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最低气温将下降到零下10℃左右。周五,这次席卷南北的“霸王级”寒潮到达大陆最南端的广西和广东。此前已经多次入冬失败的两广地区最低气温也达到零度以下,彻底宣布进入寒冬。局部最低气温还可能逼近或突破1981年以来的历史极值,这对于没有取暖设备的南方地区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但据了解,尽管这次寒潮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2008年的那次南方暴雪,但下周它就将渐渐减弱。


应急机制如何运作?


周五下午,中央气象台的会议室内,正在对全国范围内暴雪、冰冻、寒潮气象灾害进行会商。尽管在周三,中国气象局已经将此次重大气象灾害从四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三级,人们在室外也能感受到气温陡降,但由于寒潮的覆盖面大,气象变化趋势较为稳定,因此在气象预报部门的感受来说,这类应急响应,也并没有让工作变得多忙碌。


“我们现在针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响应已经常态化了,这种运行机制比较完备了,只要预判到这种天气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的时候,我们会进行加密会商。”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说道。



在中央气象台的显示屏上,除了实况气象图的变化外,各省份针对此次暴雪、冰冻、寒潮气象灾害启动的应急响应,也在滚动播出,显然,这是一场全国动员的防御战。


王志华告诉记者,气象灾害的应急机制,实际上就是以气象部门预警信息作为消息树或者发令枪,然后在属地化分级管理的原则基础上,各个地方的政府部门组织相应的行业和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这次极寒天气对南方像广东、福建这块的陆地蔬菜、果树,包括一些经济作物,尤其是热带的经济作物,还有水产养殖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因此这一块就需要采取相应措施。



在本周的气温实况图中,深蓝色的极寒区域从北至南蔓延,福建省气象局也已将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提升为3级,重点防范农渔业养殖以及供电系统。在三明市,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已经被分配到了各个乡镇,为养殖户提供防寒防冻的技术指导。



在广西,高寒山区的气温已经是零度以下,草木、房屋都已挂上了冰凌。与习惯了严寒的北方相比,南方的湿冷天气遇到明显降温,除了身体感受的不适,缺乏应对经验也是让当地政府和基层干部头疼的问题。


王志华说:“这次防御的一个重点是对交通的影响,可能像浙江、安徽,这些省份都应该要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或者是高速公路封路这样的一些措施,因为确实这个地方的雨雪,或路面结冰的现象可能会比较严重一点。”


周四夜间,京珠北路段气温在入冬后首次跌至零度以下,由于当地雾气浓重,遭遇低温后,道路湿滑极易结冰,因此高速交警和路政部门随即封闭了易结冰区域及相应的收费站入口。而在各省市,除了交通、农业、电力供暖这些部门,为了应对寒潮,还有其它部门也包含在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


在北京,民政部门忙着收拢流浪乞讨人员,在寒潮到来时,让他们前往救助站等避寒场所栖身。在江苏,卫生部门发出提醒,气温骤降,老人与孩子尽量减少外出,警惕心脑血管疾病和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而苏州市教育局则下发紧急通知,要求中小学及幼儿园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和师生集会活动,提前开启寒假模式。


我国应急系统的短板

本周,一份《2014-2015年中国31省区市应急表现能力评估报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份由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公共管理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报告,第一次给我国各省区的应急表现进行了打分。


“综合评价表现比较好的是北京市在内的五个省市区,表现不太好的是新疆和天津市。”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安说,“规模比较大的突发事件,每个省市区搜集10个以上,然后对这十个事件进行多轮评价,专家介入以及给出相应评分,最后才给出一个顺序。”


这份评估报告就像是一份成绩单,对2014年—2015年31个省市区的应急表现进行了一次考试。虽然上海和天津在自然灾害应急表现能力评价中都是优秀,却分别因为踩踏事故和危化品爆炸事故在人因灾害应急表现能力排名中垫底,影响了最后的综合应急表现能力排名。

 

其实,“应急管理”这个词出现在城市管理中时间不长,2003年的“非典” 暴露出的政府管理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薄弱,开始了我国综合意义上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从国务院到县级人民政府都建立了应急管理办公室。

 

“应急管理办公室简称应急办,是政府的一个内设机构,履行的职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就是应急值守,一个就是信息汇总,还有一个就是综合协调。”中国人民大学公管学院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王宏伟说道。


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汶川地震,都让我们意识到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伴随着频繁的突发事件,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从无到有。而在现代社会之中,复合型的风险已不是哪个部门单独能够应对的。


这几天,王宏伟一直密切关注着有关极寒天气的报道。因为这次被称为“霸王级”的寒潮带来的各地气温突破历史极值,让很多人都想到2008年那场“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是否会重现?虽然过去这么多年了,但是当年冰冻灾害暴露出的一系列灾害应急机制的问题还是让王宏伟记忆犹新。

 

“供水供电道路交通能源通信,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垮塌,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形成了一条条的灾害链条,而这些灾害链条又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道灾害网络。”王宏伟说道。


2008年虽然各地已经建立起了应急管理机构,然而那场前所未有的冰冻灾害显然让各地的应急管理人员始料未及。在这场灾害面前,我们应急管理系统也失灵了。尽管这次寒潮被称为“超级寒潮”、“世纪寒潮”,但由于有了2008年冰冻灾害的经验,各地的应急处理都显得比较有序。但也要对不可预知的风险进行预判,因为风险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特征。


在王宏伟看来,现在的应急系统以政府为主导,缺少权威性、灵活性是其最大的短板: “当突发事件发展的时候,可能要去协调卫计委、民政厅,去协调其它厅局级单位,一个正处级单位怎样去协调厅局级的单位,确实协调不了。这个中枢神经系统的权威性不够。它缺少足够的灵活性、响应性和适应性。”


在应急管理比较发达的美国虽然同样都是政府主导,但是很多企业、社会组织、包括个人都参与其中,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缺少灵活性等问题。


“我觉得,仅靠政府唱独角戏还不够,还要把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调动起来。比如说,一些企业在极端的情况下可以自主放假,可以实行弹性工作制。二十一世纪的风险给我们一些新的挑战,也逼着我们去对这应急管理体系做出一个革命性变革。”王宏伟说道。



视频制作:李瑾 徐新 王志坚

微信策划:宣霁祐

封面设计:刘晓媛




长按以下二维码图片

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


这里是 @央视新闻周刊

记录七天一页的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