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杀掉他,动用百余人,布置42个暗杀圈,此次暗杀行动堪称经典

 昵称8815056 2016-01-25

1912年,袁世凯篡夺了民主革命果实,暗杀了宋教仁,引起群情激奋。但第一次讨袁行动却因组织不够充分而失败,包括当时以上海为根据地的沪军都督陈其美的武装讨袁斗争。

时隔一年,陈其美从日本回到上海,此时上海人民反袁情绪高涨。陈其美等人认为要想取得讨袁斗争的胜利,必须首先除掉上海的镇守使、袁世凯的悍将、权奸鹰犬之辈郑汝成,此人在革命党第一次讨袁斗争失败后的一年时间里,联合上海警察厅厅长徐国梁屠杀了数以万计的革命党人,以至于当时上海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镇守使署是鬼门关,党人一去不复返。”

郑汝成的残忍行径当然不为这个“以冒险为天职”并曾为上海青帮头头且精通各种暗杀手段的陈其美所容。除此之外,除掉郑汝成也是打到袁世凯的一个前奏。

为杀掉他,动用百余人,布置42个暗杀圈,此次暗杀行动堪称经典

1914年10月的一个晚上,陈其美召集上海革命组织各单位负责人,说有重要任务,要各单位推选政治上可靠,果断勇敢,精于射击的同志。很快,推选上来百余人。陈其美把大家召集起来,每人发100元,让他们在一周之内尽情娱乐挥霍,然后回来领取任务。这百余人大概也明白了此次任务的性质。一周之后,陈其美告诉了大家具体任务——暗杀郑汝成。

11月9日晚,陈其美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说:“明天是日本天皇大正加冕典礼的纪念日,日本驻上海总领事要在虹口礼查饭店举行庆祝会,上海护军使郑汝成会代表中华民国前来道贺,我们的任务就是借此机会除掉郑汝成。”接着陈其美摊开一张上海地图,从虹口礼查饭店门口到斜桥一共圈了42个蓝圈。陈说:“郑怎么来,我们不知道,我们只好把狙击重点放在饭店附近,地图上的42个圈代表42个狙击点,大家都是射击高手,而郑汝成也相当狡猾,我们务必将其一枪致命,争取一次暗杀成功。”

这次行刺队伍由百人组成,行刺计划又周密详细,在古今几千年历史上,堪称首例。

为杀掉他,动用百余人,布置42个暗杀圈,此次暗杀行动堪称经典

外白渡桥是此次暗杀的一个重要狙击点,在此点承担狙击任务的是叫王晓峰、王铭的两名狙击手。暗杀前一天,王晓峰穿上用100元置办的新衣,显得器宇轩昂,他问同事:“你们看我像不像烈士?”同事说:“像。”王晓峰会心一笑:“如果不像,我就不去了。我要是把他打死的话,我绝对不跑,要跑了,将来谁知道是我打死的?我不走,我要将来中华民国革命史上留下我王晓峰的名字,光荣而死。”

暗杀当天,王晓峰、王铭二人到达外白渡桥指定地点,等待郑汝成的出现。郑汝成的确很狡猾,他从虹口码头坐车到礼查饭店,以至于各点狙击手都未能在他来的路上见到他。而郑道贺完毕乘车返回,由于车速较快,守在饭店门口的狙击手还未来得及掏出手枪就错过了最佳时机。饭店之后的聚集点就是外白渡桥。

10点钟,身着军服的一位军官乘车驶至外白渡桥,王晓峰立即握紧了两支手枪,定眼一看,原来是打前站的警卫车。大约又过了一个小时,郑汝成的车终于出现。他的车在拐弯上桥时,车速慢了一点,尤其行到桥脊的时候,速度更是缓慢。王铭趁机投出了炸弹,虽然仅炸到了车子的轮胎,可汽车已无法行驶。两人立即冲到郑的汽车旁,堵住欲下车逃窜的郑汝城。王晓峰随即掏出手枪,一枪正中郑汝成要害,又对准车内的人乱射一通,又拿出手枪直砸郑汝成的头,郑的头颅当即被砸碎。此次暗杀圆满成功。

为杀掉他,动用百余人,布置42个暗杀圈,此次暗杀行动堪称经典

但是,王晓峰、王铭二人任务完成后却并没有趁乱逃走,他们站在“血车”旁,慷慨激昂,神色淡定,一点都不像刚行刺完的人。他们的大义凛然吓到了那些巡捕、警卫,竟然没有人敢上前抓捕!

王晓峰把手中的枪高举起来,大声喊道:“我要做的事情做完了,我要跑的话早跑了,就是等着你们来抓我的,你们过来呀,怕什么?!”

说到这里,其实他们二人的结局我们就已经知晓了……永远铭记那些大义凛然,为革命英勇献身,吓破敌人胆子的烈士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