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板桥画竹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年年有于674 2016-01-25

郑板桥一生都喜爱画竹,这是众所周知的,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一生画竹、写竹最多,次则兰、石,至今都成为十分名贵的画作。

竹、兰、石代表着作者顽强不屈、坚韧不拔、正直无私、虚心向上的精神品质,是他“倔强不驯之气”的象征。

郑板桥画竹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郑板桥画的竹子“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他一生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为竹传神写影。今天就一起来聊聊郑板桥是如何在画家领域拓得一席之地的。当然第一原因在于他主攻竹、兰、石方面,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嘛。那他又是怎样把竹画的如此经典的呢?

眼中之竹

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郑板桥

少年时,郑板桥的屋旁有一片竹,他给窗户糊上白纸,白天的日光和夜晚的月色将竹影投射到窗纸上,他觉得零乱的竹影就是天然图画。所以他后来说我画竹不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而是从竹子在纸窗粉壁的投影中得到的。由此可见,郑板桥画竹在于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常常欣赏观察自然中各种姿态的竹子,并体验出自然的写意。

郑板桥画竹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胸中之竹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郑板桥

从丰富的观察中,竹子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就做到成竹在胸,得到了一个自己理解的竹子形象。这样画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了。一个画家对竹子足够的观察后,会得到创作的构思和灵感。再通过精湛的手笔把“胸中之竹”表现出来。

郑板桥画竹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手中之竹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郑板桥

此句诗的意思就是天天思想、天天画竹便可熟能生巧。

“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

最终,要在纸上把“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给表现出来。郑板桥正是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做到常常观察、思考、习作才留下了这么多经典之作。

郑板桥画竹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郑板桥对竹如此钟情,是与竹的一种缘分,更是青睐竹子坚韧不拔、正直不阿的气节。这说的不也正是宜兴的这片竹海吗?来宜兴竹海寻找竹子的气节,追寻郑板桥眼中竹的艺术气息。

郑板桥画竹是怎么成为经典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