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巧计修海堤,选址用稻壳来帮忙

 年年有于674 2016-01-25

范仲淹巧计修海堤,选址用稻壳来帮忙

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调往泰州西溪,任盐官,负责督办当地海盐的生产与转销。此时范仲淹年仅三十二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而西溪盐仓地处海角偏僻之所,煮盐的灶民绝大多数是被流配到此的罪犯和流民,入籍的灶民不准任意迁徙和从事其他行业,世代延袭,不得改藉,不得参加科举,随着盐业生产的发展,还要不断地从外地大批招募游民到此做盐官,着实是一件辛苦差事,时人视为畏途,甚至有人委婉劝他不要赴任,而范仲淹却不以为苦,不嫌官小,不惧地僻,欣然赴泰州。令同僚们深为佩服,也有不少人自叹弗如。范仲淹在《西溪书事》一诗中直陈心迹:“卑栖未曾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既来之,则安之,范仲淹到泰州后,在西溪的春天里看到了盛开的牡丹,眼前为之一亮,作《西溪看牡丹》诗:“阳和不择地,海角亦逢春。忆得上林色,相看如故人。”在海角盐碱地上扎根绽放的牡丹,宛如范仲淹自身的写照,因而使范仲淹大有一见如故之感慨。

范仲淹所就任的西溪,自西汉起即设盐场,成为淮盐的主产区,历代沿袭不绝。到范仲淹所在的北宋,西溪一带的盐场在制盐技术上有了极大改进,制盐须经由碎场、晒灰、淋卤、试莲、煎盐、采花等六道工序,不仅出盐率高,而且盐的质量好,其色白、粒大、水分少、纯度极高,时有“淮盐甲天下”之美誉。

范仲淹来在盐仓,看到白花花的盐堆,近乎透明的结晶体,折射着阳光,耀眼的白,这些盐将运往帝国的四面八方,成为充盈国库的一大支柱。早在春秋时代的管仲第一次提出了将盐收归国家专营的方略,把赋税直接加进盐的价格,达到既征收了赋税而又不引起民众不满的目的。由于对食盐的生产、销售一直由国家直接控制,从制盐工具、工艺和收购、运输、销售都直接处在官府的控制和监督之下,作为盐官,范仲淹的职责也正在于此。

范仲淹看到海边煮盐的灶户们在灶间吹火,烟熏得眼睛红肿流泪,深感民生之艰。随着海水蒸干,锅底结成了一层白色的盐晶,煎制的过程,又被雅称为“煮海”, 北宋的盐场管理实行催煎制,各盐场设置催煎官若干人,专门监督、催促、稽查灶民煎盐,谓之催煎。催煎官为每个灶丁制定一年的工作量,必须煎出合格的正盐三十五石(约合2625公斤),各种量化标准,有条不紊。范仲淹每日在这些琐碎的日常公务之中,毫无懈怠。在公务之余,他又四处走访,终于发现了一件大事。

范仲淹发现,当地旧有的常丰堰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至范仲淹到任时,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此时残破不堪,大潮起时,海水倒灌进来,不单盐场受损,海水所到之处,房舍淹没,庄稼颗粒无收,难民们有家难回,官府盐产租赋也蒙受巨大损失。范仲淹看到难民聚集在高坡上,等待大水退去,也有的百姓未及逃到高处,便爬上房顶,眼见的一切令他忧心如焚,他立即写信给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汇报所见的情况,并请求修筑捍海堤坝,使之贯通泰州、通州、楚州、海州,其跨度相当于今连云港至长江口一带,工程浩大。张纶看罢范仲淹所报,对其所提建议大为激赏,于是上奏朝廷,极力推荐范仲淹主持修堤。许多年后,范仲淹曾回忆其这段经历:“天圣中,余掌泰州西溪之盐局,目秋潮之患,浸淫于海陵、兴化二邑间,五谷不能生,百姓馁而逋者三千余户。旧有大防,废而不治,余乃白制置发运史张侯纶,张侯表余知兴化县,以复厥防。”(《胡公神道碑》)

范仲淹身为盐官,修筑海堤本不在其职权范围之内,因此有人攻击他越职言事,范仲淹怒道:“我乃盐监,百姓都逃荒去了,何以收盐?筑堰挡潮,正是我分内之事。”那些无聊的攻击遂烟消云散。

天圣三年,圣旨抵达泰州,范仲淹被委任为兴化县令,主持筑堤堰,范仲淹接受任命,等待他的,是艰巨的修堤任务,这等“苦差事”,别人唯恐避之不及,范仲淹却迎难而上,欣然前往。

修堤之前,如何选址成了一大难题。而海岸线几经变迁,年久失修的常丰堰早已与岸线不相吻合,修筑海堤亟需重新勘测选址。在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宋代,要在沿海准确勘测,确定堤址,实是不易。

范仲淹巧计修海堤,选址用稻壳来帮忙范仲淹深知,筑堤一事,非同儿戏,巨大的工程背后,是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失之毫厘,便是难以估量的损失。重任在肩,不由得坐立不安。在这段日子里,范仲淹带着随从在海边查看,见又老渔夫在海边捕鱼,忙向老渔夫请教,在老渔夫的指教下,范仲淹发动百姓,挑着一担担稻壳,涉水洒在近海中,随着海潮上涨,稻壳被冲向岸边,潮水落去,稻壳留在岸上,留下一条金黄的稻壳线,这正是海潮内侵的足迹,范仲淹命人沿着稻壳线打桩,堤坝的选址终于确定。

当地还有民间传说认为,撒稻壳的做法,是范仲淹偶然间看到农夫用木桶盛水去饮驴,木桶中有稻壳,都吸附在桶壁上,因此受到启发。不论哪种说法,都可以说明范仲淹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勤于思考与实践,终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只坐在办公室听下属报告,是难以实现的。

天圣二年(1024年)秋,范仲淹征集民夫四万余人,开工筑堤坝。哪知天公不作美,开工没几天,就遇到大风暴雨,又遭到一次大海潮的袭击,白天修成的堤坝,晚上就会被海潮带走,一时间人心浮动,范仲淹干脆搬到了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并拿出自己的薪俸,为民工改善伙食,遇到问题与民工商量,共同研究难题。民工们不由得对这位年轻的知县刮目相看,人心为之一振,堤坝得以迅速推进。

修堤的工程并不顺利,工程推进至九龙港时,已入冬季,大风引起滔天巨浪,民工们白天刚刚筑成的海堤,到了夜里就会被汹涌的潮水冲垮,甚至连痕迹都留不下,足见海潮之猛烈,白日的辛苦转眼化为乌有,偌大的工程在此悬置。

面对重重山峰似的海浪,范仲俺白天在险工险段上指挥修堤,与民夫共同商讨固堤的方法,晚上在油灯下彻夜研习朱宏儒的《沿海方略》,苦思良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结合所学,又吸取多方意见,选用柳篓、蒲包、草包装土奠基,使土基牢固奈冲,终于抵住了海浪的冲击。

正当范仲俺带领民工们热火朝天地筑堤修堰时,又遭遇到暴风雪,加之潮势凶猛,将已修部分海堤冲垮,海水倒灌,适逢天降奇寒,民夫冻饿劳累,死了近二百人,有谣言称死者达到数千人,一时人心惶惶。此时,范仲淹的同年好友滕宗谅(也就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提到的滕子京)正在这里协助范仲淹参与工程建设,海潮扑来时,民工纷纷惊散,唯有范、滕二人面不改色,下半身已浸在海水中,却还从容指挥施工,逃走的民工见状又纷纷回来,工程得以继续。

然而,一直反对修堤的地方保守势力认为堤毁人亡是天意,是神明降灾示警,于是乘机上疏朝延,要求停工,宋仁宗派胡令仪为淮南转运使,前来考察,胡令仪见当地被海水淹没,百姓流离失所,深感痛心,于是全力支持范仲淹。

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因丧母离任回原籍,临走时仍留书张纶,请求继续修建海堤。张纶和胡令仪再次上疏朝廷,获仁宗批准。范仲淹巧计修海堤,选址用稻壳来帮忙

天圣五年秋,宋仁宗任命张纶兼任泰州知府,次年春将海堤建成。海堤北起庙湾场,南至拼茶场,底宽十米,堤面宽三米,高五米,延绵百余公里,海堤南北相连,犹如一条巨龙屹立在黄海之滨。堤上有烟墩(即烽火墩)七十余座,遇有战事,可燃起烽火报警,又有潮墩百余座,赶海人遇到大潮可爬上潮墩避险,足见设计之巧妙。堤成之后,“流逋归者两千六百余户”,逃亡的农民重返家园,再无海潮倒灌之灾,农事、盐课两得其利,盐业生产得到新的发展,堤西也渐渐成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乐土。当地士绅、百姓为纪念范仲淹、胡令仪、张纶的修堤功绩,先后在西溪修建了“三贤祠”和塑像,岁时凭吊,以示后人。然而,当地百姓最为感念的还是首倡修堤的范仲淹,正是他首倡修堤,历经阻挠而不改初衷,才使堤成,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人们将这条海堤命名为范公堤。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感念,无疑是最高的荣誉。在古代,水利工程是重要的民生福祉,从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都江堰开始,历代地方官都着力于此,杭州西湖有苏堤和白堤,分别是苏轼和白居易留下的堤坝,人已不在,但其功绩长存。范仲淹留下的范公堤横亘于黄海之滨,千百年来成为无声的见证,历代题咏不绝。明人吴嘉纪有《范公堤》一诗传世,极言范公之功,其诗云:

茫茫潮汐中,矾所沙堤起。

智高敌洪涛,胼胝生赤子。

西腾发稻花,东火煮海水。

海水有时枯,公恩何日已。

“风尘三十六,未做万人英”,这是范仲淹三十六岁时写的诗。此时的范仲淹,心胸气度、德行才干兼备,已在下层官员中崭露头角,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也正是在这一年,张纶正在泰州继续修海堤,而范仲淹却在这一年被调回京城,出任大理寺丞,从此开始了京官生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