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挫鹤膝形笔意吴齐间●庞白虹书法

 澹水老逸 2016-01-26

 点上面蓝字“深圳市书法院”可加关注


人物简介

 

庞白虹(1904-1985),笔名剑溪。辽宁沈阳人。毕业于北京京华美术学院西画系。解放后先后在开封市文教局、文联、文化馆从事群众艺术工作。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开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工书法篆刻,书法擅诸体,尤精行草、大篆,风格雄浑、恣肆、老辣,个性鲜名;篆刻出入秦汉。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


 

人物经历

 

庞白虹于北京京华美术学院毕业后曾在张家口、西安等地任教。抗战后,到开封定居。1949年后,先后供职于开封文教局、文联、文化局。并与文秋野等人创办开封美术学校。曾任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开封市书协主席等职。

 

艺术特色

 

“古人论书宁拙勿巧、宁涩勿滑,至言也”。这是辛酉秋,黄菊初绽之时,庞白虹酒后忆古人语而欣然书之的一幅立轴内容(《书法》19914)。人们常说酒后吐真言,庞白虹先生所录古人论书句, 也应看着是他的“真言”吧。媒体上介绍庞白虹先生书法艺术的文章很少,作品也少见,因此对他的书法很难做出一个较客观、明晰的评论,然而我们从其有限的一些书法印刷品来看,其追求古拙厚重、线条起伏变化的主观意愿是显而易见的。其书拙有余而涩略嫌不足。目前所见庞白虹书法,书体有篆书、隶书、行书和草书。楷书作为幼功,多少会去涉猎一番,自不待言。庞先生篆书写的很有个性,质朴无华,用笔大胆随意,一任自然,颇具“朴野”之趣,取意在吴、齐之间,结字又有“散氏盘”遗意。庞氏诸体中,以篆书成就最高。行书作品可能过于强调线条的粗细变化,以及折笔的提按顿挫,偶有“鹤膝”出现。

 

河南几位老书家如谢瑞阶、陈天然、庞白虹等皆有画家身份背景,(当然,这一现象并非河南一地才有,只是因谈庞白虹书法而引起)这里面除了“书画同源”因素外,是否中国人毛笔书写的“基因”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作为画家与之更有内在相关的联系?我们提出这个问题,还基于一个考虑,画家背景的书家,尤其主要以画画为主的书家,他们的书法作品往往画意很重,对书法的书写法度看的略轻,讲的明白一点,多少有点我行我素的意味,这或许是一种缺憾,但是否可以看作是其长处呢?庞白虹是一位涉猎较广的艺术家,他攻油画、雕塑、兼习图画,擅书法、篆刻,在书法中还兼擅各体。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杂糅多家,体现各种趣味的尝试,不因循某家某派,也就不足怪了。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