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中心: 防贫困生补助擦边球不妨引入“互联网+”思维

 戴小眼镜的老师 2016-01-26

防贫困生补助擦边球不妨引入“互联网+”思维

曹灿辉

 

本月15日,革命老区大悟县金山中学183名贫困生领补助,校方安排举钱拍照,拍完留钱走人。19日上午,已被停职调查的校长方某称,拍完照后没有发补助金,是接受部分班主任建议,暂扣下来,冲抵来年的伙食费。“的确不该这样发,我是想打个擦边球。”(1月24日荆楚网

虽然金山中学贫困生补助“假发放”一事经媒体曝光后,当地相关部门纠正了该校的错误做法,补助金也已发放到位,但是学校能够打成擦边球“假发放”贫困生补助,反思却不能打上句号。

学校打擦边球“假发放”贫困生补助,并不仅此一校。有媒体2013年5月报道,海南一校长采取欺骗手段骗取学生签名,连续6年冒领贫困生补助。在被查时,该校长堂而皇之地称“补助款已经花完了”。2012年10月有媒体载,陕西安康一中学私自将贫困补助金扣留,以自制代金券的方式发放给贫困学生,称是为了防止钱被家长花了、防止学生辍学、防止学生交不起学费等。

学校打擦边球“假发放”贫困生补助,其不良示范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长远不利影响;也会影响贫困生的经济生活,不利于其安心学习;有可能产生腐败;特别是其“拦截”党和政府的爱心,更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还会有损学校的社会声誉。

    学校贫困生补助如何发放,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出台了相应的明确规定,而以上新闻由头涉事学校所在地也有明确要求。2014年12月1日,湖北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发文规定规范管理和发放办法:该项资金必须以现金或银行存折(卡)形式分学期一次性足额发放给受助学生本人或其监护人,不得以食堂卡或餐票、校园卡以及实物抵等形式发放。实行现金发放的,应由学生本人或监护人签字确认后领取,其他任何人不得代领代签。显然,学校打擦边球“假发放”贫困生补助是违规的。

学校能够打擦边球“假发放”贫困生补助几年“相安无事”,显而易见,与学校领导法纪观念淡漠有关,但相关主管部门监管成“摆设”也脱不了干系。试想,学校要让贫困生举钱拍照存档应付上级检查,说明学校还是知道贫困生补助是“动”不得的,上级相关部门是要对其进行监管的。之所以这么“赌一把”,是因为以前有的贫困生补助监管“重资料”“轻调查”,方法手段不新,让一些不怀好心的人“摸准”了套路,钻了“空子”。这么看来,要防止学校打擦边球“假发放”贫困生补助,不妨改革创新发放和监管方式方法,引入“互联网+”思维。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贫困生补助发放完全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建立全国联网的统一登记发放监管制度,贫困生补助资金直接打入和名单相对应的账户,让资金和贫困生“精准对接”,防止截留挪用。另外,通过互联网+技术,不定期地随机抽选一定比例的贫困生,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微信、微博等方式,实施远程调查核实。对于一些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还不够的贫困生,也可以采取实地调查补助发放情况的监管方式。如此“公开透明”发放和监管,学校要打擦边球“假发放”贫困生补助,也难!

当然,对于打擦边球“假发放”贫困生补助的当事人和主管部门,相关纪检监察部门也要进行责任追究,涉嫌违法的更要依法查处。

(作者系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公务员,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