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课外阅读令人担忧

 江山携手 2016-01-26

孩子课外阅读令人担忧

孩子课外阅读令人担忧

当下学校生活不可能有书斋那安逸的环境,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这只能是奢望,那种书香校园,我觉得也不过是一些行政领导打造的办学口号而已,说到底,社会的浮躁直接影响了校园的安宁,这是值得每个有良心的教育工作者担忧的。

许多人喜欢把孩子的学习成绩的优劣归结于智力的高低,殊不知,真正阻碍学生接受知识,解决问题的常常是阅读水平的差异。如果大人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能够掌握多点阅读的技能,说不定,一些后进生也能够加入优等生的行列。可悲的是,这样简单的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诟病,几乎很少有老师稍微放弃一些时间,都会不约而同地霸占学生学习的时间,让自己可以吐沫横飞地展现自己的风采,结果是,孩子听得昏昏欲睡,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当然,效果只能是微乎其微。

自从教学大纲或者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本以为孩子的课外阅读会有多大的起色,至少苏霍姆林斯基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就明确认识到阅读能力在解决一切知识当中充当着不可或缺地作用。可一直以来,我们的老师十之八九仅仅把目光锁定在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上,至于孩子是否读懂了题目,那不是自己的事儿,似乎要把语文老师,不,应该是语法老师抓来,做自己的助教,这样,自己可以专心的讲专业知识,孩子又可以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可悲的是,这样的美好愿望根据当前的条件,也没办法实现。语文老师也不怎么在意基础知识,尤其是语法结构的梳理,总喜欢围绕考试这一指挥棒来设计题目,让孩子更好的成为考试机器,包括作文,教师都喜欢越俎代庖,搞出一些有实战效果的花样来,自然了,这些东西都需要时间来作为支撑,哪还有工夫去管孩子读题目那样的事儿。

如果你是一位愿意研究孩子的教育工作者,每每测验下来,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成绩的差异,十之八九都是没有读懂或读透题目,无形中增加了测验的难度,自然不能考得好成绩,再加上有些老师本身的表达就很成问题,传授知识也会变得含糊不清,置身这样的班级,孩子又怎么能够考出像样的成绩来?除非这个孩子自学能力特别强,否则,智商再高的孩子,也会变得平庸起来。有人也许非常奇怪,为什么同样的孩子,不同的人来教育,为什么差距会那么大呢?说白了,老师有没有研究自己的学生,有没有及时反思自己的得失,这些显得尤为重要。吴非先生在一次讲座上,有人问,学校有一位老师,明明课堂处理方面有问题,可是这位老师就是不愿意承认,还特别的自以为是。吴非先生很聪明,问那位老师多大了,一打听,已经五十出头了,只能用“来不及了”作为结论以告之。我觉得吴非老师说的是大实话,一旦老师不断地强化自我意识,不怎么愿意接受别人的善意建议,恐怕外人再怎么帮助也只能无济于事。

为什么有许多老师会固执已见,我觉得也是缺乏书生气的缘故。不知是不是我们这个社会过于浮躁,还是有些老师个性使然,很少愿意静下心来读点书。一到课堂,咬着老本咿咿呀呀不停,学生学得不理想,也不会反省自我,总是把这方面的过错归结到孩子身上,反正没哪个孩子敢跳出来,毕竟自己还披着教师的外衣。

老师不读书,更可悲的是,语文老师读书的也不太多,自然就不敢过于越雷池一步,循规蹈矩地让孩子遵照课程标准上制定的作品进行阅读,毕竟,这些作品,有可能成为考试的内容,一句话,读这些作品吧,他们是考试的一部分。我觉得这类老师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作品的阅读需要其他的作品作为补充,否则,一开始就让孩子读一些与年龄不相吻合的作品,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利于孩子可持续阅读。我们的家长也跟在老师后面起哄,孩子一进书店,不是耐心地跟孩子一起挑书,而是很不耐烦地要求孩子快点选书或者就买老师指定的书,一旦孩子走得慢一点,就会大呼小叫,生怕多花点钞票,还会丢下絮絮叨叨的话,说什么,读这些东西有没有用,至于自己有没有阅读,那只有天才知道。

老师不阅读,家长极少阅读,更加可悲的是,大人的世界似乎还在拿过去的经验来约束一切,殊不知,时代不同了,只有真正地认识眼前的孩子有什么需要,才有可能做出明确的判断。

在课堂上,如果你让孩子呈现自己的课外书,一般情况下,要么是课标里规定的一些书,要么是在学校图书馆里借的不知名的书,当然了,老师跟学生处得不错,自然也有孩子从抽屉深处哪一些没有品位的书阅读。作为一名读书爱好者,看到这样的场景又怎么会不痛心呢?

其实,孩子并不是不喜欢读大人的书,只要我们成年人放下架子,读一些孩子喜欢的书,再推荐一些自己读过的书,在孩子读书时给以充分的时间进行思想和审美方面的点评交流,孩子还是能够跟在你后面,读各种各样的书籍。

小孩,别以为他们不懂事,没有什么过大的精神需求,殊不知,老师一旦与孩子一起共赏作品中的精华,孩子自然能够在审视老师欣赏作品的同时更加努力的阅读作品。比如,有孩子翻到鲁迅先生的杂文《论“他妈的”》,就抿着嘴跟身边的孩子一起不解的笑,等到我讲述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穿插了一个故事,那就是姚明在NBA打球,生气时就会说“他妈的”这个词,只不过外国人不理解,竟然听成了“tomato”,也就是西红柿的意思,孩子们在一笑之间明白了我们这个民族素质还有待提高,自然也就更加喜欢读鲁迅的作品了。

我觉得学校应该在图书馆建设方面多下工夫,有许多学校,图书馆纯粹是聋子的耳朵——摆设,许多书还是几十年前,为了某个验收,让孩子不知从何处搞过来的,当然现在的孩子不喜欢了。

老师不认真引导孩子阅读,大人不喜欢孩子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学校又不提供孩子优秀的图书馆,再加上我们的专家不走到孩子中间来,听一听孩子对书的需求,自然孩子的课外阅读变得危机四伏,怎么能够不令人担忧?(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