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翻阅名片有感

 圆角望 2016-01-27

  

  名片,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后,是当今社会交往和公务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派生物与媒介,也是个人身份的象征。在职场交往中,递上一张写有个人姓名、职称、联系方式的名片,并与客人亲切握谈,很快便熟稔起来,这对于接洽业务、沟通情况、交流感情是颇有帮助的。

  近年来,由于工作原因,笔者接触过不少人,名片收集了300多张,闲暇时随便翻一翻,既觉得有趣,又顿生几多感慨。一般来讲,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新闻界人员,名片上的称谓简单明了,市长、局长、处长、科长、编辑、记者,等等,一张片子上一两个称谓足矣。有的高级干部或名人精英,名片上只写自己的姓名,没有官衔与名分。有的根本就没有名片。而学术研究界、文艺界、书画界、社会或民间团体人士,名片上的称谓就较为复杂了,头衔亦五花八门,一张名片上常常有三五个职称,甚至更多。有些人特别看重自己的职称、名号、头衔、牌子,想方设法通过名片展示自己,包装自己,提高自己,乃至推销自己。有不少甚至不惜编造头衔,自立名号,自我加冕,头衔越多越好,职位越高越好,名气越大越好。知情人或明眼人一看,不少都是子虚乌有。特别是一些离职退休人员,有的加入过某种社团组织,有的有过某些业余书画培训的经历,有的连培训也没有参加过,更没有担任过什么重要职务,某些专业技艺也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但是,一看名片却冠冕堂皇,主席、会长、研究员、理事、书法家、画师、教授、顾问、名誉顾问等头衔十多个、二十几个,动辄戴上“中国”“国家”某研究会、研究院的帽子,名片正面装不下,背面一大串,令人五味杂陈,啼笑皆非。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件事,说是有的专家提出从六个方面辨别一个人是不是成功人士,前三条分别是:自己不开车,没有名片,衣服上没有名牌商标。这事尽管有几分幽默与虚妄,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劝导做人要务实与淡定。

  平时与同事、老友闲聊,谈及有些名片名不副实一事,有的称之为“名片现象”,认为这现象反映出一些人在商品经济大潮作用下,滋生出的浮躁、虚荣、浮夸,追逐名利、好面子的扭曲心态,是一种消极的东西,一种负能量。笔者以为,钻学术、搞艺术,应当潜下心来,淡泊功利,不慕虚名,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人生进取时。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立足社会、学有所成的必要条件。更何况一些人离职赋闲,步入老年,更应该保持平常心态,清静淡然,修身养性,力所能及、扎扎实实地学点东西,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没有必要故弄玄虚,沽名钓誉,欺骗他人也糊弄自个儿。

  诚诚恳恳做人,老老实实处事,是树立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名片应真实可信,不要忽悠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