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出身士族,风度翩翩;你相貌英挺,文采非凡。你,就是周瑜。 因为《三国演义》,很多人觉得你空有其表,心胸狭隘,只是诸葛亮的陪衬,包括那句莫有虚无的“既生瑜,何生亮”,也只是作者的渲染。 你年少,却不轻狂。孙策闻你归来,亲自出迎,授你建威中郎将,而此时的你,时年二十四岁。 你傲骨铮铮,聪慧无双。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下书责令孙权,让孙权把儿子送到曹操这里来做人质。孙权不愿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会商。大臣们众说纷纭,张昭、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孙权本意虽不想送人质,但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也有点举棋不定。于是,他只带你一人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你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送人质。 你的才华还体现在军事上。当曹操的八十万雄兵攻打孙刘联军可怜的十多万之众,兵临城下,你临危不乱,利用敌人的弱点,和黄盖一起使出了一个绝妙的苦肉计,骗过了曹操,最终,狡诈的曹操败在了你环环相扣的计谋上。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 这样一个人,又怎么会被诸葛亮气死呢? 苏东坡写过一首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又怎么会是在描写诸葛亮呢?想象着你的豪气千云,我想,作为这样一个人,你又怎么会仅仅是诸葛亮的陪衬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