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都老工业区寻发展,转型升级的路怎么走?

 决策咨询 2016-01-27
点击上方「成都市科技顾问团」关注我们


当前,我国地区工业转型升级持续升温。已顺利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城市,为地区经济创造了新的发展动力,例如:沈阳铁西区通过创新资源配置和打造装备制造基地,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代表;上海闵行区通过改革重点发展产业,建立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实现由辅城新城的转变。目前,成都市内老工业区也面临着传统工业已经不足以支撑新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亟需通过工业转型升级来获取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成都市老工业区转型升级实践


龙泉驿:汇聚汽车产业龙头,推动产业跨越发展



双流:以产业高端化发展为主线,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坚持把结构优化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

优化产业机构是加快转型升级最有力的抓手。地区工业发展应当将现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作为首要任务,紧抓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和工业布局规划调整的机遇,促进传统产业向智慧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同时,坚持把培育新兴产业放在战略位置,锁定一批国内外行业目标企业,着力引进一批附加值高、增长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积极培育优势互补、分工合理、互动融合的新兴产业集群。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支撑

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在转型升级中的引擎作用,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发展技术先进、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使之成为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和重要依托。大力培育创新组织,鼓励企业建设院士创新工作站、联合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促进校院地企协同创新,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中介机构实施项目对接,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打造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创新孵化培育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资金链、汇聚人才链,不断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双向融合


坚持把机制改革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能够有效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优化资源配置,是顺利实现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应当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为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健全要素保障机制,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发展用地区域布局,理清闲置低效利用土地、破产改制企业的废弃存地,有效盘活项目建设用地。创新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建立适应转型升级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


坚持把绿色低碳作为转型升级的有力抓手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积极推进经济发展从高能耗向低碳环保升级。加强产能过剩行业动态监测分析,健全信息预警机制,完善激励和约束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特别是钢铁炼化、氨氮化肥等粗加工产能有序退出。坚决淘汰工艺装备落后、产品质量不合格、能耗及排放不达标的项目,促进能耗高、污染大且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关停或搬迁改造。按照低碳经济的理念,统筹推进循环经济、清洁生产,鼓励开发利用低碳技术,逐步实施园区产业体系的低碳化改造,形成产业链条生态互补、资源再生循环、能源高效利用的良好发展格局。



选编自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研究报告《地区工业转型升级发展实践及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