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度】你们都错了,困扰农资电商前进的竟然是货源!

 健壮硕大 2016-01-27

说明:本微信平台将在今后一段时间,针对农资电商层面做重点报道与深度分析,敬请关注。

做农资电商,起初充满质疑,感觉获取用户难(地推)、物流难、下单支付难、产品想上量难加难……然而事实上呢,做了电商之后便发现,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表象,上述常人能够想到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基本都能够被解决。并且,农资行业还练就了自己独特的武林绝学,要用户搞代购(某圈的田哥田姐、某网的代购员等),要物流建工作站、要销量做爆品、联合工作站代购员下单做支付。

从营销的角度,这套体系堪称完美,农资电商既然能够解决很多其他行业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一定大有可为。逻辑的角度,这个也没错,但有一点被忽略了,营销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排在第一个的是产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它将成为困扰行业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笔者查阅了一些电商的崛起之路,当年遇到几乎和农资电商一模一样的情景。当年京东起势,几乎找不到一手品牌货源,全从二级市场倒货过来。包括近期爆出的唯品会假酒丑闻,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它一定知道货源的真实性,但是,它确实没有办法拿到足量的货品。再观天猫,仔细扒扒每个行业的底不难发现,细分行业的前几位企业依然不多,也就是说传统的品牌资源依旧稀缺。

回归农资电商,有一位老总说了很中肯的话,做电商就是要颠覆,前期阶段,指望前10的厂家进来几乎没有可能,而互联网要做的事一定是再造一个“前10”,未来互联网的品牌销量一定会大于传统企业销量。

仔细分析,不无道理。但对于眼下急于发展的农资电商,又是一个极大难题。目前行业叫的响的农资电商,背后都有上市公司投资,那么,不管怎么说,网站上挂出来的产品不能太难看,除非自己不懂行。同时,为了尽快完成爆品计划,上量计划,品牌知名度越高的产品依然是电商争夺的第一焦点。但事实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大型品牌企业,几乎是清一色拒绝上线行动,于是我们看见,云农场上面挂的都是你没听过的厂家产品;农商1号不得不再注册一套商标新农道当官网自己卖;唯独农一网稍微可圈可点,上了几个不错的企业产品,但依然是辉丰产品主导;田田圈虽然引进了一些优秀产品,但也是局部区域代理,除诺普信系外全国性销售产品并不多。那么,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使京东阿里大手笔跨入农资行业,未来也将面对这尴尬的难题——好产品拿不到,拿到的产品销不动。

笔者也试图调研一些企业,为何拒绝上线?答案如出一辙,不管农药还是化肥,平台首先不能保证我产品销售的唯一性,比方说草甘膦,如果某小公司的产品卖的比新安江还好,新安江撤出平台是迟早的事。对于化肥,行业几大龙头格局逐渐形成,谁的地位都不容挑战,让降价上线,没戏!;其二,对于品牌厂家,很难将成熟的产品上线,因为这将对原有渠道做出严重挑战,一旦撕破脸,后果不可预估;其三,有人说像农药,一个企业不是还有很多销量不大的证件,拿出来做几个产品卖呗?思考一下,自己都卖不动的产品网上能卖动?还有厂家表示,即使不卖也不愿意上线,因为渠道商时刻关注公司,一旦一个产品上线了其它的还会不会上,未来自己利益会不会受损?其四,很多老板担心,这个电商平台销售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万一做不起来怎么着……

未来农资电商破局之道?

笔者认为,做不了大区域的一定优先小区域,互联网很好实现这个功能,其它区域想购买,显示无货即可;其二,努力争取一流中的二流资源,当你的量慢慢做大的时候,行业前列的厂家才会关注;其三,为客户打爆品,不管草甘膦还是草铵膦,当你的网销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优秀厂家过来找你,此刻作为平台,需要考虑的就是协助大厂把销量做上去,稳定客户求发展;其四,大公无私。既然想着做行业平台,就不要思考背后那个大股东过多的利益了,当它的产品占位太多,你做的就是个官网,而只有它的比例下调到5%以下,才能得到行业更多的认可;其五,买断经销权。电商平台也是一个大的零售商,如果对于自己事业有充分信心,买断一两个优秀厂家优秀产品卖卖也是可以的。

欢迎您提出不同见解!

本文有特邀作者农资一刀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