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山流水遇知音中的伯牙姓什么?专家:姓伯不姓俞

 nangongcunfu 2016-01-28

高山流水遇知音中的伯牙姓什么?专家:姓伯不姓俞

  来源:武汉晚报  
2016-01-27 09:21:20来源:武汉晚报作者:责任编辑:丁玉冰

  本报讯(记者胡义华 实习生邱立 潘漩 通讯员汪洋 蒋思维)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世人皆知,可是摔琴谢知音的伯牙,究竟是姓伯还是姓俞?什么样的朋友,才配得上称“知音”?

  经过10多位学者历时两年多的考证研究整理,昨天由汉阳区地方志办公室编撰的《千古绝唱话知音》一书正式问世,并首次对这些有争议的地方进行了纠正。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教授、博导,文史馆终身馆员严昌洪,评价此书出版“是知音文化研究的升级版,是知音文化研究的一大贡献!”

  关于伯牙的姓名,明代以前本无争议。明代中后期以来误传为姓“俞”,缘于当时说书话本中“话说周朝春秋时,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后来冯梦龙编辑的《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也如此说,导致“俞伯牙”广为流传,甚至还有余氏族谱说伯牙姓“余”。

  “其实冯梦龙编辑的人物,是小说杜撰的产物。”文史专家、原汉阳区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陈国辉介绍,对伯牙姓氏的版本,进行了多次考证研究,参考东汉著名注释家高诱的《吕氏春秋》,“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明确指出“伯姓,牙名,或作雅;钟氏,期名,子皆通称。悉楚人也”。高诱的注释对后世影响较大,在后来的文献中对钟子期多用全名,而对伯牙姓名则无人更改。

  另外,还有一个例证。《辞源》中的“伯牙”词条,对原书注释做了进一步说明,对伯牙姓“伯”持肯定观点。权威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也在2012年第6版中,对伯牙的姓氏予以纠正,“姓伯名牙”。

  在研究中,史学专家还挖掘到知音文化内涵的特别之处。常人动不动称“知音”,其实不然。陈国辉说,德艺双馨的至上友人,才配称得上知音。知音,绝不是低级趣味的朋友能配这个称呼的。

  知音文化发展到现在,老少皆知,并已拓展到宇宙太空中。“伯牙钟子期传说”,也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武汉城市精神的文脉所在。文史专家严昌洪说,知音文化的发源地于汉阳,但知音文化不仅仅属于汉阳,而是属于全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