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一种奇迹是偶然(二)

 佛陀在我心中 2016-01-28
/Kira小注/
高中时眼界和眼光有限,所以我重新审过原文后,决定删除Chapter 3香港。在上一篇中说的Iain是带过我几年的英语外教,高大英俊的加拿大老人,孟老师是他中国夫人,在我的英语学习上曾给予过我很多帮助,虽然终因我的懒惰而见效了了。

接下来的Chap4~Chap6是我努力学习过程的重点,然后就任性弃坑了。今天在末尾补了段Chap7尾声,描述最后的一些心理状态,考场发挥,和我故事的余音。

愿高中的学弟学妹们终得偿所愿。


 

Chapter 4 揭幕
   我之所以对151天,这个具体的日期,有如此深刻的记忆,是因为在这一天我创建了一个特别的日记本。
   从此,我对高考无论从心理还是行动上正式备战的大幕华丽拉开。
   “高考心情”——我在倒数51天时才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当时在被窝里还花了很久在封面画了各种可爱的表情&头像。
   建本之前,我经常去“高考吧”游荡,看各类高三党发愤图强,每日不懈签到。小A说今天自己做了多少道题,小B说今天自己背了多少页书,于是我有些心动,也想玩个签到。不过网络这东西是上去容易,下来难。上一秒在签到,下一秒干什么,我未必控制得了。于是,自己弄个本子,既能顺利签到,又排除了网络的干扰。
   以下如实呈现我在正文首页页眉题下的大字:
   “高三签到本:我的高三,我的成长  151天  全纪录”
   初衷是记录每天都干了些什么活,以此督促自己,顺便留个纪念。到后来,渐渐就进化演变了,有对自己的各种鼓励,各种自我表扬,各种不服,各种自恋……具体干了些什么基本就光挑重点或是只字不提了……
   类似的还有我在自己屋电脑上,不定期写下的自我励志自我总结小文——《请记住我最璀璨的青春》,字数应该是没破万,里面对内心活动记录的比较细腻。
   呵呵,我相信很多人的高三都会有这样的小日记吧。
   日子总不能浑浑噩噩的过啊。
   觉得一定要记录一下,或是排解一下,才会踏实。
   151天也不是凭空选定的,那一天似乎是有个小假,发了点低烧。书桌前坐不住,于是去上会儿网,并杯具地在网上泡了一下午,看了一些算是有内容的东西:几段状元谈心得的视频(第一次知道有语文考到145的神啊……)、几篇励志文章、几篇吧里学长学姐的成功奋战经历……
   每一种内容都对我有不小的触动,以及,在以后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得不提的是励志文。我最早接触的励志文是贺舒婷的《你凭什么上北大》,一中宣传的,不陌生吧。其实当时听过了也就过了,没什么大印象。后来一天忽然脑袋里跳出一行字“如果北大只有一个名额,那么为什么不可能是我?”觉得真是太带感了,当天就把这篇文章打印了下来。从此,每天趴在被窝里开始学习之前,都把它拿出来看一遍,顿时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那两页纸陪伴我过了很久,因为随身携带和经常开合的关系,纸张变得有些粗糙,折痕处的字迹也已经模糊不清了。我在几句话下画了横线,其中一句至今仍记得清晰,她说:
   “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
   我想有的时候,自己真正的控制者,并不是人类的体质,而是心底深处的意志。意志,是不可战胜的。
   每当我困得上下眼皮就要合上的时候,我用这句话提醒自己;每当我在阳台被冷风刮得快写不出字的时候,我用这句话提醒自己;每当我看到触手可及的漫画电脑和杂志的时候,我用这句话提醒自己……
   那种咬着牙的感觉,真的很爽,每次在心底都会不自觉地表扬起自己来。我一直觉得,在某些时候,我真的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不过我得承认,每一句自我激励的话都有它的有效期,到高三最后冲刺阶段,我的自制力开始急剧滑坡,6月的第一个周日下午,我还几乎是在游戏中完整度过的。但我更愿意将其视为高考前给自己身心放的假,毕竟曾经有过那样痴痴傻傻不顾一切奋斗的日子,得到的,就永远得到了。
   到后期,基本上已经把贺舒婷烂熟于心,感觉激励作用不很大了。
   于是,看了林丽渊《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职烨《花开不败》、 虞箐《一米远天堂》还有高策《奇迹是为了信念牺牲一切》,最后一篇给我的触动最大,同为理科生,同为所谓优生,那种V字型的超越,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魄力和勇气。
   励志文发挥的巨大作用,绝不仅仅是励志,更重要的是,给我指明了一条具体可行的路,让我知道自己究竟该怎么做。
   《高考心情》的扉页,我工整地抄了很多话,它们或多或少在不同的阶段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大多人死在明天的晚上,看不见后天的太阳。”
   “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必须为了必须,到耀眼的地方去!”
   “输输输,输到赢为止!”
   ……
   我感谢学长学姐的经验给了我决心和力量,同时让我少走弯路。
   虽然我出发比许多人晚太多,但我认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有了顿悟和满腔热血,我的起点,并不是很低。
   我想见证一个奇迹。
   我不知道自己在这条路上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只是相信,无论将面对什么,无论会遭遇什么,我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畏任何阻力。
   这注定将是一场我向自己极限发起的挑战,我已经迫不及待……
                                                                                       
 
Chapter 5 苦寒——熬夜篇
   诗云,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从不期许没有付出的收获。
   最后的151天,除了在家时的吊儿郎当,只要我人在学校,我基本是尽百分之一百努力拼上的。
   其实,辛苦只是在爸妈及知情人士看我时内心的感觉。
   我不会浪费任何时间在任何我不感兴趣的事情上。
   在学习上加班加点对我来说是一种诱惑(也许是被那些励志文勾引的跃跃欲试了),我单纯只是因为想扑时间在学习上而扑时间在学习上,感觉一切都充满了挑战性,令人热血沸腾。这真有点奇妙和诡异。
   虽然我一回家就全面瘫痪的惯例令我每每先自得其乐,后懊恼不已;不过我在寝室却有着逆天的热血,同桌赐名:“小马达”= =。
   现在想想,可能我最大的动力是——我想比别人干的更多
   我享受那种超越和领先的感觉。
   我们家有全体熬夜的“优良”传统,常常别人家全黑了,唯独我们一户灯火通明。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我幼儿园起就有熬到后半夜的能力。初中和高一高二时,玩个游戏看个肥皂剧到一二点是正常,偶尔三四点至通宵,不过太晚第二天有点生命危险。
   所以,熬夜什么的对我来说,还是比较小菜的。也有熬不住的时候,这种时候通常分N种情况(大菲见证……):一、躺在书上说我睡五分钟,一睁眼天亮了;二、躺在书上说我睡五分钟,一睁眼天没亮,爬起来看书,半分钟后又睡了,再睁眼,天亮了;三、躺在书上说我睡五分钟,过了五分钟真自己爬起来或大菲叫起来,异常清醒,学至再困;四、困的时候狂灌咖啡,遂清醒,这招有点虐,不过确实好用,睡着对我来说也很小菜,我属于一沾枕头就着的类型……
   当然啦,大多数时间,我是能熬住的。我熬夜的第一原则是把重要的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再睡;第二原则是,如果重要的都干完了,只要困就可以睡了,不会坚持到眼皮睁不开的,熬多了也没用,具体熬到几点状态说了算。
   实验证明,我的生物钟分水岭是一点半,一点半以前睡,第二天一点问题没有,一点半以后睡的话,第二天就会觉得整个人像飘起来一样。
   这个时间点非常准确。只要我状态足够好,一点半加减十分钟会准时来困意,那个时候一般是在做很额外很额外的事,放心睡觉就OK了。很多次第二天考理综,我前一天都到一点半,答题状态都还不错,对我来说一点半和十一点半对第二天状态的影响差不多,怪了。
   熬夜意味着长时间战斗,因为天天趴在床上,重心常放在两个肘关节上,后来关节上的皮肤都磨厚了,远看发黑,摸一摸皮都硬了,还有些疼,不过渐渐磨得更厚一些,也就不疼了。这一点老妈现在还经常和别人说起,博得众人水汪汪的目光。不过我自己依旧是一种变态般的很爽的感觉,付出总得有回报啊,我认为我的胳膊肘磨成那样,是回报的一部分,付出见效了嘛~~~而且现在皮肤又变回来咯。
   随手翻翻《高考心情》,会经常看到签到时一笔带过的时间点,太带感了啊啊啊:
   149天:“1:00了,背会儿单词就睡。今天没干什么,明儿物理快赶。”(当时貌似是在猛做创新大绿皮)
   148天:“1:30睡的吧,晚上一咬牙放下语文和英语全力攻物,成效不错,已从巨慢赶至超前了。”(前一天刚说赶物理,第二天就照做了~~耶耶)
   144天:“12:15左右睡的吧,真的很奢侈。”(看到这一句,我简直内牛满面><>
   122天,自招6天(邻近自主招生时,日期双开):“现在是12:45,我来报道了,和XX发了一夜短信,呵呵……明天怎么过?下个周怎么过?请便!”(自主招生那一阵真是又急又不干活……不是所有的熬夜都有收获入账,熬夜只是习惯而已……)
   102天:“一点了,带回来的都完成了……还不困,下成绩了,兴奋的吧……”(那次全班第六,年级27,高中以来最好的班级排名……逆天的烟台一中09级一班……)
   92天:“现在是2:20,咖啡真是神奇的东西。”
   91天:“1:40,不能像昨天那么夸张地熬了,得快些睡。”
   ……
   后期基本就是稳定的一点半定律了,而且晚睡也已成习惯,时间就没怎么特地记录。
   不过,一个周有一天是很特别的,这一天就是一周一度的——星期五!
   一般星期五这一天,我至少熬到三点,而且状态奇好,完全清醒,丝毫不困。
   为啥呢?因为作业多。(找虐型= =)
   作业一多我就格外来劲,写作业有瘾木办法,一门心思想赶紧把作业干掉。
   当时周围欣欣佳佳苑哥邢哥可以说是只要地球人吧,笔头都比我快,但是一到星期六早上我就奇迹般的反超了,然后我就开始左邻右舍各种得瑟><(嘿,想得瑟才是重点),不过因为我速度真心不快,于是最后被再反超也是常有的事=>
   说起来,在我正式住校当上熬夜党之前,也尝试过另一种抢时间的方法。
   出自我在高考吧发现的一个爆火的帖子,与“拼命党”有关。楼主可以说是拼命党的创始人吧,个人感觉他都快修炼成仙了。
   
当时吧里分成两派,一派是两点党,一派是拼命党。
   两点党顾名思义,我就不废话了。拼命党倒是很值得说道说道,因为他们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拼命党坚信熬夜伤身体,推崇达芬奇睡眠法与黄金睡眠时间,自创出一套睡眠体系,那就是——十一点半睡到两点半,起床学习,到大概快上学了,再回笼小憩片刻。
   他们寝室一行四人,用这套诡异的方法,据说复习进度神马的比老师都超前N多,从年级200+赶超到70+。因为时间确实是多于凡人啊,白白多出来不要钱的啊。
   我觉得有点道理,于是尝试了一晚上。
   结果第二天生不如死。
   看来什么方法都有它的适用人群,不能胡来啊……
   不得不说,在寝室狂熬的日子,确实让我多出了许多时间,可以多做很多事,做有用的事:老师布置一面,我必做完两面;布置到200页,我能干到250页;物理三页电学实验要求弹性完成,我第一天晚上激情澎湃地在自我表扬中全线干躺;背了数不清的单词;多做了无数的题……
   回忆高考冲刺,我首先想到的必然是不可思议的熬夜。总算是让我的熬夜才能物尽其用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啊。
   不过熬夜的战场不光是寝室的床上,还有我因为不晓得社管老师十一点之后就不查房的规律,而为避开老师检查上阳台的,那一段,独家记忆。
 
 Chapter 6 阳台篇
   住校就意味着十点十分之后,必须保持寝室表面上的完全黑暗,故我等有活要干的苦逼孩纸,就只好另辟蹊径以躲避寝室大妈的巡回检查。
   最原始最受大众青睐的方式莫过于经典的“趴被窝”,高手可以做到完全透不出一点灯光,可以说是很奏效的一种反侦察方法。不过我天生超爱出汗,冬天被窝里还可以用暖和来形容,至于夏天……我可以用汗蒸来形容么。无论冬夏,在被窝里趴久了都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于是我光荣地无知地短暂地当了一把“阳台党”(至今还没找着同类呢= =)。
   作为一个从小菜鸟渐渐成长起来的阳台党,我绝对可以毫不低调地用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来形容我自己了,当阳台党也是需要慢慢进化,慢慢成长哒。
   一开始去阳台,是站在围墙边上,把台灯放上围墙去,夏天吹着小凉风,心里还美滋滋的。不过站着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到冬天,小凉风变成凌烈的寒风,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于是,本人实现了从lv.1到lv.2的华丽升级。
   我把几本书摞起来当坐骑,然后把台灯支在膝盖上,就这样,又度过了一段时间。不过因为实在不舒服,外加即将入冬了,地面的寒气能逼上来,再外加,灯放膝盖上实在太不好控制,于是,继续向lv.3进军!
   在lv.3阶段,由于已经入冬,保暖很重要,于是我把睡觉不用的寝室原装蓝色大软枕头作为新版坐骑,把寝室常年屯的一件土鳖羽绒服作为在阳台的工作服,戴好温暖的帽子围脖以及露出指头的毛茸茸的小熊手套,穿上老妈特地准备的大棉拖。每天熄灯后,带上各种家伙,我华丽丽地缩在寝室阳台的一角展开战斗。台灯放在一个普通规格的木质方凳上,照明角度刚刚好。完全进化了有木有!
   人类社会是绝不会甘于止步不前的,任何体系都会有它的弊端,不久后我发现lv.3的弱点是:冻腿。于是在lv.4阶段,我对其进行了小小的改进,那就是拿了条叠得整整齐齐的碎花小棉被放在腿上,最后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
   经过了时间的考验,lv.4也无法满足我的全部需求,因为阳台地上实在不能说干净,腿始终支着,连个姿势都不好换,而且被子也不敢铺开。
   于是我向lv.5展开大规模的升级换代行动。
   首先,老妈为我特地牺牲了一条斑点狗大床单,我把它在地上铺开,这样在上面姿势就可以收放自如啦。床单的好处绝不仅在于此,有了床单,各种好东西都可以往上摆,野餐的感觉哈哈。被子也可以摊开了~~简直就是在外露营的感觉,阳台瞬间变身榻榻米。
   至此,阳台生活的全部硬件基本就算是升到顶级了。
   虽然硬件看起来还算有乐,不过人呆在阳台上的生活,确实看起来是很艰苦哒。冬天风很大也很冷,带上厚厚的手套字就不好写,如果摘掉手套,字能好些一点,但是手又会很冷了。
   有很多次,一边看着书,一边雪就落到书上,感觉很有意境又很无语。
   如果抓不住的话,风也是会把卷子吹得到处跑呢。记得快高考了,有一天心血来潮想重温阳台时光,结果不幸遇到大风,晚上在阳台救翻滚的卷子就救了好几个来回……
   不过很神奇的是,有时在阳台做数学和物理会觉得思路顺畅到爆,而且由于冷飕飕的,坚持到几点都不会困。在被窝里的话,因为太热,容易把人捂困呢。
   说到底,其实阳台生活只是个无知产物。
   在我知道原来舍管大妈十一点后就不会再检查了之后,就转移回被窝去了。熄灯后,先和大菲菲唠唠嗑听听歌,然后在被窝里趴一小会会,十一点准时爬出来,这才是我最后的标准模式。
   不过,高中生活如果少了在阳台的那段日子,也确实会少了一点有滋有味的回忆。


Chapter 7 追忆

          快到考试的日子,老师们会加紧和同学们的心灵沟通,比如单独叫出去谈话什么的。

          我之前说过,物理老师是唯一自始至终坚持看好我的,驰名一中内外大名鼎鼎特立独行的梁吉峰先生[笑cry],现在升了职称去了北京,手下带出的奥赛金奖无数。曾在课堂上,他排着点评了几个学生,到我时,他话锋犀利地说:“Kira,我就不说Kira了。你们等着,我看人很准的。” 那时我还是一种扶不上墙的状态。但是我会在他布置的一些小论文里,表现出我热爱深思和探究的科学素养。态度这种东西,高下在明白人眼里大概是可以立判的。

          后来考前一月他把我叫到教室外对我说:“你别看那些谁谁考的比你高,他们都是死狗,你是见过世面的,你没问题。”我对他一直嬉皮笑脸,却在心里默默立下了,绝不能让老梁看走眼的誓言。

          考前三天,班主任突然很严肃地把我叫到教室外,说:“我昨天做了个梦,梦见我们班考了三个清华北大,有你一个。你看你是不是对自己要求还能再高点儿。” 我听了差点没喷出来,哈哈,估计杨哥心里也没想到会有我一份,犯嘀咕吧。杨哥啊杨哥,不信抬头看,苍天绕过谁。

          临近考试的时候,我确实还背负着挺深的心理压力的,说不清为了自己还是谁。记得校园里有个荣誉榜,挂着近三年进清北前辈的照片。我有一天中午还自己专门去看了看,用心地仰视凝望了许久才离开。

          考试那几天我状态奇好,考点就在我家对面。每天早上起床后吃完饭,就跟平时上学一样嘚儿嘚儿去考了。在教室最后一排,旁边还放着把监考的椅子。一开始我感觉一阵发汗,这监考一直坐我旁边盯着我,我还怎么考啊。考到第二门我就习惯了,觉得有个伴读还挺有安全感的,而且整个考场大概没几个人比我水平高,且让我给你露两手~!

        对,我考试时的心态就是,这整一个考场都是平庸的宝宝,那我就是这个考场的智商担当啊,我一定要好好答,让收卷的同学一到我这就有种想跪的冲动。关于考数学的故事,我之前说过太多遍了,真的不想再赘述。总之就是,心态要稳,脑子要活,抱着每拿一分都值得庆贺的心态。大胆跳题,不影响你最后考140(这句话出自大学时的随机过程熊老师,他每次讲课都要用极慢语速说,听不懂没关系,不影响你考90分……)。

       我当时有一个让自己现在都佩服的策略就是,看也不看直接扔最后两大题的最后一问,回头检查选择填空。因为要知道,这么做其实是很担风险的,因为选填若没有错,这时间就是白白废了,而大题,可能稍写两字,就有分数可赚。最后我选填全对总分141,感觉这兵法打得挺漂亮。后来考研时,哎我就不说了,填空悔死没算清楚利害帐。有时太保守,反而是把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

        理综考完我整个人出考场是非常不开心的,我爸以为我没考好吓住了。后来我抱怨:“题怎么出的这么简单,一点区分度都没有。” 我真的不开心啊,觉得那题目,基础到没诚意,不需要创造力,也没什么陷阱,我积攒了这么久的智慧和老谋深算都无用武之地。最后我理综一共扣10分,总觉得哪里扣多了……

       而理综和英语出题之毫无诚意,也确实导致了最后各种分数线上涨。往年我的分数是可以上清北的,但那年分数线没确定我就知道铁定没戏。无论福祸,现在我也都相信是最好的安排。

       我爸和学校的校长副校长关系都不错,所以我什么状态,校长们也了解。最后我高考这结果一出来,简直成了学校里的励志典范。副校长夫人是班主任,就在她班上大肆用我的故事励志,说上一届的某某kira,平常不好好学习也就是个70来名的水平,最后冲刺半年上交大了。还说,我的故事不值得效仿啊太有偶然性了,希望大家脚踏实地,但不要放弃希望。O.O

       我爸在那整个暑假,走路都是神采奕奕的,大概我这成绩在他朋友圈子里,也是随便碾压。我高中以来,其实一直在被各种碾压,各种不受重视也好,被大神们不放在眼里也。讲真那种黑马后来居上屌丝逆袭感觉,真爽。我有多么努力,没有跟任何一个人说过;我斗志到底有多么的强烈,没有任何一个人真正清楚。

       真正想做的事情,是完全不会跟别人分享的。自己默默憋大招,憋到给周遭一个巨大的惊吓,而自己也顺便得偿所愿。我高考后内心的os是——人啊,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四年后的如今的我,也非常明白,所谓笑到最后,不过是阶段性的最后罢了。人生长路漫漫,竞争和成长不会止息,也有太多的诗和远方待我们去追。我们还有太长的路要走,这个国家和这个世界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优秀是一种习惯,祝福我们在每一步都能在最后成为那个笑傲群雄的人,一步步在若干年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并终拿到制定规则的特权。


Kira  
2016.1.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