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安防控开启“互联网+”模式

 方圆儒人 2016-01-28

□法制网记者 张国强

连续3次获评“全国社会治安治理优秀地市”;连续4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连续12年全省政府综合考评第一;喜获全国平安建设最高荣誉“长安杯”……

以上仅仅是“渤海明珠”辽宁省大连市获得的诸多荣誉中的一小部分,这些荣誉,皆与社会治理有关,也与平安建设相连。

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大连市大力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每年用于治安防控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资金近40亿元,形成了以“互联网+”思维为引领,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支持、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起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新体系。

“互联网+民生”

政府服务与市民需求实现零距离

“芳韵街中间马葫芦盖没了,掉下去人怎么整……”“我们老板拖我们半年工资还不发……”“退耕还林超过20亩了,有没有什么补贴呀……”在“大连民意网”这家大连本地网站上,这样的留言每年超过4万条。

“群众天天遇见难处,却不可能天天遇见领导,时间一长,小问题憋成大上访。”这是2011年9月22日,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唐军在西岗区日新街道与群众共商社会治理时,一位市民道出的感受。

上医治未病,善治则消“社会亚健康”于无形。唐军当即决定创办民意网,全天24小时倾听群众心声,及时解决群众困难。

民意网办事处副处长张庆阳说:“这里没有复杂的中间环节,老百姓有什么问题直接网上留言即可,很快就会有回音。”

市民“王先生”在民意网上留言:“我反映的下水管道维修问题,没想到12小时就解决了,民意网工作人员辛苦了,为党委政府‘点赞’。”

“大连民意网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并且联动全市104个党政机关,所以办事好使。”张庆阳说。

据统计,民意网成立3年半来,浏览量达2700多万人次,受理市民留言超过16万条,总回复率和满意率都接近95%,有超过40%的市民投诉都是不到50元就能维修办结的小事急事。

在互联网思维引领下,各市区还涌现出了一些基层社会服务治理品牌。

主城区人口最多的沙河口区,创建“帮万家”服务体系,运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参与民生服务及警务合作,推行“一口受理、全区通办”服务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服务办结率100%,满意率达99%。

西岗区创办的“365市民大楼”,实现移动终端网格员工作状态影音实时传递。运行3年来已累计接待市民超过42人次,日均受理群众诉求215件,已入选“2014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并由国家民政部向全国推广。

“互联网+实战”

 破信息壁垒实现打防管控零障碍

今年7月23日,大连市中山区发生一起枪击案,一男一女身亡,开枪男子仓皇逃跑。大连警方只用40分钟就锁定嫌疑人,不到20小时就将犯罪嫌疑人抓获——这是大连官方发布的破案速度。在破案过程中,大连公安多警种联勤,运用了视频监控、车辆轨迹查询、微博、微信等多种手段,是警民联合、网上网下联动指挥战、合成战的一个典型案例。

近年来,大连市公安局坚持用系统思维谋划,以“互联网+”理念,整合所有内部信息和30家政府部门以及物业、中介等20个行业信息,搭建大连公安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打破警种部门信息壁垒,构建刑侦、技侦、网侦、图侦及情报参与的4+1合成打击平台,通过情报会商、扁平指挥等机制,实现多种侦查手段同步、快速、高效合成使用。

他们还打破地理限制,以大连“北大门”高速公路口为中心,联动全市陆路14个警务工作站、118个卡点,形成陆路上的“三横八纵”和海岸上的“两边”封控网。局部联点,形成区域封控圈;全网联点,形成全地域的封控圈,配合空中两架警用直升机巡航联动、海上FIS边防船舶动态管理系统,做到1分钟现场见警、3分钟处警、5分钟全网响应,10分钟海陆空全封闭。

“互联网+”思维还在综治工作中得以运用。今年8月,大连在辽宁省率先开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工作平台。“该平台引入物联网、视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技术、新设备,与综治工作有机结合,形成主题地图、虚拟楼宇展示、电子户况、数据拓扑等智慧化应用,把信息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平安建设的核心战斗力,提高了社会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大连市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宁民说。

中山区综治办副主任宋伯陶深有感触地说:“综治信息化平台运用‘互联网+’模式,为开展社会治安防控立体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对让我们对辖区的人员信息、特殊人群、重点设施信息一手掌握,实现了查询‘零障碍’。”

“互联网+公众”

 群防群治实现社会治理零空白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在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人员聚焦的场所、重要部位,都能看到二维码,扫一扫,发现是辛寨子派出所微信公众平台——“平安辛寨子”。“平安辛寨子”上不但设置了居住证办理、法律咨询、随手拍等12项便民服务功能,还建立了不同行业的微信群,如楼组长群、物业保安群等。

辛寨子派出所负责人说:“目前关注的群众已达3万多人,群众指尖一点、随手一拍,就可实现警情、社情快递。现在群众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流动的摄像头和信息采集站。”

据统计,今年以来,群众通过“平安辛寨子”提供5000多条信息,破获案件73起,消除安全隐患56处,化解造谣、串联等涉稳事件5起。

如今,楼长、平安志愿者等一些社会力量成了大连治安防控的有力助手。

今年3月2日,西岗区网格员从一名楼长口中获悉,最近有一伙人经常聚会,深夜很晚才散,从行迹上看很可能是在吸毒。二人商量后迅速向社区中心警务室汇报情况,公安分局立即组织信息研判,通过蹲坑守候,几天后将3名男子全部抓获,当场收缴手枪4支、子弹68发、弩1支、钢珠200颗、冰毒30克、警用手铐1把。

为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大连还建立了平安志愿者网上招募平台,建立联动服务机制,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治安防控力量。目前,全市拥有各类志愿者126万人,注册平安志愿者10.5万人,群防群治队伍31万人,专业保安队伍3万余人,4000个公益性岗位人员,全部参与社会治安防控。

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使得大连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命案发案连续8年下降,降幅达60%,实现了“发案少、治安好、群众满意”的平安建设目标。法制网大连9月22日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