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给孩子们读书画圈圈

 江山携手 2016-01-28

少给孩子们读书画圈圈

少给孩子们读书画圈圈

偶尔闲逛旧书摊,不觉看上了梁羽生写的一些武侠小说,由于书本身还算整洁,大概这个时代,孩子们已经不再喜欢这类作品的缘故,许多书店只能让其呆在仓库里,很久无人问津。我就像捡破烂的,突然发现自己久违的物品,捧一本在手,反复翻阅,总想看个痛快。

还是买下来吧,毕竟在旧书摊里找到这一大堆非常新的书,几率还是很少的。买书的目的并不是完全把这些书都看完,有时翻一翻一两本,也会感觉无比的惬意。每次呆在书店里,听一些家长在那儿大声吆喝,说自己的孩子不怎么懂事,买了许多书,可是又不完全看下去,其实,他们又怎么能理解一个读书人的心。孩子们能够走进书店,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顺便买下来,这本来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可是,由于我们的家长太不了解读书人的心思了,难怪读书的种子会愈来愈少。走进大街小巷,家有藏书达几百册的可能少之又少,大多数是一些课本之类的书籍,更可悲的是这些教科书由于折磨孩子非常厉害,许多孩子在求学的路上就已经厌烦了,一旦毕业了,不再需要了,他们就会撕得纸屑漫天飞翔,着实令人悲哀。一个民族,一个不善于读书的民族,说实在的,它的竞争力毕竟是有限的。为什么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家,世界不敢忽略,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喜欢书的民族。

德国人二战期间轰炸了大英帝国的博物馆,可是这改变不了孩子们读书的决心,这种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我们总在挑剔书的优劣,可是真正尊重每一本书的价值,敢于走进书的世界的人确实少之又少。每次看到一些老师干巴巴地把孩子的课外书籍没收掉,甚至当着孩子们的面撕毁,我的心就在流血。也许太多的看重分数反而让莘莘学子失去了读书的兴趣,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不赞同掉书袋式的读书,但是学会在读书中辨明自己的思想,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享受自己的人生,这样的读书生活,我们又怎么能够放弃。我们没有必要给孩子们的书籍设定一个圈子,给那些书商出版社争取赚钱的机会,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其实,那些专家推荐的书籍,孩子们未必喜欢,孩子们喜欢的,专家未必入目。

曾几何时,我们是学生之时,男生喜欢看武侠小说,女生喜欢读言情小说,可是, 许多老师不喜欢,绝大多数专家不喜欢。作为学生,我们只能偷偷地看,尽管许多时候,书被没收了,自己被批评了,可是本性却难以改变。事实证明,孩子们的选择是对的,后来,无论是古龙的小说,还是金庸的武侠,以及《还珠格格》系列,一旦搬上了屏幕,老少皆宜,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的影视重头戏。

说实在的,写一本精彩的武侠小说,它需要作者有深厚的历史资料作为铺垫,有广博的文学知识作为情感源泉,更离不开丰富的想象作为精彩文字的延伸,否则,武侠小说怎么会给了几代人生活最大的点缀,乃至现在回忆起来,都仍旧记忆犹新。

也不知为什么,许多专家推荐的书籍,连大人们都要硬着头皮才能看下去,更何况一些刚刚开始积累人生经验的孩子们,如罗曼罗兰写的《名人传》,书下面的注释一大堆,孩子们很难读完,至于那些宣布读完的孩子也完全在说谎话,他们充其量看了一些介绍而已。

如果做一项调查,问一问孩子们是否喜欢目前大纲里规定的书籍,恐怕喜欢的人并不多,相反,杨红樱、黄蓓佳、晓玲叮当、韩寒、郭敬明等一大批作家的作品,孩子们会跟你津津乐道的描述,这是为什么呢,一切作品,不能结合孩子的身心去设计,我们的孩子完全有理由去拒绝。

也不知何时,读书能听一听孩子们自己的意见。(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