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一段“两只老虎朝代歌”的视频开始在网络上走红,让哈佛大学的包弼德、柯伟林两位教授走进了大家的视线,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哈佛中国课(ChinaX )。 ChinaX 是哈佛大学在edX 上开设的一系列中国历史课程,共包含10门课程,涵盖了从夏商周时期到近代的中国历史,全部学完大约需要一年半。课程上线以来就持续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在MOOC学院得到了平均9分以上的好评。 在课程第二版即将上线之际,包弼德教授做客腾讯直播,畅谈他对儒家思想的思考。讲座主题为“哈佛教授看中国——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启示”。 以下内容整理自活动现场录音。 作为美国知名的汉学家,他是如何接触到儒家思想的?又为什么会选择儒学?包弼德说:“我在学生时代曾有机会去台湾学习,跟着一个老先生读了四书五经。那时候别人都认为儒学是历史的遗产,对20世纪的中国没有什么用。他们建议我把儒学扔在一边,去学社会经济学。但我认为今天的社会是过去人们的选择结果。现代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都包含着历史的积淀。我的先生就告诉他的弟子:中国人之为中国人,必须要懂得中国之“道”,而这个“道”就包含在四书五经里。我虽然不是中国人,但我认为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中国人的价值就包含在儒学里边。”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经历了几次衰落,但每一次都能再次兴盛,并衍生出新的形态。这是否证明儒家思想中是否存在着一些永恒的东西?包弼德认为,儒家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社会两千年来的主流话语,是有一定渊源的,这个渊源就是儒生的现实主义、世俗化气质。 首先,儒家肯定了家庭和国家的实在性。孟子就曾批评墨子和杨朱,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如果人人都像杨朱一样“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那就不需要有国家了。如果对待家人与外人毫无差别,那么也不需要家庭了。但是历史证明了国家、家庭、政权都不是虚无的,文革企图打破狭隘的家庭,建立更广泛的“阶级爱恨”,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其次,儒家承认经济与阶级的不平等,也就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是儒家既不粉饰它,也不试图消灭它,而是在承认不平等的基础上,讨论什么是正义、如何去治理? 最后,儒家承认文化和语言的实在性。儒家认为语言可以表达意思,人可以通过语言实现交流。而不像禅宗一样认为“真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或者想老庄一样“得意而忘言”。 那么,儒家思想能给今天的世界带来哪些启示?包弼德说:“我更倾向于把儒家理解为一种博雅教育、一套生活方式,它可以给后现代社会中的单子化、碎片化的人重新提供‘意义’。这一点也体现了儒学对老庄的优势。老庄思想太过悲观消极,比如他们总是强调强调‘无为而治’,对政治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态度。但有时候政府的权力需要被限制,消极回避只能造成对暴政的纵容。而儒家是积极入世的,儒生总有一种改变社会的理想主义情怀。另外,儒家思想不仅是中国的思想财富,也是全世界的思想财富。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学者,他认为人文学科是地中海文明独有的。我就问他中国也有文学、艺术、哲学、历史,也有自己的诗词歌赋、小说戏曲,这些是不是人文学科?美国学界就是这么狭隘,因为他们只接触到了西方的思想,而中国学生则可以接触到东西方不同的思想。像我这样研究外国历史的学者有责任把学生的视野扩大一下,让他们知道原来其他文明的思想资源也可以为我所用。” 儒学的英文是Confucianism,字面意义是孔子主义,然而儒学并不等同于孔子思想。
包弼德还说: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儒学不是铁板一块、一成不变的。历史上儒家思想是动态而多元的。你去翻一翻古籍就知道,孔孟的儒学与汉代的经学、宋朝的理学,差距是非常大的。司马光与朱熹相距一百多年,但两人对于“中庸”这个词的阐释就大相径庭。所以我们不要把儒家思想变成一种“主义”,而要在承认了家庭、国家、经济、文化、语言的实在性的基础上,讨论这些东西的边界在哪里。在历史上,宋朝以后,中国的东南沿海出现了很多以宗族为纽带的大姓甚至独姓村。宗族的实力做大以后就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权力。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又反过来打压家庭。现在,宗族又在沿海地区复苏,比如很多家族开始重修家谱。同样,政府在历史中也有权力很大、很狂的时期。今天的中国政府与六十年代又不一样。那么,宗族与国家的权力边界到底在哪里?国家与市场的权力边界又在哪里?这些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但儒家的智慧中包含着解决问题的经验与方法。
包弼德之所以要开设这门课程,一部分也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在MOOC学院的采访中说:“其实我在哈佛大学主要就是负责在线教育的。当时学校请我帮忙的时候我感到自己责无旁贷,这种责任感是受到儒家是大夫气质影响的。我认为MOOC正在实践着'有教无类'的理想。据统计,MOOC上70%的学生是已经大学毕业了。但最有意思的是,这些学生中还有40%的人是教过书或正在教书的。教育工作者本身也是受教育者,这是一个非常良性的循环。”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让包弼德感触很深。他说:“教师既是为己之学又是为人之学,我们做学问不能仅仅为了提高自己,还要让别人感受到你工作的价值。这句话不断地提醒我要把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结合起来。” 最后,包弼德教授透露,哈佛中国课第二季也在制作中,很快会和大家见面。课程将加入好几个新板块,其中现代文学板块将加入对余华、莫言等当代中国作家的访谈,让学习者通过阅读文学来了解今天的中国。(点击“阅读原文”抢先关注!) 本次活动由腾讯课堂、edX、MOOC活动联合举办,转载本文请联系academy@guokr.com edX是什么? edX是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创立的非营利网络教育平台,旨在向全球提供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微软、IMF、IEEE、ACCA、Smithsonian等90所顶尖高校及组织提供的MOOC(大规模在线公开课)。 英文主站:www.edx.org 精选中文课程页面:www.edx.org/edxchina 长按二维码,关注edX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