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千里:六小龄童演的不是孙悟空,更不是《西游记》

 汕头能率 2016-01-29


马千里微信讲堂《马说·第一辑》已出版,点开文末【阅读原文】订购。本人微信号:maqlinet 欢迎理性交流

这几天,有人放出六小龄童的节目被央视春晚毙了的假消息,一大批网友揭竿而起,喊道“没有美猴王的猴年春晚还叫猴年春晚吗?” 

很快,这被证明是一次彻头彻尾的营销事件。庄家们都在抽烟喝酒烫头了,狂热的网民还在认真地奔走疾呼,根本停不下来。

呃,说好的不看春晚呢?怎么突然关心起春晚的节目安排了?

在中国的芸芸众生中,隐匿着大量一触即发的狂热脑残粉。营销推手们只要找对这个人群,什么假消息都能成功引爆。

比如日本电影贞子将要上映大家来拒绝,比如苹果手机地图的钓鱼岛不在中国版图,比如家乐福董事长支持藏独大家快去砸,又比如白岩松说的、崔永元说的、陈丹青说的……看看你朋友圈多少傻逼为这些谣言激动过?

中国从来就不缺乏头脑简单而热情高涨的脑残庸众,当代尤其多。

以上是开场小段免费赠送,下面进入正题需要打赏。

写下这个标题,我知道这篇文章要冒被庸众群殴的风险了。其实,因为字数太多而减少的原标题是这样的:《六小龄童演的不是孙悟空,更不是西游记,只是一只猴子》,恩,挨骂指数更高。

有人对“六小龄童演的是只猴子”还有意见?其实孙悟空就是一只猴子啊。

但孙悟空不是一只普通的猴子,首先他本质是一只妖猴,然后自称是齐天大圣,还自恋为“美猴王”,再次他是一个皈依佛门的行者,还是保护师父一路向西取经的守护妖,最后他是一尊斗战胜佛。

孙悟空这种性格与内涵的变化,六小龄童并没有演绎出来,他连妖猴的段位都没有演到。

孩儿们别乱吵!看电视剧是不行的,如果你去看原著,你会发现电视剧和原著,简直不在同一个世界。

这事儿不能怪六小龄童章先生。

86版的电视剧《西游记》是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却是一次失败的改编。在失败的改编下,谁能演好孙悟空呢?

《西游记》是一部不世出的旷代奇书,鬼魅魍魉、政治黑暗、人间百态、佛道儒法,建功立业、修身养性,总之神仙老虎狗无所不包。其思想内涵、文化探讨的之深,远非电视剧能表现的。

如果说《西游记》原著是一池深潭,那么电视剧《西游记》所表现的不过是水面上的点滴浮尘。

电视剧作为通俗快餐艺术形式,必然迎合庸众的观感,美化人物形象,简化故事情节,忽略内在冲突,于是,把一部浩瀚如宇宙的《西游记》直接拍成了儿童读物。

完整地讲故事,肤浅地讲故事,这是电视剧能够成功的原因。

有人要问了,难道你还让影视作品来探讨深刻问题吗?喝喝,我告诉你,好的影视剧都是在探讨深刻问题的,你看不到深刻,是因为你本来肤浅,而86版的《西游记》则无意带给人们更多的思考。

可以说,这种编剧思维下,谁也演不出一个妖猴修炼为斗战胜佛的艰辛历程,更不要说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了。在这种编剧思维下,六小龄童的演绎是最到位的。这也是86版《西游记》和六爷获得大家喜爱的原因。

电视剧的巨大成功,带来的危害是,没有读过原著而只看过电视剧的人会认为:《西游记》不过如此嘛,怎么能列入四大名著哩?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利波特(这是不是笔误,是笑点)。86版《西游记》是对原著的一种特殊解读。

我小时候看过一些《西游记》的小人书,那里面的孙悟空形象与六小龄童的饰演大相径庭,我当时都觉得小人书作者怎么把孙悟空画得这么丑?

后来才知道,孙悟空本来就那么丑。看原著:

“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象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

这形象,不得不佩服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最吃原著。

作为男主角,形象不方便太差,适当美化无可厚非,但86版《西游记》的美化已经达到逆天的程度,最不尊重原著。

说到尊重原著,想起六小龄童这几年似乎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一旦出现新的孙悟空饰演者,他就呼吁不许恶搞《西游记》,不许歪曲美猴王。

但要说到恶搞,恐怕六小龄童为主角的86版《西游记》应该是恶搞原著的鼻祖。

首先人物形象设计上就与原著大相径庭。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这些凶神恶煞的吃人魔头,居然被演绎成形象可爱、温顺有加、憨态可掬的乖乖郎。

再者对原著情节的改变也是面积巨大。比如大闹天宫的时候,孙悟空明明是被天兵天将困在凌霄宝殿之外,但电视剧为了表现孙悟空的英勇,居然打入宝殿内,把玉帝吓得钻进龙书案下。

如果再深究一下,《西游记》本来就是一路恶搞而最终成书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看到的《西游记》这个版本之前,西游故事口口相传,评话说书即兴发挥,情节品位各不相同。中间有几次成书的粗稿,渐渐地才初具小说规模。

试问,哪一个阶段的西游故事是“正宗”?在某一版里,孙悟空还娶妻了呢,这个如何破?

再往前推,如果不许“恶搞”,大概也就不会出现《西游记》了,因为《西游记》本身就是对唐玄奘取经一事的彻头彻尾的恶搞。

从对佛教贡献巨大的高僧,变成一个神魔小说里的懦弱僧人,这要不是恶搞,那还有恶搞吗?

《西游记》是一部越读越厚的书,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形式的转换再创作,从书本变为影视,都是功劳一件。

至于有人理解得肤浅,有人演技太差,有人借用西游外壳讲自己的情怀,都不足以成为剥夺人家创作权力的理由。

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意味着已经成为过去。什么叫对经典的尊重?只要还记得经典而不是忘却,就是尊重。以经典来演绎和表达更多现实,则是更大的尊重。

如果说与原著有所不同,就叫毁改经典,那么86版的《西游记》是大开先河的毁改之作。这一点,与有多少庸众喜欢,并无关系。

六小龄童对《西游记》的情怀是可以理解的,但请老人家一定要认识到,您演绎的美猴王不是原著里的美猴王,更不是唯一的美猴王。您可以将一生绑定到《西游记》,但《西游记》不能绑定给您一人。

我演的是正宗的,与我演得不一样就是不对。老人家的内心可能真的就是这么想的,这不得不说是哪一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局限和认识局限所造就的僵化思维。

不客气地说,有这心态的,不是艺术家,而是戏霸。

好吧,如果大家还没玩儿够,不妨猪年再来一回:“猪年春晚怎么能没有猪八戒?”

不知道二师兄肯不肯陪你们玩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