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的隶书如何?难得一见

 末学斋798 2016-01-29

書兿咀華关注,咀嚼书法艺术之英华!

分享:书论丨技法丨品鉴丨人物丨文化丨思想丨奇谈



写字的人都知道,隶书的书写技法比楷书简单一些。楷书的基本笔画有8种,“永字八法”嘛!而隶书,显然没楷书那样复杂。也许正如此,许多写楷书的人也都能写几笔隶书。然而,真要把隶书写地道,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先师贾诚隽曾感叹,写楷书的人写的隶书,怎么也没有那个“隶书味儿”。对此我深有体会。

初学书时,我也有一段楷、隶并习的经历。开始是主攻“张迁”,后又以“衡方”作为补充。凭心而论,形的方面绝对像帖,但死活找不到隶书的感觉。我也曾用硬笔写了一册隶书字帖,但心里总是发虚,再也不敢写了。

欧阳询是当之无愧的楷书大家,所谓“欧体”,即是指其楷书的形象。但许多人都不知道,欧阳询也写隶书。我见过的欧阳询隶书有两种,一是“大唐宗圣观记”,二是“房彦谦碑”。前者见了整拓未见割裱后的字帖,而后者读了字帖却未识其整拓的风采。一般来讲,隶书的结字,除了具备隶法的特点外,多数字形偏于扁方。而欧阳询的隶书却与“张迁”和“衡方”相似,基本是正方形。

1.《大唐宗圣观记》整拓局部(重刻本)

2.《东京书法生活》中关于日本《朝日新闻》报头的章节

“大唐宗圣观记”,碑石立于唐武德九年(公元626),这是唐高宗执政的最后一年。据史书记载,该碑早已毁于战乱,而今之碑是后人重刻的,至今仍立于西安。该碑虽为欧阳询所书,但因其是隶书,并未有多大影响。能让今人知道有这通碑,日本人可谓“功不可没”。1879年,日本《朝日新闻》报在大阪创刊,不知动了哪根筋,创办人非要用“欧体字”当报头。于是从“大唐宗圣观记”中集齐了这4个字,一直延用至今。其实,提出用“欧体字”的人也是个“二杆子”,欧阳询的最高境界是楷书,如喜欢隶书,还不如从汉隶中找。这一段,我在《东京书法生活》(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一书中有详述。

3.《书道名品大系·第七》封面

4.《书道名品大系·第七》目录

5.《房彦谦碑》1

6.《房彦谦碑》2  

“房彦谦碑”收录于《书道名品大系·第七》一书中。该书是我在东京书店街偶然淘到的。该书是欧阳询的法书合集,其中有《九成宫》、《化度寺》(大英博物馆藏本)、《虞恭公》、行书《梦奠帖》和隶书《房彦谦碑》。

墓主房彦谦,由隋入唐,一生为官,作为不大。但他生了个好儿子,因此父以子贵。其子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房玄龄。欧阳询写此碑时是贞观5年,正是他“心手双畅、人书俱老”之时,写完这通碑的次年,他就写了使他名垂青史的《九成宫醴泉铭》。由于此碑是欧阳询在他的最佳创作阶段所书,又是他极少书写的隶书,因此更显该帖的珍贵。只是不知为何该帖从未在我国出版过。


▼ 看完莫走 ▼

来艺友qq群48010723(已满)

群152864106,一起聊书法

▼ 转载注明 ▼

来源丨书艺咀华(shuyijuhua-W)

▼ 公号理念 ▼

回归书学传统,分享书法知识,

体悟书写乐趣,传递艺术能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