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具匠心、古朴典雅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侗乡人1961 2016-01-29

独具匠心、古朴典雅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2009-10-11 19:51:37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791 网友评论 0 条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是广西三江县最出色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三江侗族木质建筑以风雨桥、鼓楼为代表,包含吊脚木楼、寨门、井亭、戏台等。这些建筑依山傍水汇聚成群落,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工艺堪称一绝。整座建筑凿榫打眼、穿梁接拱、立柱连枋不用一颗铁钉,全以榫卯连接,结构牢固,接合缜密,体现了侗族工匠高超非凡的建筑工艺水平,并在技艺中表现出丰厚的心理和精神寄托。

  古越干栏遗风存 自成一体技艺高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原始氏族社会早期或更早的巢居时期。侗族祖先在魏唐之时,就有干栏式建筑,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魏书·僚人》就有 “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侗族民众一直居住在湘、黔、桂、鄂四省交界的山林田峒间,这一地区,长期以来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漫山遍野的杉木林,为干栏建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与古代百越诸多同根生民族一样,侗族先民就地取材、依山就势创制了顺应南方地形气候的木构干栏建筑,并在长期的历史时期内不断得到光大发展,从而使侗族的木建筑工艺在同语族的各民族中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也使侗族的木构建筑自成体系,形成了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其实,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从临澧县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竹马村建筑遗址”到黔阳县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高庙建筑遗址”),黔台语族的先民,就已创造了这种以“竹木结构”“卯榫结构”“雕梁画栋”为特色的“建筑文化”,后来又为环太平洋许多民族所继承。但其他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多已丢失不全,还能够比较系统、完整地将传统的建筑文化传承至今的,大概就只剩下侗族的建筑文化了。

  在侗族木质建筑群落中,无论是结构复杂的鼓楼、风雨桥,还是结构较为简易的凉亭、吊脚楼建筑,其造型都独具特色,姿态神奕。工匠们在造型设计中遵循均衡、对称、和谐的规律进行营造,并运用直线、斜线、曲线、折线进行多重的组合构图,构成了比例协调、均衡对称、规整完美的建筑造型艺术。在建筑结构上,不仅采用排柱穿斗和梁架等构造方法,根据地形和居位的需要自由构造,有敞空的底层、裸露的排柱以及檐楼前伸的吊脚楼,有侧面的披檐、重檐或阁楼,有干栏式、楼阁式、门阙式、厅堂式的鼓楼和廊桥,都综合表现为古朴粗犷、简练实用、轻盈多变的风格和整体完美的和谐的艺术特色,不仅保持了木材本色潜在的艺术底蕴,同时还凝聚着一种质朴坚挺之美。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尽管吸收了汉族的一些技法,但其基本结构和工艺是自成一体的,尤其是穿枋接榫和挑檐的结构方法,更是在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结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创造。

  一根香杆画宏图 墨线毫厘也不偏

  侗族建筑工匠是天生的建筑艺术大师,才艺堪称一绝。他们从不绘制图纸和模型,不用一颗铁钉,整体构思全在脑海中,仅凭手上一把自制小角尺,用一条楠竹破开刻制的丈尺和一支竹片沾墨笔,成百上千、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梁、柱、枋、板、眼等,均由施工木匠们用手锯、凿子、斧头、木刨及长头控镐在“木马”上制作而成。对于外人来说,侗族工匠不用设计图纸便能完成高大鼓楼的设计与建造,简直是个难解之谜。其实,侗族木工在长期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测算简捷、易于操作的营造尺——香杆(也称匠杆)。香杆是用半边楠竹刮去表皮后制成。香杆的长度,以该座木建筑最长的一根柱子的长度为准。一座木建筑通常用一根香杆。在香杆上,绘制有整座木建筑所有构件的尺寸和所有柱子、瓜筒上每个榫眼的位置和尺寸。掌墨师通常是在丈量地基后根据地形确定建筑物的基本构架(纵、深、高度)后制作香杆的。香杆制好后,整座建筑物的蓝图便在掌墨师的心中耸立。再高大的鼓楼,再长的风雨桥,也只靠这半边竹杆来下墨,数千件构件,数千个榫眼,通常下墨均准确无误,分毫不差,十分神奇。所以,在侗族地区,一个木匠只要会计算和刻画香杆,就基本可以得心应手地竖屋建房了。

\
 

侗族鼓楼。 梁汉昌 摄

  其中最让人感到神奇的,就是建筑师傅使用的墨师文。传统的侗族匠师还使用一套世代相传的建筑符号,一般有26个符号,但常用的只有13个:

\

  这些像汉字又不是汉字的符号只有侗族的匠师才看得懂,它们被刻在香杆和建筑构件上,这种侗族乡土的建筑学工具不愧为一种简便易用的工具,虽然简易但却有神机妙用。正是依靠一根香杆,侗族木工师傅按照设计要求运用祖传数代的建筑符号在木料上弹墨画线,然后凿榫接卯,木栓穿合,一栋结构稳固、结扣无隙的木构建筑就可宣告完工了。

\

鼓楼中上部截面实景。杨丹妮 摄

  楼高百丈通天地  层檐翘角势欲飞

  鼓楼,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杰出代表作。不管从其历史、内部结构、外部造型和工艺水平来看,它在中国建筑史乃至世界建筑史上,均应有其一席之地。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其建筑群以鼓楼为中心而展开,鼓楼附近是鼓楼坪、萨堂、戏台,构成村寨的核心圈;紧紧围绕着鼓楼的是家屋住房圈,再外一圈是禾晾和禾仓,接着是寨门、凉亭、福桥(风雨桥)。因此,侗族村寨的建筑一般包括:鼓楼、萨堂、戏台、家屋、禾晾、禾仓、寨门、凉亭、福桥等,而起到村落族姓标志和村寨灵魂的就要数重檐叠上、高耸寨中的鼓楼了。侗族人崇敬杉树,视杉树为护寨神树,对杉树有一种特别的崇敬和热爱之情,侗族民间就流传着鼓楼建造源于仿杉树的说法。相传古代的侗家人在大杉树下围坐议事,烤火烧死了杉树,于是,侗家人仿照杉树的形象,建起了鼓楼。直到现在,侗寨凡遇水患火灾后,寨上的房屋被水冲或火毁,如无力先建鼓楼,必须先立一株杉木代替。因此侗族的能工巧匠倾注了所有的热情与智慧营造出造型独特、样式各异的鼓楼来。鼓楼内部通常有四根大柱直通而上,柱间长凳围着中心火塘。楼顶悬大鼓,每遇大事击鼓为号。塔式鼓楼除八角外,也有六角或方形的。鼓楼以杉木凿榫衔接,顶梁柱拔地凌空,排枋纵横交错,上下吻合,采用杠杆原理,层层支撑而上。鼓楼通体全是本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

  在侗族人民看来,鼓楼事关全寨人的福祉,它的安放建立具有“点穴”的神圣之意。侗寨的居民住房以鼓楼为中心,逐层扩散开来,一般说来,村民的家屋高度是不允许超过鼓楼的高度的。鼓楼的楼门前为全寨逢年过节的娱乐场地。每当夏日炎炎,男女老少至此乘凉,寒冬腊月来这里围火,唱歌、弹琵琶、讲故事。侗寨有坐鼓楼的习俗,特别是春节期间,村村寨寨聚集鼓楼广场,吹芦笙,对歌作乐。或以侗族民间传统故事为题材,自编自扮侗戏,登台演唱。古时曾有诗人做客侗乡时留诗云:“几声铁炮客入村,芦笙引领进寨门,鼓楼坪上歌舞宴,杯杯美酒盛满情。离别数年难相忘,拦路歌声记在心。谁说深山多愚昧,文明礼貌侗家人。”

 \

侗族风雨桥。 韦纲 摄

  廊亭阁楼连成体 风姿别样一桥横

  在侗乡,风雨桥是可以和鼓楼相媲美的另一种建筑。

  在侗寨的鼓楼附近,或寨尾、寨头,建有一些木桥,有廊有顶,俨然一座廊桥,可以避风雨,纳清凉,故称“风雨桥”。桥体多刻意装饰,屋檐重叠,桥身绘有彩画,故称“花桥”。 侗区风雨桥几乎每寨都有,有的并不只一座,是入寨必经之路。侗族风雨桥最大的建筑特色,是将桥、廊、亭、塔融为一体,成为中国廊桥中最雄伟最壮观的建筑群体。其廊、亭、塔的建筑工艺和特色,也是自成一体,具有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多在墩台之间设廊,在墩台之上设亭或塔。廊、亭、塔连成一体,遮盖整个桥面。廊、亭、塔均具有干栏建筑特色,采用穿斗式榫卯结合梁柱体系,以平面构架用联系梁连成整体。廊的两边设有吊柱,在吊柱之间设有栏杆(有的封板),在檐柱与吊柱之间设坐凳。栏杆外伸出一层挡雨檐,既增加了桥的整体美感(重檐翘角),又保护了桥面和大梁,这是侗族风雨桥所独有的设施和装饰。有的风雨桥桥廊的梁脊上,装饰有双龙抢宝以及飞鸟和其他动物等雕塑,使其与亭、塔上的装饰物互为照应,从而使整座桥更为壮丽辉煌。

  风雨桥确实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建筑,侗乡人劳动之余、旅行之间,喜欢在风雨桥的廊中休息闲坐。那里成了一个小型的公共场所,人们在此拉家常、谈庄稼、话世界、唱大歌,甚至还在桥的阁楼上设立神龛。从日常生活的意义上来说,风雨桥要比鼓楼实用一些——为了交通便利、供人歇息、交往闲谈。不过风雨桥在实用之外,还有着丰富的文化隐喻。侗人常把自己的寨子比喻为龙窝。如果把鼓楼当做是一个龙头的话,那么,围绕和盘踞在它身边的民居就是龙的身体,而风雨桥则可看做是龙的尾部。每逢盛节,外寨亲友来会,全寨人齐集桥头,盛装出迎,唱拦路歌,奉敬客酒,赛芦笙舞,显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风雨桥在侗族观念中是沟通阴阳两界的“生命之桥”和护寨纳财的“福桥”,因此侗家人从不吝啬雕琢修饰,使其集亭、塔、廊、桥为一体,壮丽辉煌。侗族在建造风雨桥时,哪怕是最不讲究的、最简陋的风雨桥,绝大多数都要把它弄成多重檐的,或至少有两层檐的骨架复杂的廊桥,即便是很短小的桥也会如此,人们甚至在桥的廊顶上修出数个多层檐的亭阁宝顶。

  木构营造传四方 人和居所尽欢颜

  正是由于侗族工匠精湛超群的建筑技艺使得侗族木构建筑作为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而蜚声海外。鼓楼的高耸和花桥的舒展,共同构成了侗寨建筑的特殊艺术风貌,与侗乡的淳朴民风谐然一体,展现了侗族文化和历史,充溢着浓厚的民族性及地方性,是中华古典民族建筑中的一枝奇葩。而三江侗族自治县作为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中侗族人口最多的县份,素有“中国民族建筑艺术之乡”“中国侗族艺术源泉地”“招福文化圣地、绿色诗境家园”“桂林山水甲天下,侗族风情看三江”等一系列的美誉。该县共有111座风雨桥、179座鼓楼,因其中的程阳桥、岜团桥、马胖鼓楼是作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优秀代表而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乐、独峒孟江河流域一带的侗族村寨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目前村寨传统建筑保存最好的村寨,也是风雨桥最多、鼓楼群最多、民族传统节日最多的地区。为实行统一管护,200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决定,将这一区域作为广西侗族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并下拨了保护费用,同时成立广西三江侗族民族生态博物馆。

  经过多方努力,广西形成了对侗族建筑的保护氛围,侗族建筑文化得以最大限度地延续和弘扬。针对民族民间著名工匠的技艺传承和民间建筑艺人保护问题,三江侗族自治县实施定期授匾制度,每两年由县文化有关部门评定、县政府授予民族民间文化“十佳艺人”牌匾,对有两代建筑工艺高超工匠的家庭授予“侗族木匠世家”牌匾。2007年,三江林溪乡程阳八寨入选首批“中国景观村落”,成为广西首个鼓楼经典景观村落。2007年7月18日至23日,国务院新闻办的下属机构五洲传播中心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制组到三江侗族自治县拍摄《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专题片。他们深入三江县林溪乡岩寨、独峒乡独峒村和岜团村等地,对侗族木建筑的建造技艺、侗族鼓楼的起工仪式、鼓楼的开门仪式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拍摄。摄制组导演高松介绍,该系列片是中央外宣办今年对外宣传的重点节目,根据中央外宣工作的规划,该系列片将在全国各地拍摄26集。该系列片拍摄完成后,陆续到香港凤凰卫视和欧洲、美洲等海外媒体播出,并将作为文化礼品赠送给外国友人。2008年6月14日,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在三江县程阳八寨岩寨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庆典仪式。在只有500多平方米的上下两层木楼里,数百幅展板图文并茂,150多件实物琳琅满目,设计规范,布局巧妙,特色浓郁,俨然一个小型的侗族民俗博物馆,让所有参观者流连忘返,赞不绝口。现场不时传来悠扬的侗族大歌声、捶布声、纺纱声、磨米声……

\ 

侗族工匠杨似玉用香杆设计家屋。 (资料图片)

  楼桥巧匠杨似玉 非遗传承第一人

  侗族木工技艺有世代沿袭、师徒相承的传统,经常能够看到有着工匠世家美誉的父子兵共同营造的木构建筑。杨善仁是三江林溪一带远近闻名的老工匠,他的父亲杨堂富是发起修建程阳桥的头领之一。杨善仁自己也曾参与程阳桥的两次修复工程,老人的五个儿子也都习得父亲真传,均为木匠。早些年,三江县旅游局就曾给杨善仁一家授予“侗族工匠世家”的称号,还被作为程阳景区旅游接待项目让游客参观建筑模型,推介民族建筑工艺。杨善仁的四儿子杨似玉,虽是一个只读过一年小学的农民,但由于深得祖传技艺,加之勤奋好学,凭着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成为当地的“能人”,在修复程阳桥过程中展示出过人的精湛技艺而被广西博物馆聘为高级技工。而如今,杨似玉有了众多的名誉,他是广西仅有的两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之一,2007年6月第二届“文化遗产日”期间,“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被国家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他也是广西当年申报的24个传承人中唯一入选的代表性传承人。

  现在,杨似玉每天都很忙,哪里有工程就往哪里跑,而且还要培训接替顶班的年轻工匠,并定期传授技艺。杨似玉说:“我不能埋没了工匠世家的名誉,保证侗族工匠的诚信和信誉,不仅不能把老祖宗的东西丢掉,还要创新并发扬光大!” (杨丹妮 收集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