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要点 类风湿关节炎可出现对称性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晨僵、关节畸形,以小关节病变为主,并有侵犯多脏器的关节外表现。 实验室检查:类风湿因子呈阳性,抗核抗体可呈阳性,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 X线检查:双手关节肿胀,骨质疏松,间隙变窄,边缘有骨质破坏甚至骨性僵直。 中医证候 风寒湿痹 关节冷痛肿胀,触之不温,屈伸不利,遇寒加重。风湿甚者为行痹,疼痛游走,遇风加重,舌淡,苔薄白,脉浮。寒邪甚者为痛痹,关节痛甚,苔薄白,脉弦紧。湿邪甚者为着痹,关节疼痛重者,肌肉酸楚,舌胖苔白腻,脉濡。 湿热痹阻 关节疼痛肿胀日久,疼痛夜甚,或痛如针刺,关节僵硬或变形,屈伸不利,痛处肤色晦暗。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涩。 肝肾亏虚 关节疼痛肿胀日久,关节僵直冷痛,屈伸不利,多见关节畸形,腰膝酸痛或软,形寒肢冷。舌淡红,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数。 治疗方法 汤药 风寒湿痹 行痹用桂枝汤加减。桂枝12克,芍药15克,生姜5克,大枣4枚,炙甘草10克,防风10克,葛根15克。痛痹用乌头汤加减,制川乌(先煎)5克,麻黄6克,赤芍药10克,黄芪15克,甘草6克。着痹加生薏苡仁15克,苍术10克,羌活、独活各12克。 湿热痹阻 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生地黄15克,赤芍药10克,陈皮、茯苓各10克。 肝肾亏虚 蠲痹汤加减。黄芪30克,当归10克,羌活10克,杭芍药15克,姜黄1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甘草10克,生姜5克。 中成药 寒湿痹阻:寒湿痹冲剂,每次5克,每日3次,口服。湿热痹阻:湿热痹冲剂5克,每日3次,口服。肝肾亏虚:益肾蠲痹丸,每次8克,每日3次,口服。 针灸疗法 体针 上肢关节:肩髃、曲池、合谷、外关穴;下肢关节: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内外膝眼、解溪穴。配穴:风邪偏甚者加风池、八邪、八风穴,热邪偏甚者加大椎穴,寒邪偏甚者加肾俞、关元穴,湿邪偏甚者加阴陵泉、三阴交穴。操作:用捻转法进针,待产生麻胀痛感并向四周或上下扩散时,停止进针,并留针10~15分钟。隔日或每日施针1次,重症者先针健侧,后针患侧;轻症者也可只针患侧,不针健侧。对酸痛软麻者,多灸少针,对胀痛者只针不灸。 体针加火罐 取穴:患病关节局部和附近穴位,或取压痛点。操作:针刺得气后留针拔罐,10~15分钟后起罐,再行针一次,然后留针10分钟,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 注意事项 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居住和工作环境保持清洁和干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摘自《乡村中医实用技术》) |
|
来自: 昵称2900804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