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阮义忠:冬天的静逸| 读图

 圆角望 2016-01-29

微信ID:iwenxuebao

『 文学 点亮生活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艺术手法要灵巧容易,要朴拙可难,一切感觉的棱角都磨平、磨润了,离拙就近了。”
——阮义忠
我并不是一个懂摄影的人,所以知道阮义忠很晚。两年前冬天的一个夜晚,他带着最新的随笔集《想见 看见 听见》来上海季风书园做讲座。事先并没有做多少功课,自然不知道他是如何有名,也不知道他是少数入选美国权威书籍《当代摄影家》的华人摄影家之一。只觉得无论谈吐,姿态都是一个太寻常的人。
  
如今也是冬天。我有一种很坏的阅读习惯,冬天总不愿意读很一本正经的纯文学作品,或者说不太愿意阅读苦难、人性、思想等词汇灌注的文字。说白了,就是想放纵自己“随便”阅读。这种随便大约是更偏向散文化的,轻松的,不需要太动脑子的,就算是要揭露生活的某种真相,也希望它套上一个诗性、温柔的罩子。这也是我喜欢在冬天读废名的原因。尽管他小说里阴郁的底子,他惯常愿意提到的意向“桥” “塔” “坟”都带有一点深义,但如果你不想多思考一点什么,它们也是小说里寻常的存在,并不会跳出来。他文字里的少男少女也总是温暖、明秀,让你有一种脉脉的温情想要赋予他们,看他们做着一场纯净夹杂少许不安的梦。
  
拉杂说这些的目的,自然还是要回到阮义忠。他的摄影和文字于我而言也是适合在冬天阅读的。摄影最先给人的是视觉效果,黑白大概是最容易让人瞬间安静下来的颜色,也是最让人容易凝视的颜色,所有的思绪从专注开始,然后发散、浸深。很容易被黑白照片固定住,因为好的黑白照片是最有拉伸力,它抓住你,一起往更深里去。
阮义忠最为人称道的,大约是不变的黑白照片里永恒的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自然是大词,我一厢情愿地将它肤浅为他的摄影里有我们和我们的生活。深挖开来,生活、世界、人性,似乎混杂并包,几乎可以融为一体。一切的艺术永远想要阐述清楚这个主题,阮义忠的摄影也不意外。然而之所以愿意阅读他,自然有一点原因。他自己的话可以解释这个原因:“当一件悲惨的事件来临,如果只是记录悲惨的程度、却无法从中看到人性的光辉,这不是我要表达的。现实已经够苦了,不要在艺术上表达太难受的东西,反而希望给一点温暖。”我对他的宗旨有一点认同,完全的黑暗与完全的美好一样,都是一种不真实。
  
这似乎不是阮义忠哪一本具体书的评说,只是分享在冬天里阅读他时的一点安宁、静逸的感受。如果愿意去看看他的人,大概从他最知名的摄影集《人与土地》 开始,2011年他在一个专栏里写下了拍摄这组照片后的故事,摄影和文字集结成了同名集《人与土地》。那里有好故事,更有一种生活。


阮义忠
“我攫住了一个永恒的刹那。”
阮义忠身后这张照片,也是他最知名的摄影作品致之一,跟他其他的所有摄影一样,这照片的背后都有一段或大或小的故事。

'一排村民在比赛,看谁的筋斗能翻最多次。一件极其平凡的事件,却让我直觉到它的深刻寓意:人类在土地上重复着‘生、老、病、死’的轮回,累积着‘贪、嗔、痴、慢、疑’的业力,却一同注目着颠倒的人生,毫无所觉。我攫住了一个永恒的刹那。'


“艺术手法要灵巧容易,要朴拙可难,一切感觉的棱角都磨平、磨润了,离拙就近了。”


“文学、绘画着重想象与回忆,摄影却仰仗直觉与发现。”
“一个文化人,如果一直都作为一个旁观者在记录,那自己都很难坚持下去。摄影不只是一个创作,更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的生活的温度的来源。所谓的温度,就是彼此互相的付出。所以我需要别人,不能一个人关在屋子里。”

文中摄影图均为阮义忠作品



文学点亮生活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近期精彩




有趣神保町最美书店高冷书店霍比特人漫威2015文博展香港书展茅盾文学奖亚洲电影100|诺奖巴黎评论

观念莫迪亚诺村上春树奥威尔卡尔维诺圣埃克絮佩里帕慕克契诃夫波伏娃萨特阿加莎布罗茨基伍迪艾伦纳博科夫博尔赫斯海明威阿列克谢耶维奇托宾

人物莫言王德威木心贾平凹格非唐家三少猫腻冯唐刘慈欣《三体》金宇澄王蒙苏童邵燕祥阿来何向阳王安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