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邮票图说《月亮》(三)
2016-01-29 | 阅:  转:  |  分享 
  
邮说中国—文化系列邮票图说《月亮》(三)悠然雅士2016年《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贵妃醉酒”—贵妃月夜醉舞《梅兰芳舞
台艺术》小型张“贵妃醉酒”—贵妃月夜醉舞《青田石雕》邮票“花好月圆”—玉雕的“圆月”《青田石雕》极限片“花好月圆”—玉雕“
圆月”《工艺美术》“奔向人间”邮票、极限片—牙雕“圆月”《花灯》“九莲献瑞”“龙凤呈祥”—一轮明月衬托千年祝福《花灯》“百
花齐放”“金玉满堂”—一轮明月衬托千年祝福《民族大团结》“纳西族”—女子“披星载月”羊皮披肩《青田石雕》邮票“花好月圆”
—玉雕的“圆月”《青田石雕》极限片“花好月圆”—玉雕“圆月”《工艺美术》“奔向人间”邮票、极限片—牙雕“圆月”《花灯》“九
莲献瑞”“龙凤呈祥”—一轮明月衬托千年祝福《花灯》“百花齐放”“金玉满堂”—一轮明月衬托千年祝福《民族大团结》“纳西族”—
女子“披星载月”羊皮披肩《中国探月工程》徽记—抽象的“圆月”《庆祝蒙古人民革命40周年》“中蒙友谊”—蒙古国旗上的“月牙”
《支持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斗争”—阿尔及利亚国旗上的“弯月”《石林》邮票“星”—桂林石林“万年灵光”为月
光照耀下的景色《民间传说·刘三姐》“对歌斗智”极限片背景—“月亮山”位于广西阳朔,因山顶有一大洞,好像一轮皓月,故名明月峰,俗
称月亮山。台湾2006《台湾山水》—“日月潭”北半湖形同日轮,南半湖状似新月,故名“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其
地环湖皆山,湖水澄碧,湖中有天然小岛浮现,圆若明珠,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日月潭凭着“万山丛中,突现明潭”的奇
景而成为宝岛诸胜之冠,驰名于五洲四海。台湾2006《台湾山水》极限片—“日月潭”《台湾风光》—“日月潭”《明月山》邮资封—
江西宜春“明月山”明月山位于江西宜春,主要由太平山、玉京山、老山、仰山等十几座海拨千米以上的山峰组成,因整个山势呈半圆形,恰似
半轮明月,故称明月山。《桂林山水》“三山远眺”—广西桂林象山“水月洞”、西山“月岩”桂林象山的象鼻和象身自然构成石圆洞,江
水横贯洞中,波光映于洞壁,形似明月浮在水面,故称“水月洞”。票中左边为桂林西山,山腰有大洞,南北对穿,叫双穿山。远望此洞,犹如明月
挂空,故叫“月岩”《灵渠》邮票“秦堤”和邮戳—“拱月桥”、“夜月潭”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是秦朝开凿的人工运河,沟通漓江和湘江。
“秦堤”附近为“夜月潭”;后面石拱桥形如月,为“拱月桥”。《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月沼”安徽省黟县古村落宏村半月形池塘,
建于明朝,称为月沼,也称月塘。《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月沼”《长江三峡》邮资片“灯影峡”—又名“明月峡”《拙政园》“枇杷
园”极限片—因洞门形如圆月故称“月门”《拙政园》“枇杷园”极限片—因洞门形如圆月故称“月门”邮戳—四川遂宁“明月桥”邮戳
—山东东营“秋月湖”邮戳—河北峰峰“风月关”邮戳—浙江台州“望月楼”山东东营“明月小区”邮戳—广州“明月”
黑龙江“月牙湖”邮戳—吉林“月亮泡”长沙“望月村”《中国古代建筑·桥》“安济桥”—大拱桥姿态似“
初月出云”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建于隋朝,由李春设计,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
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大拱横跨河水上,古人常以“初月出云”来形容它的优美姿态。《中国古代建筑·桥》“安济桥”极限片—大拱桥姿态似“
初月出云”《中国民间舞蹈》“彝族朋友舞”中的“四弦琴”和《民族乐器·拨弦乐器》“阮”—两种乐器都称为“月琴”《武术》“剑术”
—所使的招式叫“跳步望月”1965《第二届全运会》“排球”极限片—“三星托月”《齐白石作品选》“蛙声十里出山泉”—根据清代
查慎行诗《次实君溪边步月韵》创作澳门1981《中秋节》—花灯“嫦娥奔月”《西厢记》小型张“拷红”—王实甫锤炼的戏剧《西厢记》
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赤脚医生》“出诊”《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航海史
上的壮举”极限片—“郑和问月”《团圆》极限片—月亮是“金之神” 台湾2012《传统节庆》“中秋·舞月”极限片—祭
月《中秋节》“赏月”极限片图案—杨柳青年画《果仙敬月图》《花好月圆》小版张邮票“拜月”—中秋祭月《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图案—“
中秋祭月”台湾2012《传统节庆》“中秋·舞月”—祭月《月坛》邮戳—皇家祭月建筑《老北京风情》纪念封图案—月光纸《老北京
风情》纪念封“卖月光码儿的”图案—祭月供奉“月光纸”,焚香拜祭后焚烧5、舞龙祭月。传说香港风灾后,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把它
击毙次日不翼而飞,接着发生瘟疫。受菩萨指点,中秋节舞火龙祭月驱除了瘟疫,中秋舞火龙习俗流传至今。《西双版纳风光》“版纳月色”极
限片—傣族跳舞拜月7、苗族跳月。苗族传说,月亮小伙与水清姑娘经历了太阳制造的种种磨难后,终于幸福结合。每逢中秋之夜,苗族群众沐
浴月光,吹奏芦笙,跳起歌舞,青年男女寻找心上人,倾吐爱慕之情,永结白头之好。《中秋节》邮票—“赏月”《中秋节》和《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小版张—“赏月”《花好月圆》小版张—“赏月”《中秋节》极限片—“赏月”《团圆》极限片—“赏月”《中秋祝福》邮资
封—“赏月”《中秋节》首日封图案—举杯邀明月《中秋节》“赏月”《团圆》极限片—花好月圆越南1958《中秋》香
港1975《香港节日》“中秋节”—赏月马尔代夫1995《米奇·米妮中秋赏月》《中秋节》邮票—“团圆”《团圆》—中秋团圆赏月
《中秋节》“赏月”极限片图案—中秋团圆赏月《团圆》极限片—中秋家人团聚赏月《中秋节》“赏月”极限片图案—与心爱的人一起“晒月光
”《团圆》极限片图案《中南海畔话良宵》—毛主席与元帅们中秋节团圆赏月台湾《红楼梦》小版张背景—宝玉、黛玉、宝钗中秋赏月《中
秋节》“中秋佳节,思乡心切”实寄封图案—中秋“赏月与思乡”《环境保护》“防治噪声污染”极限片图案—“遥望明月寄乡思”(七
)中秋月饼香港2012《中秋节》极限片—月饼1、月饼历史。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
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它还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香港2012《中秋节》小型张邮票—月饼《老北京风情》
纪念封图案“打月饼会的”—月饼制作3、月饼制作。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代袁枚《隋园食单》中记载了月饼做法。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
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澳门《传统工具》“饼模”极限片—用饼模制作
月饼(八)月亮文化江西宜春《第四届月亮文化节》邮戳江西宜春因山上“有石夜光如月”而得名明月山
,注册了“月亮之都”、“月亮之城”等商标,从2007年开始,江西宜春每年举办不同主题的月亮文化节。活动项目主要有:中秋拜月、月亮歌
会、火龙追月、荷灯漂放等;依托二泉映月、荷塘月色、月照松林、竹林月影等景点,重点建设月亮湖度假村、月亮湾文化广场,使“月亮之都”成
为宜春在中国城市群中的独特标识。《中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极限片—张衡发明浑天仪《伟大的祖国》“浑仪”—张衡发明浑天仪测量天
体运行《西藏文物》“天体运行图”邮票和极限片图案—“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西藏唐卡原图《世界文化名人》“哥白尼”—哥白尼提
出“日心说”《农历》邮资片—观测月亮制定的历书《春节》“阖家欢乐”—农历是从每年的第一天—春节开始的《从小爱科学》“天文
”—儿童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月亮《科技成果2.16米天文望远镜》邮票极限片—可观测月亮等天体《北京天文馆》邮戳—在天文台和天文
馆都可以观测月球等天体《苏联月球火箭及行星际站》“月球火箭”—人类火箭首次到达月球《苏联月球火箭及行星际站》“行星际站”—
进入预定轨道匈牙利1959《苏联月球2号飞船登月成功》—首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苏联1973《月球步行者2号》—在月球上采样
取得丰富资料罗马尼亚《阿波罗1号飞船》—发射“阿波罗”试验飞船10艘“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面降落,实现了人类登月梦想宇
航员竖起美国国旗—1969·7·20人类首次登月“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降落—实现人类登月梦想《团圆》极限片图案—奔月
见嫦娥《从小爱科学》小型张—应用科技探索月亮的奥秘《中秋节》纪念封图案—美丽浪漫的月亮宫殿《航天》实寄封—宇航员刘洋与嫦娥姐
姐遥望《嫦娥三号探月纪念》小版张—探月《嫦娥一号卫星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纪念》首日封—卫星绕月3、绕月探测。嫦娥一号卫星于
2007年11月7日成功进入环月工作轨道,标志中国探月首飞成功,开始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于200
7年11月26日传回第一幅月面图像;于2009年3月1日成功撞击月球,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完成。《中国探月首飞成功》首日封
—卫星绕月探测《中国探月首飞成功》邮票—卫星绕月探测《中国探月首飞成功》小版张—卫星绕月探测《嫦娥二号卫星探月成功纪念》
邮戳—卫星环月观测4、月球着陆。嫦娥二号卫星2010年10月1日进入预定轨道,进行环月观测。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
于2013年12月2日进入预定轨道。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月球车进行科学考察,着陆器进行就位探测。嫦娥四号有望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
月球背面。《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小版张—卫星环月观测《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成功》纪念封和邮戳《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
首日封—“嫦娥三号探测器”着月成功《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嫦娥三号探测器”月面着陆成功《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嫦娥三号
探测器”《中国首次落月成功纪念》—“玉兔号月球车”《中国探月》邮票—苍茫宇宙中,嫦娥三号月球车坐落在银灰色的月球表面,遥望着
蔚蓝色的地球在诉说《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试验任务发射成功纪念》纪念封5、采样返回。探月工程三期主要实现采样返回,主要任务由嫦娥
五号月球探测器承担。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
试验任务返回成功纪念》—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返回器2014年11月1日成功着陆邮票图说《月亮》全文结束谢谢观赏!悠然
雅士2016年(五)中国探月1、奔月梦想。从远古神话的嫦娥奔月开始,中国人就向往月亮,不停地幻想、仰望、观测、探索,直到“玉
兔”号月球车着陆,实现了中国人奔月梦想。2、探月工程。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又称为“嫦娥工程”,整个工程包括绕月探测、月球软着陆和自动
巡视勘察、自动采样返回三个阶段。探月工程从2004年开始,计划到2020年完成。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以中国古代神话人
物“嫦娥”命名,月球车以“玉兔”命名。2、赏月习俗。明清时期,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中秋
节赏月风俗。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人们在这夜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
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2、月饼传说。元朝末年,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设计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送到各地起义军中,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将月饼作为中秋节令糕点赏赐
群臣。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了。六、人类探月(一)探索月亮人类很早就通过各种方法探索日月星辰的秘密。1、张衡发
明浑天仪。东汉科学家张衡对天体作了细致地研究,发明了浑天仪,撰写了《灵宪》一书,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日、月食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
照,日食是由于月球进入地影产生的。2、西藏“天体运行图”。全称为“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藏族人将土星、木星、水星、火星、金星、地
球、月球、地轴上端和地轴下端称为太阳系九大星;将天体分为12个区域,即12天宫,地面分为12个部分,即12个地支。3、哥白尼提出
“日心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经过30年观测,写出了《天体运行论》,对太阳系中各星体的运行进行了具体的说明,书中所记载的观测计算数值
的精确度是惊人的。(二)观测月亮人人类很早就开始对月亮进行观测,从用肉眼到发明简易望远镜,现在使用射电望远镜,并能通过绕月卫星
观测月球。1、肉眼望月。人类使用最早的年历是阴历,它是根据月亮的运行周期,即月亮的圆缺变化作为时间计算单位,又考虑到太阳的运行周
期而制定的。又称农历、夏历,至今已使用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农历是以每年的第一天—春节开始的。2、望远镜观月。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
个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观测天体,看到了月球上许多坑坑洼洼的环形山。人们不断制造使用现代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在天文台和天文馆都可以观测
和观看月球和其它星球。(三)苏联探月1、探月历程。苏联是绕月探测世界第一国。原苏联于1959年1月2日发射“月球1号”探测器,
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飞越月球。于1959年9月12日发射“月球2号”探测器并撞击月球,成为首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1958—1976
年,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发射了24个“月球号”探测器。2、落月返回。1971年3月16日首次把地面操纵的,可在月面自动行走的无人驾
驶的“月球车一号”送上月球,取得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并发回地球。最后一个“月球24号”探测器于1976年8月9日发射,8月18日在月面
危海软着陆,钻采并带回170克月岩样品。(四)美国登月1、登月计划。美国登月计划是阿波罗计划,又称“阿波罗工程”,从1961年
至1972年,历时约11年。登月准备阶段,共发射“徘徊者号”探测器9个;“勘察者号”探测器5个;“月球轨道环形器”3个;“双子星座
”载人飞船10艘;“阿波罗”试验飞船10艘。2、登上月球。1969年7月20-21日,“阿波罗”11号飞船在月球着陆,宇航员阿姆
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人类第一个脚印。此后美国又相继6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其中5次成功。总共有12名航天员登上月球。“三星托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女排以拼搏精神赢得世界女排大赛五连冠的好成绩,成为当时的时代楷模和中国人的骄傲。“三星托月”是指“铁榔头
”郎平、“妙手二传”孙晋芳和“魔术快攻”张蓉芳三位名将默契的攻手配合。(五)中秋祭月1、五行之神。月亮,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宇宙精
灵,《史记天官书》云:“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神也。”古人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四季,春属木,夏属火,夏秋之交属土,秋属
金,冬属水。秋天,月亮最明、最清晰,所以是“金之神”。2、祭月起源。祭月是我国古代重要祭礼之一。早在周朝,帝王就有秋分祭月习俗。
皇家祭神变成了民俗活动,祭月的日子,也由秋分移到中秋。宋代起祭月习俗开始成为求月神赐福,男人求功名利禄,女人求貌美如仙。祭品主要有
月饼、桂花酒、月光纸、水果等。3、祭月建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北京月坛又名夕月坛,
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如今,祭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4、焚月光纸。早期月神是以嫦娥为主的
月宫图,明清时变为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图景。月光纸,也叫月光码儿。《燕京岁时记》载:“月光码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
,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香港2004《乐在此,爱在此》小型张极限片—中秋舞火
龙祭月6、傣族拜月。傣族传说,月亮是天皇第三个儿子岩尖变的。岩尖率领傣族人民打败敌人,死后变成了月亮。傣族在中秋之夜,全家围坐在
方桌旁,点燃冷香,对空鸣枪,品尝食物,拜祭月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欢庆”极限片图案—苗族跳月(六)中秋赏月1、
赏月演变。赏月由古代祭月、拜月演变而来。唐代晚期,拜月逐渐演变为赏月,并由宫廷传入民间。唐宋时期,中秋赏月之风盛行,《东京梦华录》
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十二)贵妃醉酒京剧《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杨贵妃在百花亭,备齐御筵
候驾,唐玄宗却违约驾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月色下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十二)贵妃醉酒京剧《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杨贵妃在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唐玄宗却违约驾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月色下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中国探月工程。标志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测的终极梦想,圆弧的起笔处自然形成龙头,象征中国航天如巨龙腾空而起,落笔的飞白由一群和平鸽构成,表达了中国和平利用空间的美好愿望。(四)见物思月因为月亮的永恒、美丽、亲近,所以人们以月亮来命名许多事物,以月亮比喻美人容貌,以月亮寄托丰富感情,留下了许许多多融入了月亮灵魂的事物。有的情景没有月亮却似有月,给人无限遐想和艺术享受。
献花(0)
+1
(本文系悠然雅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