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当头炮(炮二平五) 这是象棋布局里的主流招法,直接威胁黑方中卒,刚猛直爽。“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黑方通常跳马保卒或还架中炮,发展成为顺炮、列炮、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等体系。也有进炮保卒或补士象的冷门应法,中炮的应法最多有十种。
21仙人指路(兵七进一) 投石问路,既可为马开路,又可试探对方棋路,刚柔相济,意向莫测。应对仙人指路最凶悍的莫过于炮2平3卒底炮,平地一声雷。另外,飞象、左中炮、对兵局、过宫炮、起马等等也屡见不鲜,最有趣的是卒3进1弃卒抢三先,俗称“瞎眼狗”。
19过宫炮(炮二平六) 流行弈法,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结构良好,攻守适宜。黑方有飞象、还中炮、挺卒、进马、提横车等多种应法。过宫炮古已有之,数百年不断演绎着新的传奇。
17上仕局(仕四进五) 既然飞相可以,上仕又有何不妥?同样巩固阵地,还有再架中炮的机会。记得有一次大赛上就有专业棋手使用过,记得还有专门研习上仕的。
15金钩炮(炮二平七) 有的称为“大过宫炮”,将子力集中于一翼,又为右翼子力开通道路。特级大师庄玉庭对此阵颇有研究。
13九尾龟(兵九进一) 和边马局一样,旁敲侧击的战略思想。记得多年前,《京华棋坛风云录》中有一则名手对局就用的这个。
11边炮(炮二平一) “炮起边塞上,翻卒势如飞,横贯当头妙,冲前落角宜”。边炮还可以为车马让路,形成先手三步虎。
10龟背炮(炮八退一) 这个名称是来源于“中炮对龟背炮”。记得街边摊一度流行这种走法,甚至还总结出退炮后的几种后续手段(如保马前卒,打车,平窝心炮),现在回忆起来,饶有趣味。
9过河炮(炮二进四) 屏风马世界里有左炮封车,双炮过河等阵容。首着就过河,似乎动向暴露过早,但民间确实有人执先手这么走,好象一时也找不到什么明显弱点。
4宝炮车(车一进二) 此着仿名于BMW宝马车,亦算一招惊世之着,首着动车,而且动两格,弃马不但止,还要把车塞到了炮边卒底的角落地方,让对方百思不得其解。表面看乃是臭着中的臭着,事实上,这一臭着却并不是一无是处,既可保边卒,又可保炮,而且无论二路炮平三,平四,平五,平六,平七都可用此车看住,确实是保炮有功,故美名曰“宝炮车”。
3扬威炮(炮二进三) 炮二进三!厉害吧,一出手乃高举高打的姿态,马上冲过河,到对方边界进行捣乱,此着与炮二进七下马威不大一样,后者虽英勇壮烈,但是却是视死如归,义无反顾,一去不回头,而前者却是后着多变,进退自如,富有弹性,既可以继续在对方河岸左右盘横耀武扬威,也可以从容的退回本方疆土巩固防守,进退皆宜,对方遭逢此开局,必然被气得火冒三丈,啼笑皆非。《桔》谱有言,“骑河车,禁子得力”,我就说“骑河炮,扬威有功”故改名“扬威炮”,如何?
第一,蛇无头不行,军无帅不威,首着老帅出动,乃身先士卒之举,可以充分号令三军, 充分激发各种兵种的小宇宙,厉其兵,秣其马,壮其士,稳其相,锐其炮,勇其车,此乃以一动百之举,一着以后,其余各子行布得法,着着争先,利其多矣。
第二,此着充分表明了后发制人的精妙之处,首着车马炮,士相兵皆敌不动我不动,毅然放弃一个先手,目的就是要让对方先动起来,先露破绽,我方即可对症下药,水来土掩, 一剑封喉,当年令狐冲独孤九剑的厉害大家还记得么!
第三,以一招石破天惊的着法,彻底的挑战对手的心理底线,表现出胸有成竹的必胜信心和战略上严重藐视对手的气势,古云“夫战,兵战为下,心战为上”,这种强大的心理震慑手段必然引起对方的强烈的躁动不安,从而导致条理不明,呼吸不定,耳目不锐,心智不敏,意志不坚,有无不置,胜败不分,继而军心涣散,一败涂地!所以说这一着是世上无坚不摧,无可匹敌的,排行在首实至名归!hoho哈~~~
Ps:谁还能找到第24种开局方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