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通派盆景●特点

 文山书院 2016-01-29

盆景艺术


盆景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全国各地的土壤、气候环境相差较大,再加上各地风土人情,当地文化的差异,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盆景艺术上形成不同的流派,通派盆景就是其中之一。 

  传统的通派盆景剪扎上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取材精 

  盆景的优劣与创作者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加工是分不开,而取材是一个先决条件,就传统以通派盆景而言,一般选用'满、残、清、奇、古'之树。 

  满,指上下枝叶丰满,成形后盆景片平层次分明,树冠呈'馒头顶',片干呈'鲫鱼背'。 

  残,选用看上去残缺不全的树木,但这种树木略加工,立意自然,干粗枝曲,生机勃勃。 


  清:选用比较清幽的树木。 

  奇:选用一些树形奇特的树,有的树木原生长在深山峡谷的石缝之中,根部和树干千姿百态,突兀苍劲,或呈鸡爪,或呈蟠龙游蛇,这种树木经过加工后,有的看似'迎客',有的看似'送客',有的似'虎',有的似'凤',妙趣横生。 

  古:选用树龄长的树。 

  二、造型美 

  1、传统的通派盆景应有座地弯、第二弯、半弯。 

  座地弯:即树干部做成'弯',例如要求树干先向左弯的话,树干要向右侧斜下来种在盆里,树干紧贴泥土,向左弯,此弯须做成抱驼型,使树干觉得苍劲有力。 

  第二弯:在座地弯高度1/2处(视树干而定)开始第二弯,即树干继续向左弯,旋继向右弯。最弯处与座地弯最弯处距离要略高于座地弯的高度。 

  半弯:在座地弯与第二弯以过渡距离基本相等的地方开始半弯剪扎。特别要注意的是半弯以中心点与座地弯的中心应在同一线上。 


  2、爬根、茶壶嘴 

  爬根:传统通派盆景要有爬根,根成爪,形成盘根错节,树木显老有劲,稳妥坚扎。 

  茶壶嘴:起手干、出手干,与主干均应扎成一定角度的茶壶嘴型,茶壶嘴要高低不同,长短不一,有起伏。 

  三、高低起伏,层次分明,片面丰满 

  一盆完美的传统通派盆景,要达到姿(形态)势(树枝所向)神(神韵)齐备,近看左倚右倾,顶部端正,主干苍劲古朴,背看片干层次分明,庄重丰满,侧看潇洒自然。 

传统通派盆景以'片'面要求也较高,树冠要成'馒头顶',树片要成'鲫鱼背',背面要比正面更加丰满。 


  因此,前人用四句话来概括传统通派盆景的特点:即; 

  肚皮内吸成驼背(座地弯) 

  跃马奔腾回头看(第二弯) 

  列队侧目看'军旗'(半弯) 

  上下中心一条线(整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