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小天使_ag 2016-01-30

人这一世,富贵穷通,生老病死,坎坷不平,苦中作乐,美中不足。通常只要想想‘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古训,便足以自慰。那些社会不公之类的问题自有他人操心,自己何必动辄心态失衡?不过,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性格负责,不然的话,因个性缺陷而遭到因果报应又当如何解脱呢?根据‘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传统经典,人的性格并非与生俱来。既然相近的本性是在后天的成长磨砺中才变得千差万别的,似乎还可以掌控。然而令人无奈的是,又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谚语。早在人懵懵懂懂的孩童时代,对自己一生都至关重要的性格已经基本形成。而且长大以后,此‘本性’便十分‘难移’,据说难度大于改变江山。虽然对自己已无可奈何,然而尚未做完子女就有可能做父母,做了父母还想做祖父母,事关子孙万代,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不妨找一典型,以红楼梦中之林黛玉这一公众人物为例,研究探讨一番其性格的成因,或者对世人养育后代大有裨益,也未可知。

毋庸置疑,林黛玉的性格是有缺陷的,虽然父母双亡,寄人篱下,但所寄养之篱下并非刘姥姥家的穷乡僻壤,竹篱茅舍,而是赫赫扬扬的贾府,是仙境般的@piao@,是幽静清雅的潇湘馆。有一言九鼎的外祖母万般怜爱呵护。凭着自己高贵的血统,美丽的容貌,过人的才华,林黛玉理应高傲自信,开朗豁达,机关算尽,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为自己赢得最理想的命运。然而,她却自哀自怜,猜忌多疑,怨天尤人,悲苦无告。对于支撑自己生命的爱情,只知消极的期盼和等待,除了将泪珠儿‘偷洒暗抛’,‘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外,并没有做出任何力所能及的有效努力。她为什么会这么自卑呢?显然是性格所致。既如此,就有必要研究一下她的家庭,父母和幼年的经历。

林黛玉是林如海和贾敏的独生女。表面上看,夫妻两人对这个‘聪明俊秀’的女儿爱如掌上明珠,但实际上,他们的爱都是有些畸形的。贾敏出身名门贾府,经常给女儿灌输她外祖母家如何‘与别家不同’。言下之意,自己如今的夫家是远不如娘家的。也许还有言外之意,怪自己的母亲没有给自己找个门当户对的夫婿。(注:之所以强调人的‘言下’或‘言外’之意,是因为红楼梦中的人都太有礼了,能说出来的都不是真心话。正因为每句话都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言下’或‘言外’之意,才使得‘红学’绵延不断,源远流长,研究至今仍然难解‘其中味’。)贾敏因而处处留意让女儿‘言行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以符合‘荣府之外孙’的身份。母亲的影响在黛玉心底打下深深的烙印,以至于当黛玉初进贾府时,竟然是那样小心翼翼,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贾敏还常和女儿提起‘衔玉而生的’侄子贾宝玉,话里话外只怕是隐含着对自己命中无子的深深遗憾。

没有儿子当然更是林如海的心中之痛。林如海出身虽比不上贾家,但也是世禄之家,书香门第。自己又是前科的探花,正是被朝廷重用,飞黄腾达之时,却支庶不盛,后继无人。可以想象,他是很不甘心的,显然也做过一番努力,比如曾娶了几房姬妾,然而却并没有奏效,不要说儿子了,连个姐妹也没给黛玉生一个(可见问题出在他身上)。他如果真爱黛玉,就应该自己教女儿读书,通过交流增加父女感情,甚至也可以利用各处做官的机会,带着林黛玉到四山五岳,各地古迹去见见世面(就像薛宝琴的父亲)。最后像张家或傅家老爷那样,下功夫给黛玉找个门当户对的上门女婿。他并没有这样做,先是请来贾雨村教训女儿。贾雨村是什么人?无非和他林如海一样,是靠科举考试当官的人。林家没有儿子,却找来个既可以启蒙,又可以指导举业的老师来大材小用,其目的也并非为女儿着想,而不过是‘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这不是自欺欺人么?作为对比,人家薛宝钗的父亲在世时,儿女双全,他却没有重男轻女,而是‘极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使宝钗‘较之乃兄,竟高十倍’。薛父虽然早逝,在书中有姓无名,却值得钦佩。因为他用父爱,给了女儿足够的自信,造就了一个性格堪称完美的薛宝钗。她不仅学识过人,而且有涵养,有主见,这正是黛玉所不及的。所以,林家与其花钱找个贾雨村来做做样子,真不如把钱省下来,给黛玉找个类似红娘那样得力的丫鬟,免得她只带了个一团孩气的雪雁。及至到了贾府,紫鹃虽好,毕竟是贾府的人。以黛玉处处设防的性格,怎能交心?

黛玉的母亲去世后,林如海并不打算和女儿相依为命,而是将她往贾府一送了之。父女感情之淡薄可见一斑。他临别对黛玉说的话‘汝父年已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云云,却是根本不可信的。这一点,完全可以从古今中外类似男性官员的常态做出判断。一个位高权重的人,为何急于送走自己唯一的女儿?为何要视她为‘内顾之忧’?答案是不难猜测的。知父莫如女,黛玉也并没有对父亲的话信以为真。不然的话,她为何在多年之后还梦见父亲娶了继母呢?送走了黛玉,林如海是如何开始新生活的,这是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有待红学家们探佚。林如海后来即重病而亡,除多情的宝玉外,似乎并没有人关心父女见最后一面生离死别时是否痛苦,倒是林如海究竟把他的宦囊遗产给了谁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爱慕虚荣的母亲在女儿心中播下了自卑的种子。急于开始新生活的父亲又以种种借口抛弃了她。缺少真爱的林黛玉到了贾府这个表面上温情脉脉,实际上明争暗斗的大家族中,唯见贾宝玉貌似对她有真情,于是,立刻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至死都不愿放手了。可天下难道只有一个贾宝玉吗?即使要求同名同貌同性情,也还有个甄宝玉呢。如果黛玉不那么自卑,能想得开,丢开手,只怕道路虽曲折些,前途却一片光明呢。不过那样一来,红楼梦也许就落入了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这俗套虽是小说之大忌,作者尽力避免,却是真实世界里人们不厌其烦重复的追求。所以奉劝普天下希望儿女成为才子佳人的父母们,与其挖空心思设计孩子的人生,不如给他们以真正的爱,让他们充满了自信才是最保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