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佛花75年时间追踪724个人一生 回答 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终极关键词”?

 时至而行 2016-01-30

生命进程中,是什么让我们保持健康和幸福?

如果让你从头规划人生,你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

一个人该怎样做,才能度过美好幸福的一生?

这三个问题可以算作一个问题,答案应该是所有人都感兴趣的。试图解答这个问题的人也从古到今一直都有。

但是,用科学的调查方法、锁定为数众多的样本,持续不断地追踪,最终得出相对权威且理性的答案的,目前看来,哈佛大学著名的成人发展研究所,应该是做的最好的。

从1940年开始,他们锁定724位青少年,在随后的大半个世纪里,坚持不懈地对他们的人生轨迹进行追访和记录,寻找决定一个人一生是否幸福的关键词,究竟是什么。

在这724个少年中,有一个人后来成为美国总统。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最幸福的那个人。因为,在这75年的追踪、研究和分析之后,哈佛成人发展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并维系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才是幸福人生的关键所在。

目前,这个研究仍在继续。

这项堪称伟大的调查 名叫“人生全程心理健康研究”

罗伯特·瓦尔丁格教授是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GH)精神科医师、精神分析治疗师,他也是哈佛成人发展研究所的第四任所长。

目前,他仍在继续其前三任所长自1940年以来一直进行的两项精神医学领域最为著名的“人生全程心理健康研究”,其中一项是“哈佛精英研究”,另一项是“波士顿后街男孩研究”。

在过去的75年里,从这两个项目里产生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书籍,许多成果影响了精神医学、心理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这两个研究项目的受试者里,罗伯特提到,有一位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人。他出于医师、科学家的伦理操守而没有透露其身份(有心人其实可以自己去查查,1941年在哈佛读大二的美国总统是哪位)。

哈佛花75年时间追踪724个人一生 回答 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终极关键词”?

在详细介绍“人生全程心理健康研究”之前,顺便提一个最新的调查,是询问了一群1980年~2000年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最重要的人生目标有哪些。

超过80%的人表示,他们主要的生活目标是要变富有。这群年轻人中,还有50%说他们另一个主要生活目标是成名。

瓦尔丁格感慨道:“我们总是被告诫要投入工作,努力奋斗,完成更多。我们似乎觉得要生活得更好,这些就是我们需要追求的。可事实真是这样吗?这些真的是在人类生命历程中帮助我们保持幸福感的东西吗?”

哈佛花75年时间追踪724个人一生 回答 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终极关键词”?

说到这里,必须谈一谈人的记忆问题。

瓦尔丁格说,我们对于人生绝大多数的理解,是从他人的回忆中获得的。“人是不可能有完整清楚的记忆的。我们生命中大部分发生过的事情我们都遗忘了。有时我们记忆形成的过程简直充满创造性。”

大文豪马克·吐温也曾说过类似的话。他的说法是“我人生中一些最悲惨的事情根本就没发生过。”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实际上以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在保存我们的记忆。换句话说,人会“主动遗忘”一些伤痛的记忆。

所以,哈佛成人发展研究所扮演的,其实就是一个“客观旁观者”的角色。

扮演这种角色不难,难的是,扮演了75年,覆盖了一个普通人的一生。

一组是哈佛的大学生 一组是底层家庭的孩子

在这足够人活一生的75年时间里,他们追踪了724位青少年。年复一年,研究人员询问他们的工作、家庭生活、他们的健康状况——当然,在询问的过程中,谁也不知道他们的人生将会怎样发展。

这样的研究极为稀少。几乎所有类似的研究都在10年内流产了,原因可能是失访率太高,或者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或者研究者兴趣点转移,或去世以后没有其他人接手。但是多亏了运气以及几代研究者的坚持,这项研究成活下来了。

在最早的724名男性中,如今仅有约60位还在世,并继续参与这项研究,他们绝大多数都已经超过90岁了。

现在,研究所又开始研究他们总数超过2000人之众的后代们。

所以刚才才说,这是一项堪称伟大的研究。

这724位少年被分为两组。第一组在加入研究时,还是哈佛大学的本科生。他们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完成大学学业。这就是之前提到的“哈佛精英研究”。

哈佛花75年时间追踪724个人一生 回答 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终极关键词”?

另外一组受到追踪的群体,则是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波士顿麻烦最多、最底层的家庭,多数人都住在出租屋里,许多人家里没有热水,甚至没有自来水。他们构成了另一项“波士顿后街男孩研究”。

哈佛花75年时间追踪724个人一生 回答 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终极关键词”?

研究所的目的非常明确:通过这两组社会地位、教育资源明显有差距的人群对比,看看关系到幸福一生的因素,是否会因这些而不同。

为了得到他们人生最清晰的画卷,研究人员不仅定期寄给他们长长的问卷,还亲自走访,在他们的客厅里对他们进行访谈,从他们的医生那里获取医疗记录,获取他们的血样,扫描他们的大脑,和他们的家人交谈,用摄像机记录他们谈论自己最隐秘的担忧……

那么,我们从这些人生活中提取出来的长篇累牍的信息,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最后的谜底是:幸福人生无关财富、名望或者拼命工作。关键是:良好的亲密关系让我们更快乐、更健康。

是的,答案就这么简单。

这个道理看起来如此简单 为什么明白它却这么难?

看好莱坞很多商业大片,不论其剧情和高潮多么容易预料,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始终都在,那就是主人公对家庭、亲人和承诺的重视。不管他们的经历与冒险如何跌宕起伏,最终的目的从来都不受干扰——与亲人的团圆、对爱人的拯救,为了孩子作出的牺牲……

哈佛花75年时间追踪724个人一生 回答 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终极关键词”?

且不说动画片《寻找尼莫》里,那个苦苦找寻走失的孩子的小丑鱼爸爸;或者《头脑特工队》里,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回到集体大家庭,帮助小主人的“乐乐”;就连《空中监狱》这样的火爆动作大片,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刑满出狱的主人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早日见到他的小女儿。

电影尾声的那一幕画面,我至今难忘:凯奇从污水沟里捡起他买给女儿的毛绒兔子,走向灯火阑珊处的妻女……

哈佛花75年时间追踪724个人一生 回答 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终极关键词”?

所有故事的过程与结局,似乎与哈佛成人研究所这75年来所做的一切十分契合:我们历尽艰辛、不抛弃不放弃地向着心目中的理想奋进,寻找人生的真谛,最终的发现,却简单得似乎无需找寻。“我们以为幸福刚刚到来,其实我们错了,幸福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以上这些话,在每位读者心中或许都能引起某种程度的共鸣,可是真正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为什么就这么难、这么容易被忽视呢?

因为我们只是普通人啊!我们真正喜欢的是快速解决方案,一种我们容易获得,容易受益,并且可以轻松保持下去的东西。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照顾家人和后代是繁重的工作,往往让人感到麻烦又疲惫,而且一生都没有尽头。

在哈佛的75年研究中发现:拥有最幸福退休生活的人,是那些主动寻找玩伴来替代工作伙伴的人。“研究对象中很多人在一开始还是青年的时候,真的相信声望、财富以及事业成就是他们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追求的东西。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研究显示:发展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把精力投入关系,尤其是家人、朋友和周围人群的人。”

不要怀疑,请牢记这一点。

亲密关系的三大“秘密”

事实证明,和家庭、朋友与周围人群联结更紧密的人更幸福。他们身体更健康,他们也比联结不甚紧密的人活得更长。

孤单的体验是有害的。和不孤独的人相比,那些自我感觉更孤单的人觉得自己更不幸福,他们到中年时的健康状况退化也更快。他们的大脑功能衰退更早,而且他们的寿命更短。

哈佛花75年时间追踪724个人一生 回答 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终极关键词”?

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你拥有的朋友的数量,不是你是否在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中,而是你的亲密关系的质量。

举个例子,充满冲突而没有感情的婚姻,对我们的健康非常不利,甚至有可能比离婚还糟。生活在良好、温暖的关系中,对身体才是有保护作用的。

哈佛花75年时间追踪724个人一生 回答 什么是美好人生的“终极关键词”?

良好的关系不仅能保护我们的身体,也能保护我们的大脑。

在亲密关系中真的感到自己在需要时可以依赖另一个人的那些人,他们保持清晰记忆力的时间更长;感到自己在需要时其实无法依赖另一个人的那些人,他们更早出现记忆力的衰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