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斋】活着:为什么成功无法复制

 萬里无雲萬里天 2016-01-30

不忘初心论战略:修因与得果



摘自《活着》第18页,2016年1月出版,企业战略出版社

 

       有人认为,人们通常只在做着两件事:要么在做正确的决策, 要么在证明其决策的正确。这种现象,在各类组织中广泛存在,企业、政府、大学等,任何决策者不经意间都会有如此反应。人们这样做,通常都是无意识的,自己还常常意识不到这一点。 


       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现实中却多见自以为是者。更为有趣的是,各类企业的领导在制订目标时,受欲望膨胀驱动,通常倾向于确定很高的目标,似乎总有点高估员工的能力,然后,在执行过程中,又责备下级不够能干,没有达成预期的目标。 


       将目标定得很高,若员工无法达到,领导就认为员工不太能干。那么,员工又是如何看待领导的如此做法的呢?通常会认为领导犯傻,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这样看来,似乎无论结果成败,最终大家都会很好地释放自我,重新收拾好心情向前的。 


       以上这种以“成败论英雄”的说法,只要最终结果好,那就一俊遮百丑,认为必定是战略正确,实际上有点倒果为因。仔细推敲其中的逻辑,不难发现存在无法服众之处。企业战略真正关注的问题是,结果怎么来的?这有点类似佛教所说的,修因得果。 


       譬如买彩票,若有成千上万的人去买,就必然有中奖者,如果有人中奖后,给人讲自己是如何做研究,经长期努力,终于预见到中奖号码,然后按此买彩票,最后果然中了奖。大家会信吗?肯定不会!但是反观现实企业经营,成功经验却有很多人信。 


       回顾我国的互联网等行业,当初创业者众多,经历了多年拼杀, 最后胜出者寥寥,此时,若有胜出者现身说法,给大家讲他自己如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结果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这样的“事后诸葛亮”式叙说,肯定非常吸引人,想不信都不行。 


       静心思考,大家会觉得这样的成功能复制吗?显然不可能!社会上出现的各类极端成功的例子,均受个人天赋、环境机遇、后天努力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是无数创业者通过大量试错迭代,经过长期实践探索,才逐步涌现出来的,其过程充满不确定。 


       看待此类成功,需观察其成功过程伴随有多少失败的同行。由此才可得出结论,其成功到底是事先精心设计、一路走来的必然结果,还是仅凭歪打正着、不断摸索的偶然结果。问题在于,撇开成王败寇说法,现实尚无其他合适办法可用来评判战略优劣。 


       更何况,市场竞争,兴衰存亡,客观存在,争取更好地“活着” 是硬道理。也许正因为如此,德鲁克认为,“管理既不是科学,也不是艺术,而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结果。”但是,结果并不意味着一切! 

FMBA新视角
由FMBA历届校友推荐的文章集锦,版权属于原作者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