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_玉版白

 石开九穴新闻学 2016-01-31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常言道:“古来孝子行孝,莫不从顺从父母开始。”“孝”最常用的词就是孝顺,孝顺又首先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从言语行动上顺从父母。

  父母呼 应勿缓

  【注释】应:应答,作出反应。

  【解读】父母呼喊子女的时,子女要立刻答应或迅速做出反应。

  《礼记》中说:“对于父亲的指派,呼唤,要立刻答应‘是,马上’,而不仅仅是口头上应诺‘行,行’,如果手头有正在做的事要放下,嘴里有正在吃的食物要吐出,要赶紧大步跑到父亲跟前而不是小步快走走过去。”

  (《礼记· 玉藻》 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

  这里的“应”即可以是语言上的应声,也可以是点头示意表示已经知道了,或迅速起身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等行为上的回应。

  曾子曾经跟随老师孔子到了遥远的楚国。在楚国时,有一天,他忽然觉得心头砰然一动,顿感内心非常不安,就赶紧辞别孔子回到家乡问母亲那天自己心动是怎么回事。母亲说:“那一天我非常想念你,咬了自己的手指头。”孔子后来听说了这件事,感叹道:“曾参对母亲的孝心,即使是在万里之外也能感受到母亲的召唤。”

  (《搜神记》 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曰:“思尔,啮指。”孔子闻之,曰:曾参之孝,精感万里。”)

  现在的孩子,听到父母喊自己,年龄越大,反应越慢,喊的次数越多,时不当地还会呛父母一句“喊什么喊?长着耳朵呢!”有的家庭还颠倒过来,成了“子女呼,应勿缓”,把爹妈使唤得跟男佣,女佣似的。

  孩子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甜甜的“哎!”;

  孩子十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不耐烦的“等等!”;

  孩子二十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声怒吼“干啥?!”;

  孩子三十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句“我忙,没办法!”;

  孩子四十一岁时,父母喊他,听到的是一句“老了老了,还这么多事!”

  孩子五十一岁时,父母不喊他了,只是看着孩子说:“孩子,你也老了!”

  ……

  父母命 行勿懒

  【注释】命:命令,指派。

  【解读】父母吩咐子女,交代子女做的事,子女要赶紧行动,尽早完成,不可懈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