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论|一个解不开的死结——欧洲民主体制带来的欧洲崩溃

 湘楚狂士 2016-01-31

现在的欧洲,以希腊为典型,陷入了一个如下的死胡同:

财政入不敷出 → 无法支撑高昂福利 → ZF想要削减福利 → 选民有选票,谁减福利谁下台 → ZF不敢削减福利 → 只能靠借债维持 → 借债来钱,无法用于科技和产业提振,而优先要还利息和支付高昂福利 → 既无法开源,又不能节流 → 财政更加入不敷出

而这个死结中,选票是重要的一道锁。任何有责任心的政治家,试图打破这个死结的人,都会被选票弄下台。

这样的欧洲,怎么办?

之前,欧洲借助着自己的科技领先,为自己攫取了巨额红利。然后就开始了以民主手段坐吃山空的阶段。拥有选票的选民一再提高福利待遇,降低工作时间。

在这样的选举氛围下,ZF的巨量资金不是投入基础设施、科技进步、产业升级,而是大量投入无底洞的福利中,哪怕国家的财力根本无法支撑这种福利。钱不够就借债,借债还不上就借新债还旧债。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国,欧洲的技术优势被一层一层揭下来。以往那种欧洲轻轻松松弄点现代科技产品,就能全世界圈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谁会想到,曾经的“世界工厂”大英帝国,中国领导人去向他们推销核电技术,而卡梅伦向中国推销什么呢?种猪和猪的精液。义新欧铁路开通,火车从中国义乌满载工业品到西班牙,拉回来是什么呢?葡萄酒、橄榄油、火腿等农产品!因为西班牙实在是拿不出太像样的工业品跟中国交换了。

在科技领先,科技优势能够从第三世界换回超额利润的时代,大家民主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大秤分金,政客派发高福利,百姓用选票让承诺高福利的政客上台,一片其乐融融。这个体制尚可以支撑下去。然而,如果你的科技不再领先,或者说仍然领先的部分,不足以换回能够给欧洲人提供高福利的钱的时候呢?这个体制还能继续稳定存在吗?

欧洲想“再工业化”?不可能了。习惯了蓝天白云海水沙滩的日子,让欧洲人节衣缩食,重新回到工厂里去?把资金大量投入到工业化中?谁敢提出这种政策,他在第一轮选举中就要滚蛋!

民主体制已经成为了一把锁,而这把锁的锁眼已经锈死了,它锁死了欧洲文明的未来。就像一百五十年前的大清帝国一样。这样的体制已经无法自我改善,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曾近辉煌的文明滑向深渊。

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所有的步骤都是公开的,就像上面列举的一样。有的欧洲人可能对上面的过程很清楚,但清楚也没办法——作为一个整体,欧洲人民已经不可能同意任何政客把选票和选举权从他们手中剥夺走了。

中国就像一个巨型的粉碎机一样。通过自己强大的工业能力,碾过一个又一个的“发达国家”,与它们争夺原材料、矿产和世界市场。它们的工业品在世界范围内变得不再像以前那样有竞争力,它们再也挣不到像以前那么多的钱,它们通过靠向民众派钱来维持的民主体制,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终将枯竭。

中国也许不会很快变富,毕竟中国这个“澡盆”太大了,要让13亿人的平均水位上来,需要吸过来巨量的水量,才能做到,这需要时间,而且取决于这颗星球上的生产力和资源所能提供的“总水量”。

但是,中国的发展,却可以让曾经的“发达国家”更快变穷。像欧洲大部分小国这样的“试管”,虽然水位很高,但水量并不大,中国把它们吸干,自身水位增加不了多少,但试管自己就空了。

希腊这种基本上没有任何先进技术的“伪发达国家”,是这个庞大的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

接下来,就是稍微有一点技术,但远不足以支撑自己福利水平的“伪发达国家”,例如西班牙、意大利。哦,忘记说了,意大利的电网,现在35%的股份,已经卖给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了。西班牙也有不少资产被中国公司所收购,为了卖钱发福利,这样的事情在未来几十年内,将是一个常态。

再接下来,是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国家,这样的国家往往有“一招鲜”,如挪威、瑞典这样的国家,最后是像英国、法国这样的坐吃山空的大国。而德国面对这么多猪队友,是不可能把它们都拽起来的。

欧洲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必然会有大麻烦。因为这样的体制已经无法长期维持了。有钱的时候,大家之间的利益矛盾不会太尖锐,可以宽容,可以仁爱,可以心态平和,可以做到马路不闯红灯,对一些问题也都能一笑了之;但当没钱的时候呢?


如何加入格隆汇?

投稿邮箱tg@gelonghui.com

联系电话:0755-86533501

业务洽谈:yecong@gelonghui.com

GuruClub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